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隽永故事:南泉斩猫 内容: 南泉斩猫文/噶玛天津仁波切这天,午后的南风吹得大地慵懒。 静坐的僧人,有些儿昏沈「我的猫,还给我!」「借我们玩两下,有啥关系?」外边传来嘈杂的声音。 从窗棂一望,只见天井中,一群僧人跑来跑去。 东堂和西堂两边的和尚,正抱着一只猫追逐抢夺,互不相让。 这可怜的花猫被蹂躏着,「喵呜喵呜」的叫声,让清静的佛剎,顿时喧腾了起来。 「你们在嚷嚷些什么?」师父南泉和尚来了。 众人见状,惊惶停下脚步,汗滴了下来,不知道是一时给吓住了,还是刚刚跑急了? 「说! 为什么一群人争一只花猫?」大家面面相觑,支支唔唔半天。 「那好,」南泉和尚一手提起猫脖子,「喵呜!」「你们听着! 说得出争猫的道理,这猫儿就可以活命;要是说不出来,我今天就把它给斩了!」「啊?」空气凝结了起来,大家绞尽脑汁,也吐不出半句象样的话。 刚刚争吵的口齿伶俐,都不知跑到哪里了? 「拿刀来!」小和尚抖着手,递上。 猫在空中无辜地挣扎。 「妙无!」这是猫的最后一声惨叫,血,应声溅在众人脚下。 怵目惊心的场景,怎会发生在佛门净地? 受戒之初,众僧都从戒师念过「不杀生」人声散去,院落中,仍留有一股错杂难解的气氛。 稍晚,南泉另一门徒赵州和尚从外面回来,南泉告诉他今天发生的种种。 没想到,赵州和尚脱下僧鞋,放在头顶上,就这么走了出去,不发一语。 南泉幽幽地念着:「你当时如果在场,只要夺下刀子,就有办法救猫了!」南宋有位高僧名慧开(1183~1260年),字无门,人称无门禅师,宋理宗赐号「佛眼禅师」。 在他的著作《无门关》之中,收录这一则公案。 无门禅师认为,「要探究赵州头顶僧鞋的动作有什么隐喻啊! 如果先前和尚们有人说得出真实的转语,南泉大概就不会行此激烈的险道了!」相对南泉跳脱常态的教法,咄咄逼人要众弟子答话,大家却楞在那里说不出个道理;赵州这时候的肢体语言,正是师父南泉所要的答案「颠倒啊!」鞋子是穿在脚上,反着穿到头顶,不就要倒着走吗? 这是「倒行」之过。 争猫是如此,众生之所以轮回受苦也是如此。 历代禅门公案,不乏颠倒常态俗情的言行教法,对症下猛药,有时可以撼动人心而令弟子开悟。 有人主张,南泉以杀生之无情,来斩断弟子们对猫的执着。 但是猫死了,弟子果真就能放下吗? 南泉斩猫的用意在于调解纷争、也希望让众弟子觉悟,可惜弟子们无法察觉自己的过失,更未因此震撼而悟道。 而南泉这样枉送猫的一条命,也是「提得起,放不下」。 如果南泉和尚已修得自在三昧,在达成醒悟众僧的目的之后,有办法让猫复活,那斩了似乎无可厚非,而且有教化的功德在。 要是无法让猫活过来呢? 那就应刀下留命吧! 原文出处:南宋? 慧开《无门关》南泉斩猫南泉和尚。 因东西堂争猫儿。 泉乃提起云。 大众道得即救。 道不得即斩却也。 众无对。 泉遂斩之。 晚赵州外归。 泉举似州。 州乃脱履。 安头上而出。 泉云。 子若在即救得猫儿 。 无门曰。 且道。 赵州顶草鞋意作么生。 若向者里下得一转语。 便见南泉令不虚行。 其或未然险。 颂曰:赵州若在。 倒行此令。 夺却刀子。 南泉乞命。 发布时间:2023-08-18 13:49:5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