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陈柏达居士: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二) 内容: 陈柏达居士: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二)(一)十来偈佛经上有一首偈描述人们今生十种现象的由来,这首偈叫做‘十来偈’1、端正者忍辱中来。 2、贫穷者悭贪中来。 3、高位者恭敬中来。 4、下贱者骄慢中来。 5、喑哑者诽谤中来。 6、盲聋者不信中来。 7、长寿者慈悲中来。 8、短命者杀生中来。 9、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 10、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详见罪福报应经)△儒家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有些类似佛家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以不行仁义礼智信,就是破戒。 (二)短命的十种原因1、自己亲身杀害动物。 2、劝别人杀害动物。 3、称赞别人杀害动物的技巧高明。 4、看见别人杀害动物心里高兴。 5、希望我们所怨恨的人早日死亡。 6、看见所怨恨的人死了以后,心生欢喜。 t7、破坏动物的窝穴。 8、教导别人破坏动物的窝穴。 9、捐钱建立神庙,然后杀害动物去祭祀。 10、爱好斗争,并且教别人互相残杀。 (三)长寿的十种原因1、自己不杀害任何动物。 2、劝导别人不要杀害动物。 3、看见不杀害动物的人,加以称赞。 (赞扬不杀生的好处)4、看见别人不杀害动物,心生欢喜。 5、看见被人杀害的动物,设法加以救济或赦免。 6、看见他人害怕死亡,加以安慰,使他身心平安。 7、看见别人心里有恐惧,设法使他不再恐惧。 8、看见别人或动物有病痛,产生同情心。 9、看见别人遇到急难,就想加以帮忙。 10、施舍食物给其他众生。 △我们把小动物关在笼子里,以食物喂它,来生虽然可能使寿命长一点,但是来生也会因为束缚动物而自己不得自由。 这实在不划算! 你可以把食物放在室外,让小鸟自己来吃,不要把小鸟关在笼子里喂它。 不要用绳子去绑动物的脖子或四肢;请诸君要明察这道理啊! (四)多病的十种原因1、喜欢打人、虐待动物。 △当老师或为人父母的人,如果为了学生或儿女变好,本著爱心去惩罚学生或子女,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但如以愤怒心打学生则来生多病。 2、劝别人虐待动物、打动物。 3、看见别人虐待动物加以称赞。 4、看见别人打骂动物心生欢喜。 5、恼乱父母,使父母心里忧愁。 6、扰乱圣人或贤人。 7、看见所怨恨的人生病,心里高兴。 8、看见仇人病痛好了,心里很不高兴。 9、所怨恨的人生了重病,你却送他假药或与治病不相干的药。 10、上次所吃的食物还没消化,就又再吃。 △今生身上长恶疮,乃是因为前世鞭打众生。 △今生胆子太小,乃是因为前生常以恐惧的东西吓人。 △今生常入冤狱,乃是因为前生把动物关在笼子里。 (五)少病的十种原因1、不打别人,不虐待动物。 2、劝别人不要打人或虐待动物。 3、看见别人不打人、不虐待动物,就加以称赞。 (赞扬不打人、不虐待动物的好处)4、看见别人或动物不相殴打,心生欢喜。 5、侍奉父母和病人。 6、知道病人有病痛,勤加服侍照料。 7、见仇人病痛解除,心生欢喜。 8、布施良药给生病的众生,并且劝别人也布施良药。 9、对于生病和痛苦的人,起怜悯心。 10、节制饮食,不吃得过饱。 (六)丑陋的十种原因1、容易愤怒,喜欢生气。 2、常怀嫌恶与憎恨心。 3、欺诳别人。 4、扰乱众生,使众生心生烦恼。 5、不敬爱父母兄长。 6、不恭敬圣贤。 7、侵夺圣贤维生的东西和田地。 8、把佛塔、佛寺里的明灯弄灭。 9、看见丑陋的人,加以轻视、挖苦或讥笑。 10、习惯干损人利己的事情。 (七)端正的十种原因1、不生气、不愤怒。 2、施舍衣物给别人。 3、敬爱父母尊长。 4、尊重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5、常粉刷装饰寺庙佛塔。 6、用清净的泥土或涂料粉刷房屋堂宇。 7、把寺院附近难走的路弄平。 8、洒扫佛塔。 9、恭敬丑陋的人,不加以轻视或讥笑。 10、看见相貌端正的人,知道是前世修福德所导致的结果。 (八)人缘差(威望小)的十种原因1、对于众生起嫉妒心。 2、看见别人获得好处,心生恼热。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心生庆幸。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起嫉妒和厌恶心。 5、看见别人名誉减损,心生欢喜。 6、退失道心,毁灭佛像。 7、对于父母和圣贤,不尽心奉侍。 8、劝别人做不得人缘的事情。 9、阻碍别人修行广得善缘的事情。 10、轻视或讥笑人缘不好或威望较差的人。 (九)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高兴。 5、看见别人名誉减损,心里难过,并且想帮助他。 6、发大道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 7、尽心恭敬奉侍父母和圣贤。 8、劝别人做广得善缘的事情。 9、劝别人修行广得善缘的事情。 10、看见人缘差的,不加以轻视或讥笑。 △看见别人心生欢喜,则来世别人也会喜欢看见你! (十)出生卑贱的十种原因1、不知恭敬父亲。 2、不知恭敬母亲。 3、不知恭敬出家学佛的人。 4、不知恭敬修行清净的人。 5、不恭敬老师、朋友或尊长。 6、不尽心奉请、迎接、供养师长。 7、看见师长来,不起立恭迎,请他坐上座。 8、不遵行父母的教诲。 9、不接受圣贤的教诲。 10、轻视或讥笑出生卑贱的人。 △今生常被驱使劳役,乃是前生负债不还。 (安士全书)(十一)出生高尚的十种原因1、恭敬父亲。 2、恭敬母亲。 3、恭敬出家学佛的人。 4、恭敬修行清净的人。 5、恭敬爱护长辈。 6、侍奉迎请师长。 7、见到尊长来,起立恭迎,请他坐上座。 8、恭敬地接受父母的教诲。 9、尊敬圣贤,并接受他们的教诲。 10、不轻视或嘲笑出生卑贱的人。 (十二)贫苦的十种原因1、亲自窃盗他人财物。 2、教别人偷盗。 3、看见别人偷盗,加以称赞。 4、看见别人偷盗,心生欢喜。 5、侵犯或剥夺圣贤维生的物品。 6、减少或撤走父母的维生物品。 7、看见别人得到利益,心里不高兴。 8、阻碍别人得到利益,或加以留难。 9、看见别人施舍,不产生随喜心。 10、看见饥荒,不产生怜愍心,反而幸灾乐祸。 △遇见能源危机,不生怜愍心,而认为对自己行业有益,也是过失。 △天道循环最为真,谁人常富更常贫。 今朝受饿吞饥者,半是当年悭吝人(十三)富足的十种原因1、自己不偷盗别人的财物。 (别人没有允许,就取走别人的一针一线,就是偷盗。)2、劝别人不要偷盗。 3、称赞不偷盗的好处。 4、看见别人不偷盗,心生欢喜。 5、尽心侍奉父母,不使所用匮乏。 6、供给圣贤或尊长,一切所需物品。 7、看见别人得到利益,心里高兴。 8、看见别人追求利益,设法帮助他达到目标。 9、看见爱好施舍的人,心生欢喜。 10、遇见饥荒,心里产生怜愍心,并且设法救济。 (在电影或电视看见饥荒,也应生怜愍心,否则有微小的过失和烦恼)。 (十四)见解不正确的十种原因1、不请教有智慧、有道德的人。 2、阐扬妨害别人或其他动物的理论或方法。 3、不能接受或奉行真理和善法。 4、称赞不一定的事物以为一定。 5、吝啬说法或教导别人。 6、亲近不信三世因果的知识份子。 7、远离正信的佛教徒。 8、称赞邪知邪见的行为。 9、舍弃正确的智慧和见解。 10、轻视或讥笑愚痴和邪恶的人。 (十五)见解正确的十种原因1、请教有智慧、有道德的人。 2、阐扬行善的方法与好处。 3、听闻、修持、弘扬、维护正确的教法。 4、称赞亘古不变的真理。 5、乐于演说真理的要点和修行的方法。 6、亲近真正有智慧、相信三世因果的人。 7遵守护持正确的佛教。 8、精勤用功,博学多闻。 9、远离愚痴和邪恶的人。 △初学的人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成就的人才可以出污泥而不染。 10、不轻视、讥笑愚痴邪恶的人。 (十六)地狱的十种原因1、做最恶毒的行为。 2、讲最恶毒的言语。 3、起最恶毒的心念。 4、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善恶轮回和因果业报,它不过是劝人为善所,编出来的谎言罢了。 5、认为人死后还是出生为人,畜死还是为畜,做好做坏还不是一样。 6、认为今生受苦和享福完全出于自然或神的安排,并非由于过去世的善恶业。 7、否定‘行善得乐、为恶得苦’的因果律,胡作非为。 8、凡是自己知识所不能知道的都不相信。 9、执著世间或众生是有始或有终、是常或无常,是有边或没有边等偏见。 10、不知报恩。 (十七)畜生的十种原因1、做中等恶毒的行为。 2、讲中等恶毒的语言。 3、起中等恶毒的意念。 4、因贪心而做出罪恶的事情。 5、因憎恨而做出邪恶的事情。 6、因愚痴而做出罪恶的事情。 7、讥骂众生。 8、恼害众生。 9、施舍不清净的东西。 10、邪淫:淫人妻女、同性恋、手淫、非时非处与己妻行淫。 (十八)饿鬼的十种原因1、做轻等的恶行。 2、说轻等的恶语。 3、起轻等的恶念。 4、无理和过分贪求财物享受。 5、因贪而与人发生口角、打斗、诉讼。 6、嫉妒。 7、诽谤三世因果、鬼神、圣贤。 8、贪爱金钱、洋房、轿车等财物。 9、有病在身,又因饥饿而死。 10、热死和渴死。 (十九)阿修罗的十种原因△阿修罗,是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无端’或‘容貌丑陋’。 他住在天上、海中或山上。 性情傲慢,脾气暴躁,好打斗争胜。 1、做微恶的行为。 2、说微恶的语言。 3、起微恶的意念。 4、骄慢—仗恃自己的才能、学问、财富等比别人强,而生骄傲。 5、我慢—执著身体、感受、妄念是我而生骄傲。 6、增上慢—还没有神通智慧,说自己已经有了。 还没有断烦恼说自己已经断了。 7、大慢—对于学问才能和我差不多的人,我却以为我比他强得多。 (自高自大)。 8、邪慢—做了坏事,依恃恶势力,欺压他人。 9、慢慢—某人比自己高明,却反说自己比某人高明。 10、把所修行的善,回向阿修罗,希望自己死后成阿修罗。 (二十)人的五种原因1、不杀害动物。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二一)天的十种原因1、更严格地奉行不杀生。 2、更严格地奉行不偷盗。 3、更严格地奉行不邪淫。 4、更严格地奉行不妄语。 5、不绮语(不讲华丽而没有意义的话)。 6、不两舌(不挑拨离间)。 7、不恶口(不讲粗鲁的话)。 8、不贪取。 9、不憎恨。 10、不邪见(深信三世因果)。 △修十善可以升‘欲界天’(有男女欲望的神仙界)。 如果修行著相的十善,再加上修行禅定,则可以往升‘色界天’(欲望更少但仍有形体的神仙界)。 修‘四空定’(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定)则可升‘无色界天’(没有形体的神仙界)。 神仙的智慧虽比人高,但仍都有烦恼。 修行执我相的善,最多只能往生天上。 如果想要超越天界,进入没有烦恼的完美境界,则必须修‘净业’—行善不可执著我相和善相。 九、恶可致凶华严经的十地品中记载:一切恶以十恶为根本,造了十恶,来世不但会坠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而且万一再投生到人间,还会产生两种可怕的报应:1、杀生:短命、多病2、偷盗:一贫穷、和别人共用财物,使用财物不能自由自在3、邪淫:妻子不忠贞不善良、得不如意的眷属(亲人常和你作对)4、妄语:常被人诽谤、常被人欺骗5、绮语:讲话没人接受、说话不清楚6、两舌:亲朋好友背离、家人亲族恶弊7、恶口:常听到不好听的声音、常发生诉讼争论8、贪爱:心不知足、所求匮乏(或多欲无厌)9、憎恨:常被人苛责缺点谈论是非、常被别人烦恼或伤害10、愚痴:生在没有智慧的家庭、心地谄曲而不光明磊落业报差别经上也叙述了众生的十恶业能产生如下的凶报:1、杀生—能使大地碱卤,药草无力。 2、偷盗—能感现霜雹、蝗虫等现象,使世界闹饥荒。 3、邪淫—能感现恶风大雨,以及各种尘埃。 4、妄语—能使许多事物变得臭秽。 5、两舌—能使大地感现高低不平。 6、恶口—能造成瓦石沙砾,粗糙难看的东西。 7、绮语—使草木稠密,枝条长棘。 8、贪爱—使农作物的果实又细又小。 9、憎恨—能使一切树木的果实又苦又涩。 10、愚痴或邪见—使一切农作物不会开花结果,收获量很微少。 地藏经中的‘阎浮众生业感品’也举了一些做恶会得凶报的例子:杀生—遭殃短命。 偷盗—贫穷、受苦。 邪淫—来生变雀鸽鸳鸯等禽兽。 恶口—家庭不和,时常和亲属争吵。 诽谤—口才不好,嘴里长恶疮。 憎恨—丑陋残废。 悭吝—所求的东西无法得到。 饮食无度—来生饥渴,而且咽喉出毛病。 爱好打猎—因受惊疯狂而丧失生命。 悖逆父母—遭到天灾地变。 焚烧山林—疯狂迷惑而惨死。 虐待子女—来生常受鞭挞。 网捕鸟兽—来生骨肉分离。 △钓鱼、网鱼的人来生也会遭到父母兄弟妻子离散的报应。 贡高我慢—出生卑贱,受人驱使。 无端毁坏财物或暴殄天物—所求的东西缺乏,不能如意。 不信三世因果等邪见—诞生在文化边落(没有佛法, )的偏僻地区。 陈希夷心相篇说:性情偏激的人—恐遭奇祸。 言多反覆—没有好友可以依靠。 转眼无情—贫苦、寒酸、夭折。 轻口出违言—寿命短折。 忘恩而思小怨—科第难成。 偷斤减两—子孙很难成大人。 利己损人—儿孙多悖逆。 使别人难堪—意外丧身,又害了子女。 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又损寿。 小有富贵则生傲慢—准有刑灾。 假公济私—纵使有荣华富贵,儿孙也没办法享用。 有才能而吝啬教导别人—自己没有成就,子女也一无所成。 妒忌别人,争胜图利—到头来还是输人一等。 乐极生悲—一生辛苦。 怒时反笑—到了老年,还是老奸巨滑。 爱好称赞自己的长处—功名很难有所成就。 喜欢谈论别人的缺点—身心性命容易受伤害。 责备别人重而责备自己轻—别人不与他共谋同事。 爱好跟别人竞争—前程有限。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 笑骂不分是非—知交断绝。 少年飞扬浮动—寿命难长。 刚愎自用、行险侥幸—走头无路。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短折亡身。 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凶灾恶死。 色欲空虚—暴疾而没。 肥甘凝腻—毒疮而终。 性情孤洁—老后无嗣。 心地欺瞒—盛年丧子。 暗里伤人—无子。 苛剥民财—多遭火盗。 十、凶吉的变化(一)有福而不能享有的富人有钱财却不能享受到快乐,终日为财物忧愁。 这是因为他前世施舍时不能发至诚心、欢喜心。 或者因为别人劝他施舍,他才勉强施舍。 或者因为施舍之后,又生后悔心。 (见弥勒菩萨所问经)(二)能享而没主权 ——能受用财物,可是又苦无主权有的人没钱、房子,可是他有公家宿舍房子可以住。 他虽然没所有权,可是他照常可以享用,这是因为前世时他只知劝别人施舍财物,可是他自己却不能施舍。 或者因为他看到别人布施时,只加以欢喜赞叹,但自己不布施。 (三)劳苦才致富有的人要很辛苦地工作才能致富,这是因为他前世布施时,让受施的人千辛万苦才得到施物。 譬如:他救济穷人,让穷人跑了老远的路途,办了许多麻烦的手续,又等候了很久,才领到钱。 (四)轻松就得富有的人命很好,财富得来全不费工夫。 譬如,做生意很轻松就可以赚到钱,别人把遗产捐赠给他。 这是因为他前世布施时,让受施者很轻松而不费力的情形下得到施物。 譬如,他亲自送财物到高山上的孤儿院,使孤儿们很愉快地获得那物品。 (五)先富而后贫有的人起先富有后贫穷。 这是因为他前世因为别人的劝告才布施,可是因为不明白施舍的意义,布施以后心里后悔,变成吝啬。 (见业报差别经)(六)先贫而后富有些人起初贫穷,后来越来越富有。 这是因为他前世本来不欢喜施舍,因为别人的劝告他才施舍,可是布施以后他心里很高兴,慢慢也喜欢施舍财物了。 (七)贫而能施有些人虽贫穷可是喜欢布施,这是他前世虽然施舍,但没有施给有智慧、有道德的人,所以产生的福报很少,稍微享用一下,福报就完了,所以今生才会贫穷,但因为过去习惯布施,所以今生虽然贫穷但仍喜欢施舍。 (八)富而不施有些人今生很富有,可是他却很吝啬,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他过去世本来就不曾布施,偶而遇到一两位良师益友的劝导,他暂时布施了这么一次,而且还布施给智德兼备的人。 虽然只布施了这么一次,可是因为福田好,所以福报多,所以今生大富大贵,可是因为他过去世就不习惯布施,所以今生仍吝啬成性,不喜欢布施。 (九)决定福报的因素 —决定福报的三大要素施舍必然可以产生福报,可是福报的大小不是我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它受到下列三个要素的影响:1、施舍的东西—东西越难得越贵重,所产生的福越大。 △施舍可分为施舍财物、施舍真理和解除恐惧烦恼等三种。 其中以传播真理的福最大。 △布施金钱财物来生可以得富贵。 △传播真理来生可以得智慧。 △解除众生的困难恐惧、忧虑、紧张和烦恼,使他们得到平安和快乐,例如陪胆小的人走黑路,来生可以得到健康。 △钓鱼杆、农药、杀虫剂、刀枪、不清净的东西或食物. .. .. .不可以布施。 (施则无功而有罪)。 2、施舍时的心地—心地越清净则福大。 布施希望同报则得福少。 为了名利而施舍则福报小。 布施时为人所知(阳德)得福小。 布施时不为果报则福报大。 3、接受施舍的对象—对方的智慧、品德越好,则施舍的福报就越大。 布施圣贤一钱,胜过布施凡夫千万钱。 所以佛经上把产生福报的人,叫做‘福田’(意即能产生福报的田地)阿毗昙甘露味经上说:布施畜生可受百世报,布施不善人受千世报,布施善人受万世报,布施离恶欲的凡夫可以得千万世报,布施得道的人可以得无数世报,布施佛则将来一定会成就无上智慧。 △好的福田通常有三种:(1)恩田(对我们有恩的人,如父母师长)(2)悲田(使我们产生怜愍、心的人,如饥渴、穷人、病困的人。)救人危急,功德很大。 (3)敬田(有智慧、有道德的圣贤,如得道的高僧等)△福报就是‘财物’、‘心地’和‘对象’这三者的乘积。 一般人施舍讲究‘财物’和‘对象’,菩萨的施舍则不分对象,而特别讲究‘清净心’、‘平等心’。 因为心不平等、不清净就有烦恼。 而且这三个因素中,心是我们可以做主的,只要心地无限清净,福报就无量无边了。 而且在心地上下功夫对我们利益最大。 ‘财物’和‘对象’这两个因素都是在身外,所以常不能自由发挥,譬如,我们的财物是有限的,施舍的对象也很难随心所欲。 所以大智度论上说:‘大福从心生,不在田也。 ’经典上曾记载:有一次,舍利弗以一钵饭供养佛,佛立即以那钵饭布施给狗吃,而且问舍利弗说:‘你布施饭给我,和我以饭布施狗,那一个人得到的福多? ’舍利弗说:‘佛布施饭给狗的福报多,因为佛的心清净无比。 ’(十)施多福少布施时心不恭敬,没有欢喜心、没有至诚心或者布施时心生傲慢. .. .. .则布施的东西再多,所得到的福报仍然很少。 布施的对象(福田)没有智慧也没有道德,则布施的福报少。 譬如把种子播在不肥沃而且又硬的沙土上,播的种子再多,所收获的种子一定很少。 (见菩萨本行经)(十一)施少福多以欢喜心、恭敬心、清净心布施,而且布施给佛菩萨圣贤等最好的福田,布施的财物虽然少,所得的福报多得不可计数。 譬如,在土壤肥沃的土地里,种的种子虽然少,可是所收获的果实却很丰硕。 所以法苑珠林上计载:八十亿耳(人名)过去曾用一朵花供养佛塔,因此在天人间和天上快乐了九十一劫,剩下的福德使他今生成就圣果。 (法苑珠林第廿一卷)(十二)同忧异果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很富有,一个很贫穷。 有一天,这两个人遇到乞丐,他们都感到很忧愁。 那个穷人担心自己没有钱,不能施舍。 那个富人担心乞丐要钱,他的钱财会减少。 那个有钱人死后出生做饿鬼,而那穷人死后却升天上,这是因为吝啬和慈悲心的不同。 忧愁虽然相同,可是受报却完全不同啊! (十三)异寿同果人寿百岁时受持五戒十善终其身,与人寿十岁时受持五戒十善终其身,所得到的福报,等无有异。 寿命一百岁的人行善五十年,与寿五十岁的人行善廿五年所得的功德福报没有两样。 (十四)为恶善终有些人一生为非作歹,可是却没有横死。 这就是因为他今生种的恶果还没有成熟以前,前生的善果先成熟了。 譬如说,从前有一个人七辈子都以杀羊为职业,而临终不坠三恶道(地狱、畜生、饿鬼)。 但是到了第八辈子便坠三恶道,而且先前所造的杀业都一一偿还果应了。 (见大藏一览)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非无报,时机未到。 ’(十五)为善恶终有少数人一生行善,临终却不得‘好死’。 这是因为他今生的善果还没有成熟,可是他前世的恶果已经先成熟了。 然而,也有一些普通人以为是‘恶终’,其实不是恶终的。 例如,譬喻经上记载:有一个牧羊的孩子采花要供养佛,可是走到半路却被牛触死了,但是他的神识(一般人叫‘灵魂’)却升天了。 经律异相这一部书也记载:有一只猴子看见一个得道的高僧,心里很高兴,他开玩笑地披著裘袈,没想到失足坠地而死,它的神识也生天。 总而言之,因为行善而死的人,来世没有不得善报的。 只是我们凡失的肉眼一时认识不清而已。 (见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诸君一定要有‘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信心,做好事千万不可因为发生挫折或倒霉的事而退失善心! 我们必须要明白眼前的凶祸都是过去世的恶业造成的,只要我们对眼前不如意的事情稍加忍耐,而且更努力行善,吉祥的结果和机运迟早一定会来临。 况且,倒霉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很像是凶是祸,其实是大吉大福。 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明朝时扬州有一位开杂货店发财的富翁;他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生活相当富裕。 后来他病倒了。 临终时,拿出一杆秤子,并且吩咐他的儿子说:‘这是我赚钱的绝招! 这一杆秤子里面是中空的,而且还灌有水银,所以我在买卖上占了不少的便宜,今天才能拥有这么多财富。 你可要善加利用这秤子啊! ’他儿子听了,心中暗暗惊讶,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做出这么不道德的事。 可是父亲正病重,只好唯唯随顺,不便说明。 他父亲死了以后,他就将秤子烧掉了,并且努力行善,救济贫困,以弥补他父亲的罪过。 他这样真诚为善,不到三年,家产已经耗费了一大半,但对他来说,那倒是心甘情愿的。 可是没料到他的两个爱子相继夭折,使他伤心之余,常怨叹老天无眼,行善不得好报。 有一天晚上,他梦到一个地方,形状很像宫殿,见到一位官吏,坐在殿上,当面告诉他说:‘你父亲能致富,是他前世施舍财物的结果。 财富是命中应有的,其实并不必靠那水银秤;可是他心术不正,运用这种卑劣的手段,加了一身的罪业,至死不悟,自受苦报,这正是他的迷痴。 那时天帝知他用心贪恶,所以遣下破耗两星,投做你的儿子,以败毁你的家业。 家败之后,还要加以火烧。 而你呢? 也会受到你父亲的余殃,非但衣食不足而且短命。 你父亲以为有这么多的家产遗留给子孙,一定可以世代享受;可是他那里知道:儿子不能长寿,孙子是来败家的呢? 现在幸亏你存心善良,三年真诚为善,为父亲忏悔罪业,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天帝特别命令所司收回这两个败家子,不久将另降贤子,以光耀你的后代,并增长你的寿命。 你应该继续修善,不要埋怨天道不公平。 ’他醒之后,恍然大悟,行善更勤,后来果然连生了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 (摘自第一九一期慧炬)上面这个故事使我们联想到印光大师全集的一段话,他说:‘一个人生儿子大概有四种原因:一种是报恩,一种是报怨,一种是还债,一种是讨债。 报恩是:因为他父母对于儿子,过去世有恩惠,为了报恩,就来做他们的儿子。 所以服劳奉养,生事死葬都称父母的心意。 世上的孝子贤孙,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报怨是:因为父母对于儿女过去世有亏损的地方,为了报怨,就来做他们的儿子。 所以怨恨较小的,就忤逆父母;大的甚至为非作歹,闯下大祸,害及父母。 做父母的,活的时候,不能得到儿子的奉养,等到死了,还因为儿子的不争气,带著羞耻到九泉去,这是报怨的一种。 还债是:因为儿子在过去世,欠父母的资财,为著偿债就来做他们的儿子。 倘若债欠得多,父母就可以终身由他奉养;若是欠得少的,就不免半路死去;像读书才得了些功名而丧命的,做生意才得了些财利而身死的。 讨债是:因为父母在过去世,欠儿子的资财,为了讨债,就来做他们的儿子。 小的债不过损失些学费聘金,等到还清了,父母想望他成事业,而他忽然夭折,再也不留片刻;若是大的债,那做父母的损失,可就不止此数,必定要废业荡产、家破人亡才罢休。 ’如果我们明白上面这番道理,当我们行善拜佛,求子女病愈而子女反而去世时,我们千万不要灰心,因为说不定那死去的子女本来是来讨债报怨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忏悔行善和佛菩萨的慈悲,才停止了恶运。 这好比我们曾经得罪了某人,某人想来报仇,幸好我们透过了道歉赔偿或有势力的人为我们从中调解,才使对方怨恨消释而不再想报仇。 发布时间:2023-08-18 11:21:4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