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太上感应篇图说129: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内容: 经文: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原文】翩翩公子姓名扬,立散千金若孟尝。 一旦羞囊浑似洗,旧时狎客笑郎当。 注:人生百年,谁能事事如意,设有失便,或为数之已定,或为变之偶值。 若见人遭此,即摘他平日短处,谓宜有此失宜事,是不悯其灾,而且幸之,不恤其患,而且快之。 存心如此,岂长厚之道乎! 案:昔有费公子,其父为显宦,遗产钜万。 费赋性豪华,不善营运,门客吴廉极意奉承,尝呼为信陵孟尝。 岂知财如流水,会有涸时。 不数年,家计全空,向之富贵公子变为贫窭寒士,破衣敝履,人皆避之。 一日,乡人有会饮,公子与席,吴廉并不谦逊,竟居公子之左,且顾而嬉曰:“少年不学老来悔,有时不俭无时悔。 令先尊遗业甚丰,因君为人不端,至于此极,夫复谁怨? ”公子怒曰:“我因好撑脸面,以致荡产,并非不肖嫖赌,有玷祖宗。 尔昔为吾狎客,尝呼我为孟尝信陵,今乃为此言,真反覆小人! ”拂袖而去。 时公子之父虽亡,门生故吏遍满都中,乃发愤赴京,以门荫选主事,渐升郎中,外补郡守。 回乡祭祖,依然富贵矣。 贺客填门,惟吴廉躲避不至。 公子使人强邀之,笑谓曰:“张仪相秦,由苏秦之一激。 我志颓气惰,已不复有居官之想,非尔相激,焉有今日? 理当酬谢,但尔前此席间之言,虽系正论,我得势之时,何以不说? 处顺之时,何以不说? 只待势穷境逆,以嬉笑为怒骂,如此存心何异禽兽! 从此绝交,请勿复敢见矣。 ”吴廉怀惭而去,自是不齿于人。 附:班固作汉书谓司马迁博物洽闻,而不能以智自全。 乃固以党宪故,竟拷殒狱中,视迁之宫刑更甚。 范晔作《后汉书》,论班固身陷大戮,智及而不能守。 乃晔以谋逆故,竟殒厥宗,视固之得祸更惨。 然则前人之事,岂以成败轻议之乎? (《感应篇集注》)咸通中,邠国杜悰节镇凤翔,荆南廉访使秦匡谋大举讨贼不胜来奔。 悰以其穷蹙可凌,责令庭谒。 既不从,则使吏责之曰:“汝凤翔民也,乃抗凤翔军使耶? ”匡谋报曰:“某虽家岐下,少离中土,君制节之日,已忝分符,比从荆南来,遽难趋伏阶下。 ”悰怒,乃劾匡谋擅弃城池,不能死王事,请诛之。 朝廷敕悰案治,遂斩匡谋。 其日旋风暴作,冲突府幕,悰大骇,疾发,未几死。 (同上)明汉州王生好指摘人过。 其邻人有丧子者,生斥之曰:“由尔恶极故有此报。 ”未几,生之二子皆病,故邻人复诮之曰:“想尔恶更极耶? ”又见其族兄遇岁考列四等生,即指之曰:“文实荒谬,安望优取? ”不一科生岁考,竟列五等。 族兄亦诮之曰:“想吾弟文更荒谬耶? ”人皆述之,以为笑谈,此生竟无颜对人。 (《觉世篇注证》)【译文】注:人生在世,有谁能事事如意。 如果有失意的地方,或者是命中数定,或者是偶然遭遇事变。 若见他人遭难,就指摘他平日的短处,说他活该有此失意事。 这是不同情他人受难,反而幸灾乐祸。 不怜恤他人的患难,却拍手称快。 这样不良的存心,可不是长者忠厚之道。 案:过去有个费公子,他的父亲曾是个高官,留下家产巨万。 费公子秉性豪迈大方,不善于经营。 有个门客叫吴廉,常极意奉承他,称他如古时候的信陵君、孟尝君。 岂知财如流水,总会有干竭之时。 没几年,费公子的家财就全空了,过去的富贵公子,如今变成一个贫寒之士,破衣旧鞋,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 有一天,同乡人在一起宴饮,费公子也参加,那吴廉也不谦逊,竟然坐到费公子上席,而且还看着费公子奚落他说:“少年不学,老来会后悔,富有的时候不节俭,没有了的时候才后悔。 你父亲给你留下那么丰足的财产,因你行为不端正,以至耗尽,这能怨谁呢? ”费公子大怒说:“我不过因为好撑脸面,所以荡尽家产,并非嫖赌不肖,玷辱祖宗。 你过去是我门下狎客,曾称我为孟尝君、信陵君,现在却说这个话,真是个反覆小人。 ”说完就拂袖而去。 当时费公子的父亲虽然去世,但他的门生故吏遍布朝中。 费公子就下定决心到了京城,以门荫做了个主事官,慢慢的升为郎中,又外放做了郡守。 就回乡祭祖,又是富贵了。 当时贺客盈门,只有吴廉躲避不敢来,费公子让人硬把他请来,笑着对他说:“过去张仪相秦,是因为苏秦的一激。 我过去志气惰颓,本已不复有做官的愿望了,不是你拿话激我,我怎能有今日。 所以理当酬谢你。 但是,你从前席上说的话,虽然是正经话,但你在我得势时为什么不说? 我顺利时为什么不说? 却只等到我势穷境糟时,才嘲笑我,辱骂我。 你这样的存心,和禽兽有什么区别? 从此以后和你绝交,再也不想看到你了。 ”吴廉怀着愧恨而去,从此人们都瞧不起他。 附:班固作《汉书》,说司马迁见闻广博,却不能用自己的智慧保全自身,最后身遭腐刑。 到后来,班固因是窦宪一党而受到株连,竟被考掠死于狱中,比司马迁的宫刑更惨。 范晔作《后汉书》,又讥班固身陷大戮,是有智慧,但却不能保持操守。 到后来,范晔竟因谋逆罪,身死族灭。 比班固的灾祸还要惨。 可见对前人的事,是不好以成败轻易议论的。 唐咸通年间,杜悰为节度使镇守凤翔,荆南廉访使秦匡谋大举讨贼失败,就来投奔。 杜悰以为他贫蹙无奈,好欺负,就责令他向自己叩拜参谒。 秦匡谋不肯,杜悰就让小吏去责怪他说:“你是凤翔的一个百姓,难道敢违抗凤翔节度使吗? ”秦匡谋回答说:“我虽是凤翔人,但我年轻的时候已离开此地,你杜悰节制凤翔时,我也受命领符为官,我才从荆南长官任上来此,不能赴伏于你的阶下。 ”杜悰大怒,就上表劾秦匡谋是擅自放弃城池,不能以身殉职,请求诛戮他。 朝廷命令杜悰审办此案,就斩了秦匡谋。 那天忽然旋风大起,冲突幕府,杜悰大惊发病,不久就死了。 明朝汉州有个王生,最好说他人的不是。 他的一个邻居死了儿子,王生就斥责人家说:“这是你罪恶太大了,所以遭此报应。 ”没多久,王生的两个儿子也病死了。 邻居就讥诮他:“想必你的罪恶更大。 ”又曾看到他的族兄岁考只列名四等,王生就指着他说:“本来你的文章就很荒谬,怎么能够取得优等呢? ”紧接着王生也参加岁考,竟列名五等,他的族兄就反讥他:“想必我弟的文章比我更荒谬。 ”人们都互相传述,当做笑谈,王生因此无脸面见人。 发布时间:2023-08-19 08:14:0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