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环保 健康 自然 更多中国年轻人拥抱素食生活 内容: 四个木碗、一份水果、一份蔬菜汤、一盘炒青菜、一碗米饭22岁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学生青蓝如往常一样开启了自己的午餐时间。 在青蓝的餐桌上,难觅肉食的踪影,这已是她第6年的素食生活了。 在如今的中国,像青蓝这样的新素食一族正在逐渐增多。 新素食一族的新理由在一些老一辈人的眼中,茹素显得些许另类,因为肉类曾经是稀有的食材,代表着营养。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不可食无肉成为很多国人的餐桌信条。 在传统上,中国的素食者大多来自于宗教群体。 但于青蓝和她的同龄人们而言,选择素食的理由已与此前大为不同。 2016年11月在杭州香积寺举行的杭州素食菜肴(点心)创新大赛。 来自杭州各城区数十家餐饮企业的厨师在现场烹制了百余道精美的素食菜肴和点心,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 (新华社照片)2016年11月在杭州香积寺举行的杭州素食菜肴(点心)创新大赛。 来自杭州各城区数十家餐饮企业的厨师在现场烹制了百余道精美的素食菜肴和点心,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 (新华社照片)在22岁的上海大学生文诚看来,素食的普及能缓解肉食产业带来的环境压力,也有利于健康。 从大二开始,文诚就一直过着以豆制品、蔬菜和谷物为主的素食生活。 我不吃肉、蛋以及任何奶制品,并且可以坚定执行。 文诚说。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素食者约5000万人。 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 石花仙菜,蕨粉干薇。 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这一段落,显示着素食纷繁的食材变化,一直为30岁的北京白领许哲所乐道。 对许哲而言,素食意味着健康的生活,是都市人群肥胖症和亚健康状态的一剂良药。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身体排毒许哲列举着素食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素食给许哲带来的,还有更多。 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全吃素,我大概一年多才把肉慢慢戒掉,发现自己还蛮能坚持的。 素食坚持久了,也是修身养性,很舒服。 许哲说。 更容易的素食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成为一名素食者比以前要容易许多。 晚餐时分,在四川成都一家名为一叶一世界的素食火锅店内,一盘盘菜肴陆续上架,却不见牛肉、黄喉、毛肚这些火锅必备品。 随着素食人群的增加,新的消费品牌也在不断涌向素食领域,带动着更多人体验这一新的生活方式。 初期的时候是比较艰难的,但现在发展很好,已经开到了13家。 一叶一世界执行长唐月芬说,特别是那些由猴头菇、豆制品等制成的 荤菜 ,很受年轻人欢迎。 四川成都一叶一世界的素食火锅店内的纯素食火锅,受到年轻人们的欢迎。 (受访者供图)四川成都一叶一世界的素食火锅店内的纯素食火锅,受到年轻人们的欢迎。 (受访者供图)青蓝说,在素食中同样可以大饱口福。 除了在家自己烹制以外,她也常与家人外出就餐。 若干年前,中国的素食餐厅大多附属于寺院,菜单也仅有豆腐、青菜、茄子等少量菜品。 而如今,以蔬菜、菌类、豆制品等做成的烤鱼牛排比萨等仿荤菜品也出现在素食店的菜单上,在不违背素食者意愿的同时也满足了味蕾。 与素食相伴5年来,许哲也感觉到了周围亲朋们态度的悄然变化。 最初告诉别人我是素食者的时候,别人会很好奇地问我是不是佛教徒,或者觉得这是中老年人的 专利 。 许哲说,但现在,大多数朋友都会理解,甚至想要去尝试。 以包容的姿态传递素食理念爱健康爱地球爱生活这是许多新素食一族的心声。 相似的价值观,让他们逐渐走到一起,并以公益的方式增进人们对于素食理念的理解。 今年4月,由中国各省区近30家高校社团成员组成的高校素食联盟在清华大学成立。 截至目前,申请成为素盟成员和自愿为素盟服务的公益人士已有160多位,并在持续增加中。 我们希望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促进饮食观念转变,降低国人对畜牧业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高校素食联盟主任柳济琛说。 DIY、观影会、读书会、文化节借由这些活动的开展,无伤害、可持续的素生活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人。 第二届北京高校素食文化节期间,北京各大高校新素食一族积极参与其中。 (受访者供图)第二届北京高校素食文化节期间,北京各大高校新素食一族积极参与其中。 (受访者供图)在柳济琛看来,包容应该是新素食一族的标签。 并不是说要每个人都接受素食,但我们希望更多人了解其中的健康和环保追求,了解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知识。 柳济琛说。 在中国不少地区,面对非素食人士的Green Monday活动也正在开展,以期通过一周素食一天的方式倡导绿色的生活理念。 希望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看待我们的星球、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我们人类自己。 许哲说。 发布时间:2023-08-16 10:23:5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