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提婆达多为何总跟佛祖过不去? 内容: 善求恶求缘品第四十九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提婆达多。 虽复削发。 利养蔽心。 作三逆罪。 推山压佛。 伤佛脚指。 复纵放黑象。 欲令害佛。 别僧两部。 杀漏尽比丘尼。 以故杀生。 疑畏受后报时。 有六师。 即往问之。 六师便为说诸邪见言。 为恶无罪。 为善无福。 信敬心生。 丧断善根。 有一天,佛祖在给孤独园。 当时,提婆达多虽然说是削发了,然则呢,妄想名闻利养,蒙蔽了心智,犯下了三种五逆重罪:1推落山石,想要砸死佛祖,虽然被护法神打坏了石头,然则有一小片石头擦伤了佛祖的脚趾,又指导阿阇世王,灌醉狂暴的黑象,想让黑象去踩踏佛祖。 这个叫做出佛身血。 2别僧两部。 这个可能是说提婆达多破坏僧众和合,决裂僧团。 3杀漏尽比丘尼,这是说提婆达多屠杀了一位阿罗汉。 这三种都是五逆重罪。 提婆达多也担心今后受到恶报,于是呢,他就去问那六师。 六师就给他宣扬那些邪见,说你作恶没紧要,没有罪报的啦,也不用去积德,不会有福报的啦。 这个提婆达多被六师的邪见误导,对六师生出信敬心,断了自己的善根。 是时阿难。 析体爱重。 惋恨情深。 悲哽懊恼。 白世尊言。 调达愚痴。 造不善业。 坏破善根。 辱释种子。 尔时世尊。 告阿难言。 提婆达多。 非但当代为利养故断破善根。 以前世时亦贪利养丧身失命。 阿难白佛言。 世尊。 提婆达多。 以前世时。 贪利丧身。 其事云何。 愿乐欲闻。 佛告阿难。 善听当说。 阿难尊者是提婆达多的亲弟弟,阿难尊者当时还只证了初果,对哥哥的世俗情感还放不下,见到哥哥误入歧途,就很悲痛,对佛祖说:提婆达多愚痴啊,造下恶业,破坏善根,有辱释迦族。 佛祖告诉阿难尊者:提婆达多不只这辈子为了利养而断善根,他前世也是因为妄想利养而丧命呢。 阿难尊者问佛祖:佛祖,提婆达多前世贪财丧生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佛祖说:你卖力听,我给你说故事。 往昔无量弗成思议阿僧祇劫。 此阎浮提。 有国名波罗奈。 时有萨薄名摩诃夜移。 其妇怀妊。 自然仁善。 意性柔和。 月满生男。 形体正直。 父母爱念。 施设美膳。 延请亲戚并诸相师。 共相娱乐。 抱儿示众。 为其立字。 相师问言。 此儿受胎已来。 有何瑞应。 其父答言。 受胎已来。 其妇自然。 慈心和气。 相师即为立字。 名为善求。 乳哺长大。 好积诸德。 慈愍众生。 佛祖说:良久以前,阎浮提有一个国家名叫波罗奈国,有位商人叫做摩诃夜移。 有一天,他的妻子怀孕了,然后妻子就自然变得异常仁爱善良,温顺柔和。 足月之后,生了一个男孩,异常正直,父母异常爱好,于是就大宴宾客,并且请相师来为儿子起名字。 相师问:这个儿子受胎之后,有什么瑞应啊? 父亲说:怀孕以来啊,他母亲就自然变得慈悲和气。 于是,相师就起名为善求。 善求长大之后,爱好积德积善,慈愍众生。 次后怀妊。 自然弊恶。 期满生男。 形体丑陋。 即请相师。 为其立字。 相师问言。 此儿怀妊。 有何感应。 答言怀儿已来。 受性弊恶。 于时相师。 即为立字。 名曰恶求。 乳哺长大。 好为恶事。 恒生贪心。 怀嫉妒意。 后来又怀孕了,此次呢,母亲变得很糟糕,性格很坏。 足月生了一个男孩,异常丑陋。 请相师起名,相师说:怀孕时代有什么感应呢? 母亲说:自从怀上这个孩子之后,我的性格就变得异常糟糕。 当时,相师就起名为恶求。 恶求长大之后,最爱好干坏事,经常生出贪心,爱好嫉妒。 年各长大。 欲行共贾入海求索宝贝。 各有五百侍从。 前后而发。 途路悬远。 中道乏粮。 经于七日。 去死不远。 是时善求。 及诸贾人。 咸共诚恳。 祷诸神祇。 欲济饥俭。 于空泽中。 遥见一树枝叶郁茂。 便即趣之。 有一泉水。 善求及众。 悉共诚恳。 求哀救护。 诚感神应。 现身语之。 斫去一枝。 所须当出。 诸人欢乐。 便斫一枝。 美饮流出。 斫第二枝。 各种食出。 百味具足。 咸共承接。 各得饱满。 斫第三枝。 出诸妙衣。 各种备具。 斫第四枝。 各种宝贝。 悉皆具足。 肃静悉备。 所须尽办。 善乞降恶求逐渐长大之后,就准备入海求宝。 他们各自带了500随从,先后出发了。 因为路途异常遥远,中心没有地方获取粮食补给。 经由了七天,人人都饿得奄奄一息了。 当时,善乞降他带领的500商人,都异常诚恳地祈祷神祗卵翼。 当时,在野外中见到一颗树,枝叶旺盛,人人就去到树下,发明有一弯泉水。 于是善乞降世人就诚请求神救护。 这样激动了仙人,就现身告诉他们,你们砍一根树枝,你们想要的器械就都有了。 人人很欢乐,就砍了一根树枝,里面就流出很多厚味的饮料;又砍了第二根树枝,流出各类食物,百味具足,人人都吃得饱饱的;砍了第三根树枝,里面流出各类漂亮衣服;砍了第四根树枝,流出各类宝贝。 恶求后到。 世人如前。 尽得充足。 便自念言。 今此树枝。 能出如是各种好物。 况复其根。 今当伐之。 足得极妙佳好之物。 思惟心定。 令人伐之。 是时善求。 闻如是语。 怀愤懊恼。 语恶求言。 我等饥乏。 命在夙夜迟早。 蒙此树恩。 得济余命云何怀此弊恶之心。 而欲伐之。 尔时恶求。 不用其言。 即掘其根。 善求感佩。 不忍见之。 领众归家。 伐树已竟。 有五百罗刹。 取此恶求及众贾人。 悉皆啖之。 财物伴侣。 一切丧失。 后来恶求也赶到了,人人也跟之前善求一样,饮食衣服财宝都具足了。 恶求心想:这棵树是宝树啊,光是树枝就能流出这么多好器械,那树根就加倍弗成思议了啊,我现在应当把树根挖出来,一定有更好的器械。 恶求就命令让人砍这棵树,要挖树根出来。 当时,善求听到之后,异常怫郁懊恼,对恶求说:我们饥渴交加命在夙夜迟早的时刻,恰是因为有这棵树,我们才赖以存活下来,现在你怎么能够贪心不足恩将仇报,反而要砍伐这棵树呢? 当时,恶求不听哥哥的话,持续伐树挖树根。 善求异常伤感,不忍心见到这个排场,于是就带领500人回家了。 恶求砍倒树之后,财宝没见到,却冒出500罗刹鬼,把恶乞降他带领的500商人都吃掉了。 佛告阿难。 尔时善求者。 今我身是。 尔时父者。 今现我父净饭王是。 尔时母者。 今现我母摩诃摩耶是也。 时恶求者。 今提婆达多是。 阿难。 提婆达多。 非但今日作不善事。 贪利养故。 世世常造。 我于往昔。 常与相值。 恒教善法。 而不用之。 反更以我为怨。 尔时阿难。 及四部众。 闻佛所说。 悲喜交集。 咸自劝励。 顶戴奉行。 佛祖告诉阿难尊者,当时的善求,就是佛祖,当时的父亲,就是净饭王,当时的母亲,就是现在的摩耶夫人,当时的恶求,就是提婆达多。 阿难啊,提婆达多不只是今天妄想名闻利养做坏事,他前世常干坏事啊。 我前世经常碰到他,经常用善法教导他,然则他异常固执,听不进去,反而把我算作仇敌。 当时,阿难尊者和四部众学生听到佛祖讲这个故事,悲喜交加,都勉励自己要弃恶向善,对佛祖的教诲信受奉行。 经文出自:乾隆大藏经西土圣贤撰集·第1315部贤愚人缘经十三卷元魏沙门慧觉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 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发布时间:2023-08-06 11:19:2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