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66-270) 内容: 266、一少妇在回家的路上,马上要到家时,习惯地看一下四楼自家的阳台,可爱的儿子也正在阳台上期待着妈妈回来。 当看到妈妈时,儿子开始招手,这时少妇也有意识地招手,突然少妇意识到这样可能会有危险,但已经晚了,儿子由于要迎妈妈,身体前倾,突然失去平衡,从阳台上折了下来。 这时房间里的人惊呆了,纷纷跑到阳台上呼叫。 再看妈妈,当发现儿子掉下来,就奋不顾身地去救儿子,也许是感动了上帝,儿子被妈妈接住了,并且安然无恙。 人们都觉得很奇怪,一个少妇怎么跑得那样快,并能接住自己的儿子? 因为按当时少妇跑的速度应该已打破了百米世界记录。 后来人们找百米世界冠军做了一个试验:同样的距离,从阳台上掉下同样重量的物体,看能否接得住。 结果是无论如何也接不住。 再让这位少妇试,结果也是再也没有看到打破百米世界记录的速度。 最后人们总结为: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这个故事说明:爱心同样可以激发潜能。 267、曹操很喜爱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转立曹植为太子。 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 曹操就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在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 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启示:在许多场合,有一些话不好直说不能直说也无法明说,于是,旁敲侧击绕道纡回,就成为人们所采用的方法。 268、我曾经听过关于一个名叫沙都。 逊达。 辛格的人的故事。 有一天,辛格和一个旅伴穿越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他们看到一个躺在雪地上的人。 辛格想停下来帮助那个人,但他的同伴说:如果我们带上他这个累赘,我们就会丢掉自己的命。 但辛格不能想象丢下这个人,让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当他的旅伴跟他告别时,辛格把那个人抱起来,放在自己背上。 他使尽力气背着这个人往前走。 渐渐地辛格的体温使这个冻僵的身躯温暖起来,那人活过来了。 过了不久,两个人并户前进。 当他们赶上那个旅伴时,却发现他死了--是冻死的。 在这个例子中,辛格心甘情愿时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给予了另一个人,使他保存了生命。 而他那无情的旅伴只顾自己,最后却丢了性命。 269、一位从越南归来的美国战地记者给MBA学员放影一卷他在战场上实拍的影片:画面上有一群人奔逃,远处突然传来机枪扫射的声音,小小的人影,就一一倒下了。 放完了,他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 是血腥的杀人画面! 他没有说话,把片子摇回去,又放了一遍,并指着其中的一个人影:你看! 大家都是同时倒下去的,只有这一个,倒得特别慢,而且不是向前仆倒,她慢慢地蹲下去。 看到同学们还是看不懂的神色。 他居然抽搐了起来:当枪战结束之后,我走近看,发现那是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她在中枪要死之前,居然还怕摔伤了幼子,而慢慢地蹲下去。 她是忍着不死啊。 忍着不死! 何等伟大的母亲! 其实世界上远不止人类有母爱。 每一种生物,都有伟大的母爱! 到南美洲考察的科学家在风雪中经常看到成千上万的企鹅,面朝着同一个方向立著。 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能如此整齐地朝同一个方向呢? 细细观察后,考察队员们终于发现,每一只大企鹅的前面,都有着一团毛绒绒的小东西。 原来它们是一群伟大的母亲,守着面前的孩子,因为自己的腹部太圆,无法府身在小企鹅之上,便只好以自己的身体,遮挡刺骨的寒风。 多么伟大的、壮大的母亲之群像! 270、曾经,有个人他总埋怨生活的压力太大,生活的担子太重,他试图放下担子。 可是,他依然觉得很累,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他听人说,山脚下有位哲人。 于是,他便去请教哲人。 哲人听完了他的故事,给了他一个空篓子,说:背起这个篓子,朝山顶去。 可你每走一步,必须捡起一块石头放进篓子里。 等你到了山顶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解救你自己的方法。 去吧! 去找寻你的答案吧! 于是,年轻人开始了他寻找答案的旅程! 前言背着一个空篓子,每走一步都从这世界上拾一样东西放进去。 其实,我也同那人一样,经历着人生的这一旅程。 生活沉重吗? 当然。 每一样东西放进去后,肩上的担子便被压得更沉重了。 于是,我也问哲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呢? 哲人沉默了片刻,走完这条路,你会知道答案是什么! 我满是疑惑,但还是背上篓子踏上了这条沙砾路。 刚上道,我活力充沛,一路上蹦蹦跳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最美的,都一个一个扔进篓子里。 每扔进一个,便觉得自己有拥有了一件世上最美丽的东西,很充实,很快乐。 于是,我在欢笑嬉戏中走完了旅程的三分之一。 可是,空篓子里的东西多了起来,也渐渐重了起来。 我开始感到,担子在我的肩上压深了,而且越来越深,越来越深但我很执著,我会一如既往的走完全程的! 我鼓励着自己。 不远了,已经不远了! 这地二个三分之一的旅程确实是让我吃尽了苦头。 我已经无暇顾及那些世界最美丽、最惹人怜爱的东西了。 为了不让沉重的篓子变得更中,我毅然放弃了这些,只是挑选了写非常轻的、非常需要的、或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放进篓子。 我深知,这样的放弃,是必要的。 想走完全程,想达到目的地,总是眷恋身边迷人的事物,不顾轻重而只想得到,那么,我的一生也不过就是字这里蹉跎岁月罢了。 于是,我拖着沉重的步伐继续前行。 然而,无论你挑多轻的东西放入篓子,篓子的重量也丝毫不会减少,它只会加重,再加重,直到你无力承受,它还是会加重。 我突然好同情那个人。 因为,我正和处于同一困境中,被沉重的篓子,被沉重的生活压着,压着。 我只能大口大口地喘气迫于这篓子,迫于这生活! 但终于,我还是背起篓子,踏上了这最后三分之一的路程。 我明白,此时,路,真的已经不远了。 我挪着脚步,已经不在乎捡到的是什么,放进篓子的又是什么。 我早已麻木于眼前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美丽的、是喜欢的、是需要的,亦或是轻巧的。 我实在是无力去挑选它们了,只要是在我脚下,在我眼前,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那么,我便捡起它,以作为我所走的最后一段旅程的验证品。 眼看着,离目标越来越近,我双手向后托起篓子,来了个最后冲刺。 终于,我碰到了哲人的手,我走完了全程,结束了这一场奋斗史! 哲人问: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吗? 我莞尔一笑,摇了摇头:我不知道答案。 但现在,我也不需要知道了。 噢? 是啊! 我把这次的旅程分成了三段。 这就好比我人生中的三个阶段: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 在青年,我挑选了我认为是最美好、最纯真的事物,就象我天真浪漫的童年一样,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只是单纯地认为它美丽,便捡起它;在中年,我挑选了我认为是最实在、最需要的事物,正如成年人一样,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负担,时刻要为一家上下打点一切,时刻都要保持着理性的头脑;在老年,我挑选了我认为是可以轻易得到,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事物,或许老人们历经沧桑之后,已经懂得,原来他们最重要的事物,是眼前不被人重视的事物。 回顾一生,我才发现,我的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我的生活跌宕起伏,而我的生活,也不再是一片空白,不再是毫无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必须要肩负起生活的责任。 也许,我会感到生活的压力,也许,这一份份的压力会越来越重,但在每一份重量增加的同时,我会得到惊喜,得到安慰,亦或是悲伤,亦或是痛苦。 可人生,谁不是忽喜忽悲,哭乐参半呢? 没有起起伏伏的人生,这样去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我的生活,不是平坦的,但在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在回顾这三段旅程的那一刻,我比谁都自信,比谁都骄傲。 因为,我有充实的生活,我活得精彩! 所以现在,我又何必为怎样减轻这沉重而苦恼呢? 哲人会心一笑。 我突然发现,其实,哲人和我一样,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平凡的小人物罢了 发布时间:2023-08-01 11:20:2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