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怕犯错,怕不悛改 内容: 不怕犯错,怕不悛改佛陀走到一处村庄聚落,远远地看到了一位比丘,立场散漫、毫无威仪,犯了僧团规矩。 比丘看到佛陀,急速收敛自己的形态,而佛陀只是默默地离开。 隔天佛陀说法时,这位比丘自动来到佛前礼拜、懊悔,自述昨天在街道上犯了错误,在看到佛陀的当下打从心坎起了忸捏、懊悔的念头,遂于今发露懊悔,请佛责罚。 佛陀微笑着告诉比丘,当时看到他在远处低下头来,即知他已经起忸捏心,且肯定比丘勇于当众懊悔错误。 知过能改、更能当众披露懊悔,亦是典范。 尚为凡夫,难免犯错,就怕知错而不悛改。 假如犯了错能及时悛改、勇敢懊悔,这是异常可贵的。 所以在场大众看到比丘懊悔、佛陀赞叹,人人也都心开意解,感恩佛陀教导,也感恩比丘示相,而让人人受到教导。 人人在现代社会生活,大多平生平顺,未遭困苦,应该要知福而感恩,照顾好自己的心,不能有涓滴放纵。 假如曾经散漫,或是心有偏移,要赶紧收摄,长养道心。 不怕犯错,怕不悛改。 我们要照顾团体形象,守持戒律,一心一志朝着慈济道场的修行偏向进步。 佛陀入灭后二千多年,能有如斯的佛教团体可影响社会人世、推及国际,让人人广知佛陀教导,身在团体中的每一位更要珍爱,莫因一己之私而毁损团体形象。 整理:中国现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 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发布时间:2023-08-18 11:20:1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