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九节 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 内容: 第十九节 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不执着一事一物,也不被一事物所束缚无牵无挂,这就是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 /佛陀位于恒河旁的柯沙毗城南一百多里的地方,就是舍卫城。 此城就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脚旁。 舍卫城与柯沙毗之间有一条宽广的通道。 就在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第九年,佛陀一路传法,花了四年的时间,没走宽广的大道,而是穿过西部巴特罗的大小村庄和市镇,沿着恒河而上。 在成道后的第十三年,佛陀又顺着雅姆娜河岸,朝库鲁特罗走来。 这天,佛陀又穿过哈斯帝那布拉古城的废墟,信步来到一婆罗门村庄。 这时,一个婆罗门走了过来,仔细打量着佛陀。 然后,他又走上前来,从头至脚又观察了一番。 然后说道:「公子,你的神色光采照人,有伟人相貌,具备圣人的寂静之智。 公子,请听我说,我有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和你正好是天生的一对。 你是他合适的丈夫,她是你理想的妻子。 请跟我到家去,我就把她交给你。」佛陀平静地说道:「婆罗门,我不走回头路。 再说,我是一个出家人。」「公子,与高贵的王子相比,你的比丘装束更具有魅力。 高贵的公子,你还年轻,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要信奉苦行主意? 如果你看到了我的女儿,你肯定会扔掉你的袈裟和钵具,你会被她的美貌迷他。 不然的话,你就等一会儿,我现在就回去,把她着实打扮一番带她来见你。 请你等一会儿。」「既然如此,我等好了。」佛陀说道。 婆罗门摩甘蒂耶匆匆地朝家里奔去,他还不时地回头朝后望着。 到了家门口,他已累得喘不过气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能开口讲话,大声声地他妻子说道:「老太婆,我给女儿找到了一个好丈夫。 他具有伟人相貌,是我有生以来见到最好看的人。 他现在就在路口,快让女儿准备好。」「何必如此大惊小怪的。」妻子说道。 「你为什么不把他叫到家里来? 我的女儿可不是一个卖不掉的廉价商品。 你不是疯了吧? 我怎能把我的女儿随便交给一个流浪者? 你去把他叫到家里来。」「这像什么话? 世界上有的是男人,难道我还认不出他们? 如果我的相术确实可靠的话,他是我见到过最伟大的人。 在路途中,他是不会往回走的,他已走过了我们的家门,所以他不会走回来的。 还是因为我诚恳的请求,他才等在那里。 快把女儿打扮好,不要再啰嗦了好不好?」婆罗门恳求道。 女儿在一旁饶有兴趣地听着她父母的对话。 「不是你一个人知道观相术,我也知道。 他长的怎么样?」婆罗门的妻子问道。 「老太婆,我如果和你如此地磨蹭下去,他可能就不等了。 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搬到屋子里的金银财宝就从我后门跑掉。 快叫女儿准备好。 你也和女儿一起去看看我们未来的女婿。 那时候,你将明白我所说的一点不假。」婆罗门重复道。 丈夫和妻子精心打扮好他们的女儿。 女儿摩甘蒂耶是库鲁萨特罗最美丽的少女。 他们一路朝佛陀留步的地方奔来,可是他已不在那里了,他留在尘土上的脚印向路旁的一个岔道上延伸过去了。 婆罗门的妻子认真仔细地观察起佛陀留下来的脚印。 「老头子,这不可能是一个普通出家人的脚印,这些是高贵的修行者的脚印。 婆罗门的妻子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 不要尽说些废话。 当这位伟人见到我们的女儿后,他会被我们女儿的美丽所吸引,他将立即扔掉钵具,脱掉袈裟。 过来,快走。」婆罗门说道。 婆罗门跟着脚印找下去,发现佛陀正坐在路旁不远的树荫下,他迫不及待地奔了过去,说道:「公子,请看,我把她带来了,快睁开你微闭的眼睛,你曾见过能和我女儿相媲美的姑娘吗?」摩甘蒂耶的眼光一触到坐在树荫下的佛陀,她的身子就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她被佛陀深深地吸引住了。 正如她父亲所说的那样,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英俊的人,一阵由欲望产生的害羞袭上心头。 带着少女特有的聪颖、狡黠,她故意卖弄各种风情,心中萌生起无数个爱情的期望。 她走了过去,抓起她母亲的手。 这时,婆罗门讲话了:「公子,请瞧,我的女儿,有足够的功德福报,能成为统治四方天下的转轮圣王的王后。 当你成为一个居士时,你也会功德圆满,享有转轮圣王的荣华富贵。 金货得摆在金盘里。 现在,我整个库鲁萨特罗最漂亮、最贤惠、最幸运、最有福报的年轻小姐奉献给你。 说话呀。」年轻的少女,内心充满了害羞和欲望站在一旁,两眼紧紧地盯着地面。 「婆罗门,这两位女士,哪一位是你的妻子? 哪一位是你的女儿?」「公子,你为什么问这些不必要的问题? 即使是瞎了眼的傻瓜也能一眼分辨出我的妻子和女儿。」「不,婆罗门,我询问我必须问的问题。 我不能分辨她们,她们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相同无异。 所以我怎能区分她们?」「公子,我的妻子就是那个和我一样衰老龙钟的女人。 而我的女儿,她却是一个苗条娇嫩的妙龄女子,美丽纯洁得像蓝色的百合花。」「即使是这样,也没有足够的线索使我了解她们。」「公子,你是不是因为看到我的女儿的倩影就失去了理智? 站在你右边的是我的妻子,站在她身后,那位楚楚动人的小姐就是我的女儿。」婆罗门说道。 「婆罗门,现在我认出他们了。 我弄清楚了,在她们之间只有年龄的差异。 但是我看不出哪个漂亮,哪个丑陋。 婆罗门,三四十年以前,你的妻子长得怎样?」「公子,那个时候啊,她是同我女儿一样美丽动人的少女。」「那么,婆罗门,你能告诉我,三四十年以后,你的女儿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想,和我妻子一样,她会成为一个丑陋的老太婆。」「婆罗门,那个时候,你和你妻子又会什么样子呢?」「再过三四十年,我和我的妻子很可能已经死了。」「婆罗门,你现在已经进入暮年,想一想你在年轻时,同你妻子亲吻、拥抱、嘻戏、玩耍等事,你现在已经老了,你怎么看待你过去做的这些呢?」「那些是毫无意义、愚昧轻薄之事。 每当我想起这些往事,我就会产生一种惭愧羞耻感。 我不能快乐地回想我的年轻时代。」婆罗门说道。 「通情达理的老妇人,我对你说」,佛陀两眼注视着婆罗门的妻子,说道:「人生的病老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 如此爱执地轮回于生死之中,又有什么目的和意义呢?」婆罗门的妻子诚挚地说道:「尊者,我毫无目的地生活着,但我却有责任。 在我的女儿嫁给一个合适的丈夫以后,这样使她的前途得到保障,那时,我的责任也就了结了。 我的包袱就是我儿女,我丈夫叫我把她带来交给你。 但是,尊者,看了你的脚印以后,我就知道,你是一个远离世间娱乐、无贪无瞋的圣人。 所以,我也就不指望我女儿的这桩婚姻了。」年轻的摩甘蒂耶,一直凝神注视着英俊的佛陀,她正编织着未来的美梦。 当她听到她母亲的最后一句话,她心头突然一阵剧痛。 这种痛苦产生了一种受辱感,由于受侮辱,两行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大慈大悲的佛陀友善、温和地对她说道:「小姐,贪欲是痛苦的根源。 不要有贪欲,不要有爱执。 望着我寂静的脸,你的爱欲之念就不会升起,纯洁的喜悦就会充满你的身心。 小姐,你才十六岁,我已经四十九岁的人了,我的年纪比你大三倍。 小姐,我过着修行人的清贫简朴的生活,以乞讨为生。 我曾有一个善良,贤惠和你一样美丽的妻子。 我曾过着王子般的生活,后来,我拋弃了世间的一切以梵行为生。 我已觉悟了真理,行化于整个印度的山村、市镇,传播解脱之道。」这时,两眼一直紧紧盯在地上的那个少女,猛地揪散戴在头上的花环,用力摔在地上,像一个发了疯的女人,奔回家去了。 婆罗门夫妇吃惊地互相望着对方。 佛陀彬彬有礼地继续对他们说道:「婆罗门! 看到了色欲的本质了吧。 你们的女儿,情欲深重,她不能欢欢喜喜地望着无爱无执的脸。 她希望占有我,渴望得到我,拥抱我。 当她无法实现这些时,她就憎恨我。 婆罗门,这就是贪爱的本质。 她第一眼看到我时,她就产生了爱念,她比你们做父母的更爱我。 但在后来的一瞬间,由于敌意,她恨我入骨。 朋友,人们由于贪、瞋、痴而犯错误,出于对生存的贪求,众生轮回生死,陷入世间的欲流之中。 如果说,这就是人类生存的规律,那么,众生轮回于生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犹如漂浮在水面上的鲜花不为流水所着,同样地,我常住寂静,不执着一事一物,也不被一事一物所束缚。 你们也争取做到这一点,无牵无挂,这就是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世尊,我们的女儿成为我们认识此娑婆世界本质的象征。 世尊,等我们把女儿托付给我们兄弟照顾之后,我们夫妻俩就来加入僧团。 世尊,请教授我们解脱之道,你传授的道才是正道。」说着,婆罗门双膝跪倒。 婆罗门向佛陀行礼之后,让过一边,他的妻子也五体投地地礼拜了佛陀。 佛陀离开了库鲁萨特罗,渡过雅姆娜河,来到拘罗王国。 一天,当他走在一块肥沃的田地同花园相间的小路时,一个骨瘦如柴的老农夫,一边哭一边朝他跑了过来。 老农夫望着佛陀的脸,心中升起一线希望。 他双手合十到前额,向佛陀行礼。 「朋友,什么事使你如此伤心?」「世尊,我是一个农夫,有三条耕牛,我把它们看成是我的子女,我的生活全依赖它们。 可是,世尊,婆罗门乌德多萨里说是为了祭祀,硬把我的三头牛抢走了。 我知道,你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圣人。 世尊,诅咒那个夺走了我三条牛的婆罗门乌德多萨里罗!」老农夫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道。 「朋友,难道婆罗门乌德多萨里罗没给钱买你的牛?」佛陀问道。 「没有,世尊。 好象牛是他们的,而我只不过是替他们保管牛的,他们甚至没征得我的同意,不问青红皂白,解下在柱子上的牛,拉起来就走。」「朋友,他们只拉走了你的牛?」「不,世尊。 除了老牛以外,他们抢走了本村穷人的所有耕牛。」「朋友,那么,为什么不到国王的官员处去伸冤,争取把牛要回来呢?」「世尊,这有什么用? 为了祭祀,婆罗门得过国王的旨意,他们可以拉走所有归于农耕者的牛羊。 世尊,诅咒这个该死的婆罗门乌德多萨里罗,把他的头劈成七块。」老农夫越说越激动,他无法控制自己对婆罗门的愤恨。 「朋友,你到底要什么,是你的牛? 还是对婆罗门的诅咒呢?」佛陀故意问道。 「世尊,如果能要我回我的牛,我就不要其它任何东西了。」「那么,你领我到婆罗门乌德多萨里罗那里去,我将替你要回你的牛。」佛陀说道。 农夫擦了擦眼泪,走在前面引路。 他们来到婆罗门乌德多萨里罗的住处。 祭祀场的树桩上绑着五百头公牛、五百头奶牛、五百头山羊,五百头绵羊。 婆罗门乌德多萨里罗正襟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忙着祭祀的奴仆们,指手划脚地发号施令。 农夫不敢进祭祀场地,在很远的地方他就停住了脚步,一眼就在牛群里认出了他的三头牛,他伤心地望着它们。 婆罗门乌德多萨里看见一个出家人径直朝他走来,由于心情不佳,他不愿见任何来人,就不以为然,仍坐着没动。 但是,当佛陀渐渐走近时,他突然感到他坐的椅子着火似的,赶忙站了起来。 佛陀来到他眼前,他立刻端来一把椅子在佛陀面前,请佛陀坐下,然后,双膝不由自主地跪倒佛陀前,恭敬地礼拜了佛陀。 「尊者,你好似一尊威风凛凛的天神。 当我老远第一眼看见你时,我还想叫我的扑人把你赶走。 可是,当你走近时,我却无法继续坐在我的椅子上。 我只礼拜天神、梵王和拘罗国王。 但我现在却跪在你的面前,你看起来比我还要伟大。」「婆罗门,你果真这么认为吗?」「是的,尊者。」「婆罗门,你有多少财富?」「尊者,我的财富多得无法计算。 我名闻遐迩,我有皇家的赞助和保护。」「婆罗门,让我们这样来估计一下,你的财富比绑在祭祀场上牛羊价值的总数高多少倍?」「尊者,不止千万倍。」「婆罗门,这样说来,我比你更富有。」「确实如此,尊者。」婆罗门附和道。 「聪明的婆罗门,释放绑在祭祀场上可怜的牲口,把我绑在一个椿子上,用我的血来祭献天神。 当你贡献了更有价值的牺牲品后,你将得到天神的更好保护。 你听到了这些牲口凄惨、悲哀的号叫了吗? 割断它们的脖子,血染祭场,你又会得到什么样的福报呢? 你说给我听听。 举行如此残忍野蛮的祭祀,你又会从天神那里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呢? 我可以告诉你由此而产生的后果。 聪明的婆罗门,这些千万头无辜的牛羊,犹如农民的子女,对农民有很大的帮助。 而你却无缘无故地屠杀它们。 这样,你妨碍了农田耕种,必然会引起饥荒。 为了祭祀用的树椿和帐蓬,你们大肆砍伐森林,破坏了自然环境,所以大自然就会及时行雨。 成千上万为你效劳的奴仆终究会因肆意屠杀的恶业,死后堕入地狱。 聪明的婆罗门,假如有的话,请你举个例子,证明这惨人无人道的祭祀给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带来哪些利益?」「尊者,用来作牺牲的动物死后会升天堂,这不是恶。」婆罗门说道。 「婆罗门,你举行祭祀是为了送这些动物上天堂,还是为了你自己获得利益?」「尊者,这两方面都有。」「婆罗门,你有子女吗?」「有,尊者。」「你希望把他们送到天堂吗?」「是的,尊者。」「这样的话,婆罗门。 如果被用来祭祀的牛羊会升天堂,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子女绑在树椿上,割断他们的脖子呢?」婆罗门久久无言以答,最后说道:「尊者,自古以来,国王、贵族以及博学多问的婆罗门都举行祭祀活动。 祭祀以后,国家兴旺强盛,人民健康快乐,名誉和财富广积有余,国王会成为凯旋的得胜者。」「聪明的婆罗门,那些高声念颂祭祀文的人,是那些以祭祀为职业的婆罗门,而你却盲目地追随他们。 假如说,敌对双方发动了战争,两国国王都举行大祭,但事实上,只有一方会赢得胜利,而另一方必然失败。 这样的话,战败国王的祭祀结果是什么呢? 你能振振有词地说,由于祭祀,得胜的国王取得了胜利吗? 仁慈友爱的神不会赞同以屠杀生命的方式而举行祭祀的。」「那样的话,尊者,什么才是我能给予神的最好奉献呢?」婆罗门带着一种斗败的语调问道。 「婆罗门,你能给神的最好奉献,就是释放这些被绑在树椿上等死的牲口。」「尊者,我可以这么做,但是,从今以后,我在婆罗门社会的地上就没有了。 他们将会憎恨我,侮辱我,甚至摒弃我。」「婆罗门,从执迷不悟之徒中得到的利益又有何用? 你对这些可怜的牲口开恩示情以后,慈善之人定会尊敬你,你将得到仁慈天神的赐福。」「尊者,既然如此,我就释放为祭祀而准备的所有牲口。」婆罗门说道。 随着婆罗门乌得多萨里的一声令下,所有被绑在椿上的牛羊全部被解开,它们一下朝四面八方逃命而去,不敢在祭场停留片刻。 那个穷农夫的三条牛一直眼巴巴地望着它们的主人,当它们被解开之后,它们像箭似地奔到它们主人身边,不住温柔地鵨舔着他的身体。 佛陀对婆罗门说道:「婆罗门,你看,刚才还在恐惧中挣扎的牲口,一旦获得了自由,跑得多欢快呀。 你是一位善德之人,你做了一件大功德,你将会快乐,幸福。」「尊者,像那获得自由的牲口一样,我也获得了解脱,一切邪念和迷信郄从我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尊者,你到底是谁?」「善良的婆罗门,我是乔达摩佛陀。」 发布时间:2023-07-27 11:38:1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