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二回 佛力颠中收万法 禅心醉里指无明 内容: 第十二回 佛力颠中收万法 禅心醉里指无明却说济颠对沈一道:人生在世,只为这具臭皮袋要吃,我看你又无老小,终日忙忙碌碌何时得了? 倒不如随我到寺里去做个和尚,吃碗安顿饭罢! 沈一道:我久怀此意,但恐为人愚蠢,一窍不通,做不得和尚,若师父肯带我去,今日就拜了师父,跟师父到寺里去。 济颠道:直截痛快,做得和尚! 方吃完酒,就领了沈一入寺来参见长老道:弟子寻得一个徒弟在此,望长老容留。 长老道:也好也好。 遂命侍者烧香点烛,叫沈一跪在佛前,替他摩顶受记,改名沈万法,正是:偶然拜师父,便成亲子孙;何须亲骨肉,宽大是禅门。 次日,济颠无事闲坐,吩咐沈万法到灶下去扒些火来,万法道:师父要火做甚么? 济颠道:我身上被这些饿虱子叮得痒不过,今日要寻他的无常,因此要火。 沈万法听了就去弄了一盆火来,放在面前,济颠就脱下僧袍来,在火上一烘,早钻出许多虱子来,内中有两个结在一块不放的,济颠笑道:原来虱子也有夫妻,我欲咬死他,又怕污了口,欲要掐死他,又怕污了手,不如做个功德,请你一齐下火罢! 遂将僧袍一抖,许多虱子都抖入火中,济颠口中作颂道:虱子听我言,汝今当记取。 既受血气成,当与皮肉处。 清净不去修,藏污我衲里。 大仅一芝麻,亦有夫和妇。 靠我如泰山,咂我如甘露。 我身自非久,你岂能坚固。 向此一炉火,切莫生惊怖。 抛却蠕动躯,另觅人天路。 咦! 烈火光中爆一声,刹刹尘尘无觅处! 济颠复将僧袍穿上道:他不动,我便静。 快快活活! 一面说,一面往外走,一迳走到王公家里,恰好开始办丧事,济颠对王婆道:你又不曾请得别人,我便替你指路罢! 遂高声念道:面果儿王公,秉性最从容;擂豆擂了千百担,蒸饼蒸了千余笼。 用了多少香油,烧了千万柴头,今日尽皆丢去。 平日主顾难留,灵棺到此,何处相投? 咦! 一阵东风吹不去,鸟啼花落水空流! 众人把棺材直抬至方家峪(地名,即山谷),略歇下,请济颠下火,济颠手执火把道,大众听著:王婆与我吃粉汤,要会王公往西方;西方十万八千里,不如权且住余杭。 济颠念罢举火,亲戚中有暗笑的道:这师父倒好笑,西方路远,还没稽查,怎么便一口许定了住余杭? 正说不了,忽见一人走到王婆面前作揖道:恭喜婆婆,余杭昨夜令爱五更生了一位令郎,令婿特使我来报个喜信。 原来,王公有个女儿,嫁在余杭,因是有孕,故未来送丧,今听说产了儿子,满心欢喜,忙问道:这儿子生得好么? 那人道:不但生好,还有一桩奇事,左胸下有面果王公四个朱字,人人疑是公公的后身。 众亲友听了,方大惊骇,知道济颠不是凡人,却都来围著他问因果,济颠见众人围得紧,便跳在桌子上,一个筋斗,露出前头的东酉,众人都大笑,济颠乘人喧笑,便一迳走了。 离了方家峪,进了清波门,一直到了新官桥下,沈平斋的药铺中来。 沈平斋却不在家,那沈妈妈往时最敬重济颠,忙请进堂中奉茶,亲备酒请他;济颠见了酒,不管好歹,一上手便吃了十余碗,已有些醉意,沈妈妈又托出一碗辣汁鱼来,济颠也不推辞,吃一碗酒,又喝些鱼汤,不知不觉吃得十分酩酊,方才作谢起身。 沈妈妈见他醉了,嘱咐道:你往十里松回去,那里路静,你醉了须要小心些。 济颠糊糊涂涂的应道:我和尚一个空身体,有甚小心? 今夜四更时,你们后门倒要小心。 竟跌跌撞撞的去了。 沈妈妈听见济颠说话蹊跷,到了四更天不放心,叫人悄悄到后门去看,不期果有个贼在那里挖壁洞,那时喊将起来,方逃走了。 自此益发敬重济颠,就如活佛。 且说济颠刚走出清波门,身体醉软了,挣不住脚,一滑,早一跤跌倒在地,爬不起来,竟闭著眼要睡。 把门军及过往行人,俱围拢来看,有的认得说:这和尚是净慈寺的济书记! 有的说:他吟得好诗,做得好文,那个朝官不与他相好。 有的说:这和尚没正经,一味贪酒! 内中有一个道:我要到赤山,经过净慈寺,却是顺路,我扶了他回去罢! 众人道:好! 好! 也是好事。 那个人将济颠扶起来搀著走,济颠走一步,挣一挣,搀他好不吃力,慢慢的搀到十里松,济颠立脚不住,又跌倒了,那里再扶得起,那人无法,只得撇了他,自走到净慈寺报信。 沈万法急急的赶到十里松,只见济颠醉昏昏,酒气直冲的,睡在地下,沈万法叫道:师父醒来! 我扶你回寺去。 济颠看见是沈万法,便骂道:贼牛! 你岂不知师父醉软了,却叫我自家站起来! 沈万法无奈,只得将他扶起来站著,自己弯下身子去,叫他伏在背上,然后背起,走不上数十步,不道那济颠酒涌上来,泛泛的要吐。 沈万法道:师父忍著些,待我背你到寺了再吐罢! 济颠也不言语,又被背著走,不上三五十步,济颠忽一阵恶心,那些秽物直涌上喉咙来,那里还忍得住,早一声响,吐了沈万法一头一面,沈万法欲要放下来收拾,却恐再背费些力气,幸还有些蛮力,只得耐著秽臭,一迳背入寺中,到厨房内眠床上,方才放下,打发他睡了;然后去洗干净了头面,再来看师父,只见济颠睡得熟熟的,就坐在旁边伺候。 等不多时,忽见济颠一毂辘子跳将起来,高声喊道:无明发呀! 无明发呀! 众僧虽多听见,只认做济颠酒狂,谁来理他? 沈万法也糊糊涂涂,又打发济颠睡下,睡不多时,又见他跳起来高叫道:无明发呀! 无明发呀! 此时已是更余时分,众僧俱已睡了。 济颠叫了许久,见无人理他,遂走出来,绕著两廊,高叫:无明发呀! 无明发呀! 又叫了半晌,著了急,遂敲著各处的房门,大叫道:无明发呀! 无明发呀! 直叫到三更时分,忽罗汉堂琉璃灯烧著了旛 脚,火烧起来了,及至众僧惊觉,爬起来时,早猛风随火,烈焰腾腾,已延烧到佛殿与两廊各僧房了,众僧方才慌张,忙来救火抢物,已是迟了,只急得乱跑,济颠骂道:我叫了这半夜,都塞著耳朵不听,如今烧得这般,只可惜长老匆匆归去,不曾见得一面送他,可怜! 可怜! 此时众僧苦作一团,那里还有心来听他的话,直烧到天明,早有许多官兵入寺来查失火的首犯,已把两个监寺捉将去了。 众僧一时烧苦了,捶胸跌脚,都恨恨的道:我们晨钟夕梵,终日修道,难道许多菩萨,就没有一点灵感,救护救护? 济颠听了大笑道:你们这般呆和尚,如何得知成毁乃世人之事,与佛菩萨何干? 因口念四句道:无明一点起逡巡,大厦千间故作尘;我佛有灵还有感,自然楼阁一番新。 可惜偌大一个净慈寺,失了火,从前半夜烧起,直烧到次日午时方住,一殿两廊尽皆烧毁,惟有山门不坏,大家立在山门下查点,僧众虽多焦头烂额,却人人都在,只不见了长老,有的说,想是在方丈中熟睡,被火烧死了,有的说,定是见火紧,逃往寺外去了,众僧分头向各处找寻,未知长老果在何处? 且听下回分解。 评述:一、遇著卖萝卜的沈一,挑著担子,日日忙碌,却有善根,遇著我,称道:我们真有缘,想请济颠喝一碗? 我看他机缘已到,便对他劝道:人生在世,只为这个臭皮囊,何苦劳碌不堪,不如出家做和尚,清闲自在,还能到天上! 沈一果然一口答应,立即随我出家去。 二、烧香点烛,沈一跪在佛前,长老替他摩顶授记,改名沈万法,正是:烧香点烛去那不净,照这暗灵。 剃刀之下光秃了头,抹去男女之相,免起色生烦恼之心。 佛法平等就此一刀了断,管你贩夫宰相,出家就是一样。 跪在佛前总算屈膝,从今天起,好好立地,以备来日爬上佛顶神气! 摩顶啊! 试尔秃头圆不圆,亮不亮,不圆不亮,还须磨炼好生光! 授记啊! 禅门正法,指点生死路,拴住恶鬼门,正法眼中藏,看尔正前方,师手提灯,装上正门,当日由此来,从今由此去,打开太平门,来日(急时)好逃生! 沈一改名沈万法万法本归一,一心生万法,祖生孙,孙变祖,无极生太极,太极在无极,留得真种性,灵山会世尊! 三、酒醉吐得沈万法满身秽物,这也要他洗个干净,以好修身! 四、酒精火气大,劝世勿贪杯,免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如不信,且看:夜来济颠喊道:无明发呀! 无明发呀! 火烧眉头,人犹不知,大梦正酣,火宅安居,小心! 小心! 五、一把无明火,找不出起因? 烧得净慈寺干干净净,又无一一九,也没消防车,干著急,有何用? 也算是天也空来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寺也空来佛也空,红尘嚣嚣佛无踪! 六、苦了众僧,抱怨菩萨不显灵,我道:成毁乃人世之事,与佛菩萨何干? 一语道破,不仅四大皆空,连佛菩萨亦空,只因空中才能生妙有! 旧地不烧去,新的怎么来? 正是:烧去古寺庙,乐得菩萨好;天地为大殿,宽阔梁亦高! 七、无明已去,却找不到长老,莫非藉火遁去,且待寻找? 发布时间:2023-07-27 11:23:3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