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二) 内容: 大树仙人护栖怀鸟古时有一仙人,在深山修道,时常静坐在一棵大树下。 屏除杂念,修习禅定。 是时,正值冬天,气候非常寒冷,时近黄昏,有一只饥寒小鸟飞来,就栖息在仙人怀中,希望获得一些温暖能延续它的生命,仙人惟恐惊动鸟儿,因此盘膝打座,身体不敢摇动,让鸟儿无忧无惧安处怀中,等到翌日小鸟飞往别处栖止,仙人才出定。 慈悲爱护动物的心怀,竟然到了如此程度禅师赎鳞虫得度宋朝永明大师,讳名延寿,莲宗第六代祖师。 平生喜欢买物放生,吴越王钱文穆镇守杭州时,大师当余杭县的库吏,常挪用库钱买鱼虾等水族放生。 因此犯了“监守自盗”的罪名,依法应处死刑。 吴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盗用库钱,全在放生。 因此命执行刑罚官,在临刑时,注意观察他的言词容色,前来禀报。 大师身临刑场,脸上毫无忧戚的表现,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大师说:‘我对库钱,毫无私自使用,全部买物放生,如今死了,直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大乐事? “吴越王听了他的话,就赦免了他的罪。 大师从此出家为僧,勤修禅定,礼佛拜忏,获得无碍辩才。 大师涅盘后,抚州有某僧生病,神识入冥间,见阎罗王大殿左边,供一尊僧像,阎罗王时常出座恭敬礼拜。 某僧感觉奇怪,主吏回答说:“阎罗王礼拜的是永明寿禅师,永明禅师在世时修持精进,如今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上品上生,阎罗王特别尊敬大师的德化,因而设供每日经常礼拜。 ”孙真人救龙子传方孙真人是历史上大名医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人,七岁就学,便能日诵千余字,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学说兼好释典。 精于阴阳推步医药之学。 后来隐居太白山修道家功夫,练气养神,专精探究医药,以济世活人为心。 当他尚未成就仙道时,有一次外出遇见村童,捕捉一蛇,殴打戏弄,蛇身出血将死。 孙真人怜悯蛇无辜遭受伤害,便向村童买回,用药敷治救活,然后放生于草泽中。 经过月余,孙真人在静坐间,见一位青衣少年前来邀请,真人跟随,到了世人称羡的水晶宫,见头戴合帽,身穿绛衣的龙王出来迎接,延请上座并说:“小儿前日出游,被人所伤,幸遇道人拯救,不胜感激。 ”即召青衣小官出来,再三拜谢,并殷勤设宴款待,留住三天,临行拿出奇珍异宝赠送,以表谢意。 真人坚持不受说道:“久闻龙宫甚多医病秘方,愿能传我,以救世人,远胜金玉。 ”龙王为感激救子之情,便赠送玉笈三十六方。 命仆护送真人到家。 经过屡次试验均有灵效,于是编入千金方中传世,从此医术更加精通,行医救人无算。 后来证了仙品,活到一百二十岁,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早上起床,沐浴更衣,遗下形体,仙化而去。 经过月余,形体颜貌不变,举尸入棺,轻如空衣,时人都惊奇赞叹! 世称为孙真人。 沙弥救蚁得高寿佛在世时,有一比丘已证道果,得六神通,知道随侍身边的小沙弥,再过七天,性命将尽。 因此命沙弥回家探省母亲,并吩咐他说:“八天以后再回来”其目的就是要他命终在家中。 小沙弥在家度过了八天,就回到师父的身边,比丘觉得很奇怪,于是入定观察究竟。 原来沙弥在回家途中,看见蚂蚁穴被水浸入,千万蚂蚁被困水中,将要淹死,沙弥顿发一念慈心,随即脱下袈裟堵住水流,并以竹作桥救渡,万千蚂蚁因而得免溺死。 由此功德,转短寿而成长寿。 后来沙弥活到八十高寿,并证罗汉果,永离六道轮回之苦。 相关文章放生有四条原则,您认同吗? 我高高兴兴地放生,却被出家师责备。 何故? 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是如何产生的? 学佛的我们能为厄难中的亲人做些什么放生,救物命于刀下就是最好的“开门红”。 向垂钓者要鱼是丢了面子还是护了生? 春节放生 | 初一早上我们去放生,你去吗? 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亲人 愿大家都慈心不杀 发布时间:2023-08-04 07:14:4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