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弥陀佛助念法(大光法师在香港佛教医院讲) 内容: 阿弥陀佛助念法 大光法师在香港佛教医院讲一、什么是助念二、为什么要助念? 三、助念有什么好处? 四、为什么念阿弥陀佛? 五、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六、助念的规矩七、曲终人不散该如何? 八、莲华化生(一)甚么是助念? 各位善知识:你有没有听说‘助念’这回事? 在这里我可以静静的告诉您。 ‘助念’,就是当病人,医药无效,寿命已尽,临命终时,请别人帮助他(她)念佛,用念佛的功德,送他(她)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完最后的一程。 让他安安乐乐,自由自在,往生佛国。 这样无论对生者、对死者,两者皆得安乐。 譬如一个人,要乘飞机,或坐轮船出远门,亲友们都来送行,祝福出门的人,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助念’的事也和这情形一样,只不过送行是送生人出门旅行,亲友话别。 ‘助念’则是送亡人往生佛国,最后‘诀别’。 这是佛教所具有的特点,也就是‘助念’的本意。 大家都知道,世人都想多活几年,谁也不想死,也不愿死,但谁也逃不过无常的定律。 无常到来,寿命已尽,不死都不成,怕死也要死,不怕死也要死,人总归要死的。 同时,死的滋味并不好受,佛说:‘人死如活马剥皮’,这是说人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儒家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为什么? 因为闻道之死,等于未死,因其闻道,得超升故,助念的事,也是如此。 助念就是念佛,佛就是道。 不论亡者生前做何行业,只要他有一善行,临命终时,获一善友,起一善念,为他助念,诵一佛号,而他本人,也仗此助念,得闻佛号,得入佛道,回光返照,而得超升。 这是一个人,生死的重要关头;也是人生最后的一著,信佛善友,不可不予‘助念’! (二)为什么要助念? 普通人以为人不喘气了,就算死了,事实不然。 须知人死之后,八小时内,他虽不喘气,但他的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又名传达识,第八阿赖耶识—又名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还没有完全走完,普通人所谓三魂七魄还没完全离开。 虽然他当时已不能说话,但还恍兮惚兮的知道。 并且对世事发生留恋,对未来发生憧憬。 恰在此时,用善业辅助他;用佛声指引他,其灵性不昧,随此佛声,自会往生佛国。 你到过街市吗? 你看见过鱼市场的大鱼吗? 一条大鱼在案板上,被鱼贩活生生的劈开成两扇之后,它的内脏肌肉仍在活动,要几小时后才停止。 墙上的壁虎,尾巴被截断之后,仍然蜷动不已。 受刑之人,人头落地,全身仍在翻滚。 鸡被杀之后,仍在跳动。 这就证明人虽不喘气了,但其知觉仍没完全离开。 按照佛经所说,约过了八小时后,其识神才完全离开身体,变为‘中阴’。 中阴、就是人已死,而灵性尚未投生的时候,名为‘中阴身’,亦名‘中有身’。 这时,其在生眷属,不但应该助念,而且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内,应该诵经、礼忏,广作佛事,予以超度。 另有一问题大家也须搞清楚,即人死之后,照普通说是‘气走春风肉走泥’,气随春风去了,肉身变为泥土,一了百了。 但其精神灵魂,是否也从此化为乌有? 这里若照佛经所说:人死之后的四十九日内,其神识—即中阴身—之去向,有三种力量来决定。 (一)是随重业去;(二)是随习气去;(三)是随现念去。 尤其属于第三者为最多。 第一随重业去者:如人在生,有大善业,或有大恶业,未死之前,其果报已定,既死之后,即可随重业去受报。 做善的生天堂;生佛国;做恶的落地狱,坠傍生。 各随所业,各受其报。 第二随习气去者:如人在世,各有其嗜好,各有其偏好,好有好习惯,坏有坏习惯,习惯性成,不易移改。 一旦死去,仍随其嗜好习惯,先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 第三随现念去者:即是随他临终时之现前‘一念’,去投生六道,或上升佛国。 这一念最要紧! 如人在世,无重大善业,无重大恶业,亦无特别偏好习惯,命终之时,其现前一念之附于微小气体,(如电波般)飘忽游离,无所适从。 此时若听到家人之哭泣声,即触起贪恋的一念。 若听到念佛,即触起解脱的一念。 贪恋即下坠,解脱即上升。 普通有句俗语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这‘助念’的事,就是要‘一锤来定音’! 明白点说:就是用‘助念’来扭转亡者的‘念头’! 启发他的现前一念,指引他的现前一念。 一念慈善,即生善处,一念邪恶,即生恶处,不可不慎。 ‘念’字,是上面一个‘今’字,下面一个‘心’字,合起来就是‘念’字。 ‘念头’,即是‘今心之开头’,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只要今心之‘开头’。 ‘念头’,就是今心之出发点,亦即常言所说之‘举心动念’。 当亡者将要‘举心’,将要‘动念’的时候,就在此时,用‘助念方法’,加以启发;加以开示,加以指引,这就是为什么要助念的最好的说明。 (三)助念有什么好处? 对了! 有人问我:‘助念’有什么好处? 且听我慢慢道来。 大家都知道:人生有四个阶段,就是生、老、病、死,也称为四种定律。 前三个且不管它,单说最后一个‘死’吧!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谁也免不掉这一关,但死有死得安乐与不安乐之分罢了。 照常理:人生活著要享受,死时也要安乐才对。 大抵人在临终时,有下列四种现象:(一)是怕死! (二)是痛苦;(三)是放不下;(四)是神志不清。 这四种事如果不解决,就在家人之哭泣声中逝去,那是死得并不安乐。 但如果用‘助念’方法呢! 那就在临终时,可以开示他;安慰他;提醒他;指引他。 让他在念佛声中,身心放下,正念分明,无挂无碍,无恐无怖,自自然然,安安静静,往生佛国,这样就是死得安乐了。 儒家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大抵人在还有一口气时,总不想死,但到气将断时,知道不能再生了,就会希望有个依靠;有个著落。 这时用‘助念’方法,使亡者得仗佛光,万缘放下,皈依我佛,若身若心,都获得最后的归宿,这就是助念的好处。 诸位天天都听收音机,报告新闻天气,这些报告,是由何处得到? 是由天文台的发报机,经过发射台,发出许多电波,人们的家中有收音机,按照发射台发出的频率,接收电波,即可收听。 人的心意,也像一具发报机,心念一动,即发出许多‘念波’,发出之后,其量周遍,同类相聚。 善念与善念相聚,恶念与恶念相聚。 善念聚,则善业弥漫,恶念聚,则恶贯满盈。 助念的好处,就是用大众念佛所发出的‘念波’,触起亡者念头所发动的第一念! 帮助他这一念,持续不断,与十方法界之善念相聚,工夫到家,自然善业满盈。 末了,也随此一心不乱之善念,往生佛国。 普通一般常识也都知道:念善即是天堂,一念恶即是地狱,是天堂是地狱,全凭当前一念。 现在助念念佛,就是要促使亡者,触起其当前一念,把握其当前一念,不使一念有差,误入歧途。 (四)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助念时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 这有什么好处? 噢! 告诉你,因为阿弥陀佛,在他成佛的时候,曾经发了四十八大愿,其中之一是说:若有人,欲生我的极乐国土,他只要念我的名字,至至诚诚,那怕是只念了十声,也可以生到我的极乐世界来。 因此佛教就提倡念佛求往生。 这说明亡者欲往生佛国,而佛国的主人,也招手接引,两相吻合;两家情愿,必定往生极乐国土。 助念,在我们普通人说,只是很平常的听到念一句阿弥陀佛,但在鬼神和孤魂看来,则是金光,是莲华,是众多的佛相。 亡者看到金光;看到莲花;看到佛相,自然生欢喜,顿起超升佛国之心。 这就是助念时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好处。 有一个事例做证明:民国初年,谛闲老法师住持观宗寺。 门下有一僧人名志诚,平素悭吝,多年来存银洋多枚,甚珍视,朝夕携之,不离身边,以致影响其参禅用功。 一日患病,为阴曹捉去,二鬼逼其自前殿搬银至后殿库房,搬了半天,又坐下来休息。 志诚以自己生前,贪心未了,耽误用功,现时人已死,有银亦无用,甚悔之。 对被逼搬银事,无心去做。 稍后,二鬼来,见志诚工夫未做妥,甚怒,猛以膝头撞之,志诚觉痛楚,随应声念‘阿弥陀佛’一声,顿时阴曹,全现金光,惊动阎王出现,询之,知为二鬼偷懒。 又知志诚贪银,被抓来做劳役,阎王斥之,二鬼遂将志诚放回。 志诚在世,死去半日复回,详言阴曹事,知为心系银锭所误,遂发心精进念佛,痛改前非,终获修成。 江北张某,性凶厉,素以屠猪为业。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忽大病,适来一云水僧语之曰:汝因作恶多,死必堕猪身,宜速念佛忏悔。 张某于临终之最后一刻,轻举左手作礼,口唇微动,念‘阿弥陀佛’一声遂去世。 僧曰:只此一手,诚心礼佛,此手可免现猪形,可惜只此一手。 虽然,因此亦可免一刀之苦;遂去世。 时其邻居,生一小猪,前面左脚仍为人手形,行路时此脚不著地,时时对人作单合掌状。 其家人赎得之,送上海宝华寺放生园内,永远放生。 上海狄平子居士,曾摄影了一张照片,并为文以记其事;现在这张照片,我还保存著,可以作证明。 这证明念‘阿弥陀佛’,是有这样大的好处。 (五)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助念’送终,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平素各大小寺院做功课,甚至人与人见面应答,也是念‘阿弥陀佛’,这有何意义? 且听我略加解释。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梵语,即是梵天之语,若译成中国语,‘南无’,(naman-Namo)亦读作那谟。 即归命、归依、敬礼、救我、度我之义。 阿弥陀佛(Namo-mitabhaya Buddhaya)译云: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 合起来读,即是归命无量寿觉,无量光觉。 也可以说:归命无量寿觉度我,归命无量光觉救我。 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说:南无、即是归敬义;阿弥陀即行持义,既归敬,又行持,必得往生佛国。 还有:‘归依’二字的意思,含有回头之义,如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世俗对于浪荡江湖,风尘劳碌之人,有句俚语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天主教和基督教,对人死之后,称之为‘息劳归主’。 都有‘回头’的意思。 照佛教的道理,当一个人临命终时,用‘助念’的方法,在亡者周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含有提醒亡者,了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要乘此时机,回光返照,认识你自己的自性,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乡。 什么是自己原来的家乡? 即是每个人的清净自性,见到自性,即见到佛性,见到佛性,即回到了佛国。 (六)助念的规矩病者生前已是病苦缠绵,苦不堪言,在将断气或已断气这段期间,最需要者为‘宁静’,宁静就可让死者死得安乐。 这时对死者有需要注意的几点,那是:(一)不要移动(二)不要哭泣(三)不要嘈杂(四)肃敬念佛关于第一点,不要移动。 因亡者临终,需要宁静,如移动他,可能使其身体痛苦,易生嗔心,嗔即堕落。 如果想与沐浴或换衫,要在其病重时,预先为之做好,或死后八小时再做亦可,这是需要注意的第一点。 第二不要哭泣。 亲友去世,眷属哭泣,这是人之常情。 但死者刚咽气,即对其遗体号叫痛哭,徒增其辛酸难过。 不如忍著眼泪虔心念佛,送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样两皆心安。 如果你忍不住眼泪哭声,可以到另一室去,大哭一场,以舒郁结,也是权变办法。 第三不要嘈杂。 死者断气后,许多亲友闻讯,到来探视,同时也有许多后事安排,人多口多,你一句我一句,絮絮不已,冲破宁静;不但影响亡者,也影响念佛人之专一。 此时如有事相议,最好请至另一室,或到房外走廊,保持室内宁静,安祥念佛,使亡者只听到念佛声,心念专一,净念相继,方是正道。 第四肃静念佛。 凡佛教信徒,或非佛教信徒,既知助念之好处,在料知其眷属寿命已尽,或未断气,或渐断气,或已断气,或者病人预早有吩咐,即开始准备‘助念’事,通知助念团友,到来念佛,送其往生。 念佛的方式有三个:(一)是用备好的录音机,一按钮即可称念;(二)是善友们跟随录音机同念;(三)是不用录音机,只几位善友同念。 另有几点要注意者:(一)人数不必太多;(二)人多时可以轮班替换,免致时间长了辛苦;(三)可以不敲鱼磬,免致尖锐声音刺耳。 若必敲时,宜敲细声,企于离亡者较远处;(四)不必烧香,可供小小花束;(五)不要扰及邻床病者,切记切记! (六)八小时后再移动其遗体。 (七)若病房人多不便,可将遗体连床,一并由电梯送至殓房,继续念佛至八小时后,再为移动。 (八)若病者坐化,可任其自然端坐八小时,不必覆盖任何衣物。 惟须注意,不使其坐式倾斜。 (九)不必为亡者穿著上好衣服,身上可轻轻覆一净洁床单。 亡者终必埋葬或火化,著华丽衣服无用;可在事前代送人,与之结缘,犹有功德。 (十)八至十二小时后,料理一切后事,惟佛声仍可继续。 科学昌明,用录音机领导念佛,固属方便,但究不若人念为上。 最少须有一二人跟录音机同念,照原录音带之转换。 转换录音带时,宜小心静寂,勿使拍拍作响,有扰宁静。 在婆罗州山打根埠,有人为邪祟所扰,善友们用录音机念佛驱邪。 初时,许多人跟录音机同念,邪祟瞥见金光佛相,急去无踪,人遂清醒。 后来时间已久,念佛人相继离去,录音机虽开著念佛,但邪祟来扰如故。 可见以人念佛为上。 (七)曲终人不散该如何? 常言道:‘曲终人散’。 念佛就是唱的‘无生曲’,曲唱完了,人也应该散去了。 但也有时并如此,曲终人不散,要好戏继续上演,又该如何? 这比如助念送往生,佛号念完了,人未往生,反而苏醒,又继续活了十余年,这该如何? 答:这是好事,是高兴的事,是吉祥的事。 已死之人,凭念佛功德,死而复苏,不是更好吗? 本来寿命已尽,凭念佛功德,又增加寿命,不是更好吗? 本来原先常有病,凭念佛功德,百病不生,寿命延长,不是更好吗? 这里我给诸位说几个事实做例子。 倓虚大师,十七岁时死去一日夜,因许愿诵金刚经,得以还阳复苏。 此后,在六十至八十五岁期间,病重时,我曾四次为他助念送往生,都是仗念佛功德,死而复苏,活到八十九岁才入灭。 普通人以为念阿弥陀佛,是为死人念的,对活人是‘不大吉利’,不吉祥的,这是极端错误的观念。 你看! 各寺庙佛堂,每日五时功课,都是念佛。 人与人见面,也是念佛。 这不但祛除了不吉祥,而且有大功德! 如人出远门,要先预备资粮。 生佛国去,念佛就是资粮;这叫做‘净土资粮’。 一个人能多念几千万声佛存起,这就是往生佛国的本钱,有了去佛国的本钱存储,这是值得欢喜的事啊! 香港地各种宗教都有。 有的家庭中,父母信佛,子女信天主,父母惟恐逝世后,子女不为打斋做功德,于是生前即在寺院之功德堂内,预先立一往生莲位,照片、名字,全部落齐。 只是用红纸贴住,写上长生禄位字样。 寺院的人朝夕给念阿弥陀佛祈祷,他本人也一样种善根,结佛缘,有功德,并没有什么不吉祥的兆头。 须知,念佛是功德事,让人种德修福,长养菩提,增长善根。 世间人没一个嫌自己的功德过多的,功德善事,做得愈多愈好。 念多点佛,作为往生佛国的资粮,临命终时,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安详而逝,莲华化生,这该是大吉利,大吉祥的事呢! 按照佛经所说:当世人愿生西方开始念佛的时候,极乐世界就有一枝莲华开始标出。 念佛的功行愈深,莲华也就长得愈大。 弥陀经说:池中莲华,大如车轮。 这是一点不错的。 一九六四年,我去印度朝经,曾见那边的莲华有三尺七寸那么大,莲叶比莲华更大,这样比起来,比我们这边的车轮还大得多呢! 念佛的人,一边念佛,一边发愿往生,到了临命终时,莲华渐渐开放。 直到这边要往生的人,在佛声中,最后一口气断,其灵性在极乐世界,也就即刻莲华化生。 有人要问:人是有灵性的动物,莲华是无灵性的植物,植物何以能化生动物? 答曰:不然! 例如我们这个世界的木头,是植物,可以生虫。 土壤,也可以生虫。 河水、海水、也可以生虫,及生许多海产动物。 枭鸟抱石为子,孵成小鸟。 火龙、火兽、饿鬼、周身出火,无碍生存。 虚空空体无物,亦生许多生物。 冬虫夏草,冬天为虫,蛰居土内,夏天为草,茁长地上,半为植物,半为动物,又时而为植物,时而为动物。 海洋中,万千物体,既是植物,又是动物。 佛在世时,印度有一棵奈树,生一大菠萝,菠萝中生一奈女(见奈女因缘经。 )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普通男女相悦,揽父母红白二物,纳想为胎,出生为人,是由不净中生,属于凡胎。 念佛之人,心愿虔诚,净念相继,功德所聚,以莲华为父母,属于经胎。 此为佛金口所说,当是无可置疑的。 如净土诗云:一朵莲含一经胎 一声功就一华开称身璎珞随身现 盈器酥酡逐念来另一偈云: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华为父母华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后面的一个偈语,是佛门中,念佛人常诵的偈语,用以回向自己的念佛功德。 (八)莲华化生当一个人世缘已尽时,世俗上称之为‘死’! 在佛教称之为‘往生’。 ‘死’的意思,是说这个人没有了;不存在了。 ‘往生’则不同;往生并不是死,是从此而往彼。 例如:从九龙往香港;从香港往台湾;往广州。 这只是主人家换了区域,换了住处。 也等于搬了家,换了房子。 从这所旧房子,搬过另外一所新的房子去。 不是吗?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也叫做色壳子,以其有形有色如外壳故,就等于像一所房子,住久了,房子自然就陈旧了,变坏了,这时主人就要换房子了。 往生,就是从我们这个污浊世界,莲华化生,到清静的极乐世界去;换一个新的世界;换一所新的房子。 助念送往生,就是替临终的主人,打理搬房子事,从旧的房子,送他到新的房子去。 这并不是忧恼事,而是欢喜事。 忧恼是凡情,欢喜是道情。 平时人们指著自已的身体,给起名叫做‘我’,这就错了。 身体并不是‘我’,而是‘我的’! 它——是‘我’所使唤的一件东西。 每个人的清净自性才是‘真我’,‘真我’所用的东西,用完了,或用坏了,就要换新的了。 助念送往生,就是要您莲华化生,换过一个新的了。 往生的简单条件,是凭自己平时念佛的工夫,和临终时大众助念的工夫,加上弥陀的愿力接引,三缘具足,必定往生无疑! 一位大德,来佛教医院养病,住了不久,自知世缘已尽,将到无常,预先嘱咐亲友,代为助念。 他本人平时也有相当修养,对世情也很看得开,放得下。 结果,在助念时,他灵光不昧,回光返照,了悟无生,临断气时,还留下了下面四句偈语:色空俱不著,显现古家乡;弥陀入我性,性入无量光。 说完了偈语,便两目双垂,撒手西归。 人死本属于哀伤事,像这位病友之去世,使人在哀伤之中,反而又生起了希有心,欢喜心;和赞叹心。 因为人生早晚会有此一著呢! 与其在痛苦呻吟中离去,莫如在安详自在中离去。 各位善知识,这是有关本身很切要的事,你当同意此点吧! 祝福珍重。 发布时间:2023-08-10 09:16:4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