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法音集:牛云求聪 内容: 求聪守成法师著唐朝玄宗时代,有一比丘,名叫牛云。 资性愚钝,少不聪慧。 自愧业重福轻,障深智浅,遂即发心往诣山西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 恳祈文殊加被,使其宿障消除,善根增长。 初至东台,见一老人迎面来而问曰:汝何为而来? 牛云答曰:愿见大圣,求聪慧耳。 老人曰:文殊居北台,汝可往见之。 牛云奉教,即往北台,方抵北台,又见老人早已即在彼矣。 是时牛云间中思念,此老人非他,乃文殊化现也,遂即趋前礼拜。 老人曰:汝沙门也,不应礼拜俗士。 云亦不听,礼拜不已。 老人怜之,为入定观。 始悉云之前生,乃一牛也。 因尝驮经入寺供奉,故今得感比丘果报。 老人起定,将宿世之事,为云言之。 以宿因缘,故号牛云。 老人复曰:汝性昏迷,胸中有淤在肚内,汝眼紧闭,我当为汝割去。 云即闭目,唯觉胸膛裂开,祗闻刀钗音声,然不甚痛楚,微感清凉。 少顷,则心怀开豁,顿异往时。 开眸,见老人现文殊身,妙相端严。 谓云曰:与汝聪明竟。 云喜跃无量,于起身作礼时,讵文殊已隐。 自此牛云比丘,辩才无碍,随缘度生矣。 按:人不怕愚,但怕不知愚。 知愚之人,时常发惭愧心,脚踏实地去依法修慧,如一旦工夫成片,不难得著消息,所谓:行至山穷水尽时,自然得个转身处。 不知愚者,主见深,我慢重,玩花样,卖聪明,诸如这些,均为障慧之手法。 经上说:愚人自知愚,是名为智者;愚者妄称智,此谓真愚人。 古德亦云: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 像故事中之牛云比丘,因自愧愚钝,而不远千山万水,发心朝礼文殊,如是茹苦求聪,居然感得文殊现化,为其开慧,而成当时讲师,机感真是不可思议。 我想时下如牛云之愚者,当不在少数,而能如牛云发心求聪者,确实不多。 或有人说,身处台岛,本无五台可朝、文殊可礼,祗好守愚。 要知道,佛菩萨之冥加,或现身当前,无分远近,唯在行者工夫之深浅而已。 发布时间:2023-08-08 11:21:2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