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白话文解释:地球有人类以来[人类、食物和获取食物方法]的演变过程~长阿含经 内容: 白话文解释:地球有人类以来[人类、食物和获取食物方法]的演变过程 ~长阿含经 【第一阶段】[人类:统一叫众生]从光音天来,刚开始都是自然化生,身上有光明(刚开始世界还没有太阳),而且可以飞行无碍。 没有男女分别,没有尊卑之分,也没有姓名。 统一叫“众生”(此即众生的来由)[食物:以欢喜为食]以“欢喜为食”,不用像我们现在一样要吃某种食物充饥。 【第二阶段】[食物:以地味为食,自然涌出] 此地有自然地味出,凝停于地,犹如醍醐,地味出时,亦复如是,犹如生酥,味甜如蜜[取食物] 以手试尝,觉得好吃,就贪着这个味道。 然后吃的更多,用手捧着吃(以手掬,渐成抟食)。 [众生不再能飞行,也不再有光明,肤色开始变化] 食多者颜色粗悴,其食少者颜色光润,然后乃知众生颜色形貌优劣 众生身体粗涩,光明转灭,无复神足,不能飞行。 到这个时候,因为众生不能再自己发光了,都没有光明了。 之后很久才有太阳。 太阳是怎么来的,看这里l【第三阶段】[人类] 以前众生的相貌都差不多,后来因为吃多、吃少的关系,慢慢有了相貌的差别。 以及互相说我比你好看这种嗔恨心等,就有了相貌的[食物:“地味”没了,有了“地皮”,另一种食物] 因为心地没那么纯洁了,有了贪心和嗔恨心等,地味慢慢消失以致枯竭(以其心存彼我,怀诤竞故,地味消竭) 这时有了另外一种食物(又地皮生,状如薄饼,色味香洁),但显然没有地味好吃了(众生聚集一处,懊恼悲泣) 后食地皮,渐得其味,其食多者颜色粗悴,其食少者颜色润泽,然后乃知众生颜色形貌优劣【第四阶段】[食物:“地皮”没了,有了“地肤”] 因为心地变化,地皮也没有了,后来有了地肤(以其心存彼我,怀诤竞故,地皮消竭,其后复有地肤出,转更粗厚,色如天华,软若天衣,其味如蜜。)[人类] 肤色、容貌渐差(诸众生复取共食,久住于世,食之多者颜色转损,食甚少者颜色光泽,然后乃知众生颜色形貌优劣)【第五阶段】[食物:以粳米为食]以粳米为食,但那时的粳米外面是没有谷皮的(无有糠糩),也就是可以直接煮熟了吃。 (以其心存彼我,怀诤竞故,地肤消竭。 其后复有自然粳米,无有糠糩,不加调和,备众美味。 )而且这些粳米不用自己栽种,早上去收,到晚上又自然熟了。 而且那个时候没有茎秆。 (众生初食自然粳米时,朝收暮熟,暮收朝熟,收后复生,无有茎秆)[人类:开始有了男女分别和夫妻] 开始有了男女的不同,升起欲望,之后便有了夫妻(共取粳米食之,其身粗丑,有男女形,互相瞻视,遂生欲想,共在屏处为不净行) 到此之前的阶段,大家都还是一起去外面取东西吃,不是各自吃各自的。 【第六阶段】[人类]众生沉迷于淫欲,慢慢有了房舍,建立城堡(其后众生遂为淫逸,不善法增,为自障蔽,遂造屋舍,以此因缘故,始有舍名)[开始有了房舍、城堡]这时候的众生福报还是很大的,建房舍城堡都是非常快速的,一天就建好了(先造瞻婆城,次造伽尸婆罗捺城,其次造王舍城。 日出时造,即日出时成)[开始厌倦每天去采食物]有些人比较"聪明",觉得即使每天取食物也很疲劳,于是一次采集2天的食物。 其他众生看到,也是有样学样,而且采集的更多,供多天食用。 (日日收获,疲劳我为,今当并取以供数日)[食物变化] 因为众生的贪心,粳米开始有了谷皮,而且收完后,不会自己再自然生了,需要重新播种了(时众生竞积余粮故,是时粳米便生糠糩,收已不生,有枯秆现。)【第七阶段】 开始分田,并分宅单独自己住。 (我等今者宁可共封田宅,以分疆畔) 有些人学“小聪明”,把自己的米藏好后,去偷盗别人家田里的谷(其后遂自藏己米,盗他田谷)。 这样就有了争斗、打架之类。 (故生诤讼,以致怨仇,无能决者) 随之,需要推举首领来解决纷争问题。 (我等今者宁可立一平等主,善护人民,赏善罚恶,我等众人各共减割以供给之)【尔后】 社会慢慢演化,直至现在我们这个社会. .. .. . 发布时间:2023-06-20 09:39:3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