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学入门须知:佛陀十大名号_佛陀的十大德称 内容: 佛具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 出自《佛说十号经》,历代祖师所阐述,皆依此经义。 此十号为:1、如来(梵Tathā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无有虚妄,名如来。 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 如来之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 《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此法身如来也。 《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 此报身如来也。 《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 此应身如来也。 2、应供(梵arhant),音译阿罗汉。 名应供,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 应供谓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故号应供。 3、正遍知(梵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知法界名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 正遍知(亦名正等觉),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 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 4、明行足(梵vidyā-caraa-sampanna),具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名明。 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名行足。 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意之行业悉圆满具足。 5、善逝世间解(梵sugata),妙去,名善逝。 跟如来相对,去而不去,不去而去,乃为善去(逝)。 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 善逝者,即妙往之义也。 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趣证佛果,故号善逝。 世间解(梵lokavid),知国土众生,名世间解。 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 世间解者,谓对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了解也。 6、无上师(梵anuttara),无与等,名无上士。 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 无上士者,谓业惑净尽,更无所断。 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世间解无上士。 7、调御丈夫(梵purua-damya-sārathi),调他心,名调御丈夫。 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 调御丈夫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槃。 故号调御丈夫。 8、天人师(梵āstādeva-manuyānām),为众生眼,名天人师。 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 天人师谓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 (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9、佛(梵buddha),知三聚,名佛。 (三聚者: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 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 (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10、世尊(梵bhagavat)具玆十德,名世间尊。 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 世尊谓以智慧等法,破彼贪嗔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 天人凡圣。 世间出世间,咸皆尊重,故号世尊。 发布时间:2023-06-19 13:12:3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