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八集) 内容:  诸位同学,大家好。 《感应篇》从第叁句到第九句是一段,这一段是总说造作恶业的果报。 文字虽然不多,含义非常的深广,以后有很长一段文字,给我们说明世人造恶的状况,可以说都是这六句的註解。 这些事情在古今中外,实在讲说之不尽,而且仍然是天天在造,不知道回头,不知道觉悟。 人生在世间短短数十年,弹指就过去了。 我在年轻的时候,二十二岁到台湾,这一转眼就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我们同时在一块读书的朋友、工作的朋友、学道的朋友,叁分之二都已经过世。 所以人生这么短促。 可是知道人死了以后,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人死了以后日子可长得很! 世出世间圣贤都告诉我们,告诉我们太多、太详细、太丰富了。 作善有善报,死了以后有好去处,最低限度,天上人间的福报,还能够继续的享受。 人间福报短促,我们知道,天上的福报那就长了,但是要晓得,再长还是有限。 所以真正聪明智慧的人,没有一个不希求出离叁界。 不要说出离叁界,人天福有人天福业的修法,为什么要造恶? 为什么要念恶、要想恶? 我们要断恶修善,把念头思想裡面的恶拔除掉,然后你的行为自然就善,这个善不是造作的,是从内心裡头自自然然流出来的。 我们都是学佛的同学,佛在经裡面,祖师在语录裡面,告诉我们很多。 这桩事情个人修个人得,所谓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别人修我得不到。 我们在楞严会上,阿难尊者就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以为世尊是他的堂兄,自己在修持上可以马虎一点,到时候可以沾到堂兄的光。 结果遭摩登伽女之难,这才真正觉悟,佛所修的他得不到,一定要靠自己修持。 功德如是,福德又何尝不如是? 这些理事我们都要想清楚、想明白。 福报我们可以沾别人一点光,但是那要缘分,缘要具足。 像我们现在在人道,我们同时同处生在人道,过去生中有这个缘分,他有财富,我没有,他可以帮我一点忙,我可以沾他一点光。 如果我们生在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年代,人家想帮忙也帮不上。 这些事情为什么不多想想? 所以人在世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与人为善。 他是恶人,我也要以善心待他,也要以善行对待他,久而久之,恶人也会被感化向善。 恶人不能回头,是我们感化的力量不够,我们自己要生惭愧心,要生忏悔心,「我做得不好,没有能够帮助他回头」。 看他造恶、看他堕落,大慈悲心就从这个地方生起来,这是佛在经上讲的佛法因缘生。 诸佛菩萨示现在六道、示现在人间,他为什么来示现? 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就是缘生,感应都是缘。 正因为如此,佛法是缘生,凡是缘生之法皆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佛清楚、菩萨明白,所以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全心全力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他不着相。 世尊在《金刚经》上教诲须菩提尊者,度化众生必须要注意到的,也是教我们。 那是佛教菩萨示现在六道、在九法界,一定要守住一个塬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才叫真菩萨。 不取于相就是外不着相,如如不动是内不动心,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才有能力应化示现。 如果外着相,内动心,你造业了,造业哪有不受报的道理? 你说我为佛菩萨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你着相,你动心,还是业报。 如果在这裡面着的是不善的相,动的是不善的心,起贪瞋痴慢、嫉妒、障碍,说实在话,果报都在地狱。 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动过这些念头? 如果有这个念头,赶紧忏悔。 我们细心观察,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见到许多出家人,他临命终的时候、走的时候所现的那些相,我们有亲眼看见,有亲耳听到,是什么现象? 今天我们自己是出家人,我们将来死的时候怎么死法? 是不是也煳裡煳涂死去? 是不是也是病重,人事不省的时候走了? 临命终时,或在病重的时候,人事不省,家亲眷属都不认识,那是决定往叁恶道去了。 人天两道,神智都很清楚。 我们在这个世间跟人家争什么? 跟别人要争名闻利养,你就準备往叁恶道。 如果真的要想到极乐世界,人我是非、贪瞋痴慢要彻底放下。 弘法利生真正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以一片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处事待人接物。 这一生别人侮辱我们、毁谤我们、陷害我们,我们对这些人由衷的感激、感恩。 感什么恩? 消我们的业障,过去这一生所造的罪业,这就报掉了。 对于这些人绝不能有一丝毫怨恨之心,有一丝毫怨恨之心,不但你的业障没消掉,又增长了。 你看看这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迷悟,这一念就是祸福、就是吉凶。 要知道世间一切法,佛经裡面常说的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梦幻泡影,都不是真实的。 所以为什么要那么认真? 别人要的,欢欢喜喜的供养,欢欢喜喜的布施。 不但是身外之物,要我们的身命,我们也欢喜布施给他,那个欢喜布施心,就得无量无边的福报。 佛在经典上所说的话句句真实,没有一句是假话,依照佛法修学决定得利益,我们为什么不相信? 为什么不肯做? 有一个同修跟我说了一桩事情,他说他早年作梦梦到观世音菩萨。 他是梦在遇到一个非常险难之处,好像在一个小岛,四面都是海,风浪很急,这个命真是在剎那之间。 这个时候他看到观音菩萨,跪在地下求观音菩萨救他。 观音菩萨没有说话,用手指一指,往下指,叫他往下跳。 他说不行,下面是大海,我跳下去不就死了吗? 观音菩萨又指一指。 他相信,观音菩萨叫我跳我就跳下去。 结果跳下去之后,在观音菩萨手上。 你不肯听话那就没救了。 跳下去之后,没想到观音菩萨用手托起来,托他之后把他送到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很好的地方。 他落到地面之后观音菩萨不见了,看到那个地方正在那裡建大楼,环境确实是好。 做了这么一个梦。 所以一定要相信佛菩萨,接受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教我们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那就是放下,一定有好处。 处事待人接物要和睦,要把一切众生看作是诸佛菩萨。 好心对待我们的人,我们感恩,蒙他的照顾;恶意对待我们的人,我们也感恩,他消除我们的业障。 哪一个不是善知识? 哪一个不是佛菩萨? 围绕我们周边的都是善知识,都是佛菩萨,这叫修行。 使我们自己一生都生活在诚敬、感恩之中,生命多么充实。 世间人讲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实在讲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世间人只有这个概念,实质他不懂。 可是世出世间圣贤人懂得、明瞭,他们自己做到。 我们没有留意,没有细心观察,这也可能是这些圣贤人去我们的年代太久远,我们疏忽了。 如果细心去读他们的书,细心去体会,不难明瞭,这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所以我们展开《感应篇》,尤其是《汇编》,裡面的说理清楚。 我在早年劝导图书馆的同修,把这篇文章当作戒律来读,每天要读一遍,持戒念佛,提高我们自己的警觉。 我们纵然一天到晚念佛,像蕅益大师所说的,念到雨打不湿,念到如铜墙铁壁似的,如果恶念、恶行不能改过来,还是枉然! 这是祖师大德们苦口婆心的教诲我们。 我们对这些话时时刻刻记在心中,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决定有好果报。 违背佛菩萨的教诲,违背古圣先贤的教诲,果报决定不是好的。 昨天我香港讲经,回到新加坡来,有几位同学从欧洲回来告诉我,欧洲现在社会混乱,人心惶惶,气氛磁场很不好。 那边学佛的人少,明瞭古圣先贤教诲的人少。 我们听到之后就应当想到,怎么样去帮助他们,尽我们一点绵薄之力,这是应该的。 绝不可以说那边人有灾难,与我们不相关,这个观念就错了。 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要以平等慈悲心来对待。 见到人有难跟自己有难没有什么差别,纵然力量我们达不到,要有这个心,这个心就是好心。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十八集)  1999/6/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18 发布时间:2023-08-19 09:30:4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