觉真法师:佛教的平等思想,是科学而又伟大的
发布时间:2025-04-22 14:12:34 | 来源:生食主义

缘起论让我们体会到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相遇皆有缘。太空中日月星辰,因缘起而星罗棋布,交相辉映;大地上山丘河海,因缘起而不论高低,彼此相连;天地间珍禽异兽,花草树木,因缘起而生机盎然,相依相存;人世间因缘起而天下一家,商旅千里,互通有无。

佛法僧三宝,僧是梵语僧伽耶的简称,意为和合众,根本点在和合。当初佛陀创设僧团,就是要破除古印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的不平等,而提倡百川入海,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为释氏,这就是佛陀的平等观。

佛陀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日而证道时,说: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为无明覆盖,不能证得。在他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后,首先指出的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是发展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性平等、生佛平等、圣凡平等、理事平等,性相平等、空有平等、自他平等、冤亲平等、人我平等。

佛教的平等思想,是非常科学而又伟大的。从社会来说,虽有国家、民族、肤色、语言、生活区域的不同,从人群来说,虽有男女、老少、高矮、肥瘦、贫富、智愚的差异,但同为人类、同为众缘和合的生命体,相虽有殊,而本有的佛性,则是平等一如的。犹如人的身体,虽有眼、耳、鼻、舌、手、足、胸、背各个部位,各有其功能,但都是一个完整身体的一部分,它们器官各异,但谁也离不开谁,谁也缺不了谁。所以平等也包含了慈悲圆融,共生共存。

《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常怀同体平等的慈悲心,礼敬一切众生,他的口头禅就是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这是心中有佛,视众生皆为佛的平等思想的见证。这又同破除悭贪、傲慢,提倡谦逊、礼让的道德品质相融通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觉归真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