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关法布施的佛经摘录 内容: 《金光明最胜王经》法施超过“财布施”的的五种胜利由其法施,有五胜利。 云何为五?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 《普贤菩萨行愿品》:善男子。 诸供养中。 法供养最。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 利益众生供养。 摄受众生供养。 代众生苦供养。 勤修善根供养。 不舍菩萨业供养。 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 如前供养无量功德。 比法供养。 一念功德。 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俱胝那由他分。 迦罗分。 算分。 数分。 谕分。 优婆尼沙陀分。 亦不及一。 何以故。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 《大宝积经卷88》:尔时世尊。 告弥勒菩萨言。 弥勒。 如来有光。 名曰一切功德庄严。 在右掌中。 我以此光。 能令三千大千世界。 众生所须一切乐具。 悉皆充足。 须食与食须饮与饮。 须衣与衣须乘与乘。 须宝与宝。 如是等事我悉能与。 弥勒。 一切众生虽得此乐。 于生死中不能解脱。 弥勒。 是故如来。 不施众生世间乐具。 但与出世无上法宝。 众生闻已毕竟离苦。 是故弥勒。 汝等悉应学于如来无上法施。 莫重世间资生施也。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布施饮食。 济一日之命。 施珍宝物。 济一世之福增益生死。 系缚因缘。 说法教化。 名为法施。 能令众生出世间道。 出世间道者。 凡有三种。 一者罗汉。 二者辟支佛。 三者佛道。 此三乘人。 皆从闻法。 如说修行。 有诸众生。 免三恶道。 受人天福乐。 皆由闻法。 是故佛说。 以法布施。 功德无量。 有四种恩。 甚为难报。 何等为四。 一者母。 二者父。 三者如来。 四者说法法师。 若有供养此四种人。 得无量福。 现在为人之所赞叹。 于未来世。 能得菩提。 何以故。 以说法力。 令憍慢者得调伏故。 令贪著者信布施故。 令粗犷者心调柔故。 令愚痴者得智慧故。 以闻法力。 令迷因果者得正信故。 以闻法力。 令邪见者入正见故。 以闻法力。 令乐杀生偷盗邪淫业者。 得远离故。 以此说法调伏因缘。 终得涅槃。 以此因缘。 说法法师。 甚为难报。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宣传正法。 能令众生知死有生。 作善获福。 为恶受殃。 修道得道。 缘是功德。 转身所生智慧明了。 常识宿命。 若生天上。 为诸天师。 若生世间。 为金轮王。 常以十善。 教化天下。 若为人王。 治以正法。 常识宿命。 识宿命故。 心不放逸。 人居尊宠。 受五欲乐。 多有魔事。 来相沮坏。 令人意惑。 造起恶业。 虽复失行。 受恶报时。 智慧力故。 速得免苦。 生天福乐。 智慧光明。 渐渐增长。 成菩萨行。 至无生忍。 是故佛说。 教化之功。 其福无量。 天帝喜曰。 善哉善哉。 诚如尊教。 我等诸天。 今日始知财施法施功德因缘差别之相。 其财施者。 譬如寸灯明小室中。 其法施者。 犹若日光照四天下。 随所行处。 能除闇冥。 所以者何。 日性自明。 故能照物。 和上今者。 亦复如是。 本修习故。 智慧明了。 复以慧明。 除众生闇。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如当(说)不说则为吝法。 吝法之罪。 世世所生。 聋盲喑哑。 诸根闭塞。 生于边地。 痴騃无智。 虽生好处。 情顽闇钝。 所学不成。 学不成故。 自致苦恼。 为是等故。 非为生也。 譬如世人。 因其前世。 布施修善。 福德因缘。 今生为人。 所愿从心。 富有财物。 贫者求乞。 悭心吝惜。 不肯施与。 悭贪果报。 生饿鬼中。 常患饥渴。 裸形无衣。 冬时寒冻。 身体破裂。 暑时大热。 无依荫处。 如是苦恼。 数千万岁。 饿鬼罪毕。 生畜生中。 食草饮水。 痴无所知。 或食泥上。 污露不净。 悭贪罪故。 受报如是。 吝法之愆。 亦如此焉。 《僧伽吒经》 :“一切勇白佛言。 世尊。 何人功德与如来等。 佛告一切勇菩提萨埵。 善男子。 法师善根与如来等。 一切勇菩提萨埵言。 世尊。 何等是法师。 佛告一切勇菩提萨埵。 流通此法门者。 名为法师。 ”“口善语者作如是言。 有法有施。 有善恶业果报。 彼人以是善根因缘。 二十五劫生欝单曰。 二十五劫生三十三天受诸天乐。 从天命终生欝单曰。 不入母胎目见百千世界。 悉名安乐。 见一切国土诸佛。 不移本处成三菩提。 一切勇。 如此法门有大神力。 能发清净信心。 不生边地具清净戒。 ”“有法布施修行。 口说善语。 如是等法得善果报至无上道。 愚痴之人作如是言。 无法无施。 无善恶果。 无口善报。 彼愚痴人得大罪报。 展转堕于恶道之中。 ”《发觉净心经》法布施的四十种广大功德尔时,世尊复告弥勒菩萨言:“善男子,法施有二十功德,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而为说法。 何等二十? (1)得正忆念,(2)得胜妙趣,(3)得好正意, (4)得强志力,(5)得多智慧, (6)觉悟出世般若波罗蜜,(7)当得少欲, (8)当灭嗔恚,(9)当灭愚痴,(10)一切诸魔不得其便,(11)诸佛护念,(12)非人守护,(13)诸天与力,(14)一切冤家不得其便,(15)凡所亲友无人能坏,(16)凡所出言人必信受,(17)得无所畏,(18)凡有行处恒常欢喜,(19)智者赞叹,(20)所行法施恒为他念。 弥勒,是为法施不求果报得二十功德,弃舍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无所希望,饶益为首常行法施。 “复次,弥勒,菩萨复有二十种功德不求果报,菩萨为他行法施时,不著利养名闻,饶益为首数行法施。 何者二十? (1)彼未生辩才则能令生,(2)生已不失,(3)得陀罗尼,(4)当得察勤,(5)不用多力广益群生,(6)少用功力多所利益,(7)于众生边恭敬尊重常应供养,(8)当得身密,(9)当得口密,(10)当得意密,(11)超越恶道及诸恐怖,(12)于命终时心得欢欣,(13)如法正说能伏他论,(14)具大威德胜人敬仰,况余凡庶! (15)诸根成就无能及者,(16)深心具足得舍摩他、毗婆舍那,(17)能行难行精进不减,(18)守护正法,(19)速能超度不退转地,(20)一切行中得随顺住。 弥勒,是名复有二十种功德,菩萨法施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饶益为先数行法施。 若有功德回向法界、回向历代六亲眷属、回向所有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永远得闻正法、闻即信受、灭尽一切恶业、发菩提心、断恶从善、消灾解难、离苦得乐、成就菩提! 发布时间:2023-08-17 09:20:2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