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行之道 不犯妄语 内容: 不犯妄语《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何等为八? 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 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是为八。 ”过去佛在世时,有一位老比丘,他在化缘的时候,遇到一位贩卖珠宝的人家。 珠宝店里的老板,这时候手上正拿著一颗贵重的珍珠,见到老比丘来化缘,就随手将珍珠放在台子上,走到厨房去拿饭菜,准备来供养老比丘。 但是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时屋内进来一只鹅,鹅走到台子边,伸长脖子,就把珠子当作食物吞下去了。 老板拿饭菜出来,一看台子上的珍珠不见了,心中不免一惊,便问老比丘说:“师父呀! 台子上的珍珠,你拿去没有? ”老比丘说:“我没有拿。 ”老板就问:“那么,我的珠子在什么地方呢? ”老比丘没有回答。 老板再三盘问,老比丘都不说话。 最后,老板发起火来了,拿起木棒,把老比丘打得头破血流,老比丘还是不说话。 老比丘的血流到地面上,鹅儿不知趣,把血当作水,低著头啄老比丘的血。 老板看了更生气,顺手一棒就把鹅打死了。 这时候,老比丘才开口说:“施主! 你别生气,你的珠子被鹅吞下去了。 ”老板不相信他的话,马上就用刀剖开鹅的肚子,果然珠子在鹅肚内找到了。 这位老板一见,万分惶恐,跪地请罪,向老师父求忏悔。 老比丘笑说:“恕你的罪吧! ”老板问:“师父呀! 你先前为什么不说呢? ”老比丘说:“珠子不是我拿的,如果我承认是我拿的,我不但犯偷盗戒,而且犯妄语戒。 我如果说实话,那么我会害死鹅,又犯杀戒,你教我如何说呢? 所以,我宁可被你打死,我也没法说明,以后你自有明白的一天。 现在鹅已经被你打死,所以我不妨说出来。 但是因为我的化缘,使你生气,使鹅丧命,我的内心实在是非常惭愧。 ”老板听了,五体投地,很恭敬地说:“佛陀真是伟大! 佛陀真是伟大! ”佛经上说:一个人能受持十善中的“不妄语”,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一、不打妄语的人,嘴巴里永远清净,而且常有香味。 二、不打妄语的人,社会上各阶层的人,都会信仰你。 三、不打妄语的人,说话诚实可靠,可以得到人天的恭敬与爱护。 四、不打妄语的人,言无虚妄,更无粗恶语,对于苦恼的人,能发出柔和的软语来安慰,使他获得清凉。 五、不打妄语的人,无怖畏、无挂碍,内心常乐,而且身、口、意三业清净。 六、不打妄语的人,因为心安理得,所以时常感到欢喜。 七、不打妄语的人,会审慎自己的语言,所以他说出来的话,人天能够接受奉行。 八、不打妄语的人,具有超人的智慧,无人能够制伏。 如果学佛的人,多生多劫,修持不妄语,将功德回向无上菩提,那么将来成佛时,即能得到如来真实语的果报,就和十方诸佛一样。 在现今社会上,说不实在的话,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 许多人利用妄语作为诱拐、恐吓或者是欺世盗名、虚伪宣传的工具,但是最后都是纸包不了火,真相大白,结果是信用打破,人格破产。 以佛教的因果律来说,妄语的业果成熟时,来生堕入畜生道,受尽愚痴之苦;即使是业果未熟转生人间,也会遭受到口臭的毛病,会如过去生中一样说谎打妄语,而且时常遭人诽谤,蜚语四起,凭你说什么话,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对于学佛修行的人来讲,尤以大妄语更当谨慎,不可违犯。 什么叫做大妄语呢? 就是犯“未证言证,未得言得”之业。 学佛的人,有了一知半解,或从古德的言句中得了一两句机锋,为贪图名闻利养,自以为已经明心见性,甚至自以为证得什么果位境界,于是贡高我慢,妄自尊大,吹嘘炫耀,诳弄众生,是为大妄语。 犯了大妄语,是破根本大戒,必堕无间地狱,痛苦随身。 所以,我们平常应该心存善良,面对现实,言行一致,说话真实,来修德增福,庄严自己,这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发布时间:2023-08-08 07:23:5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