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一集) 内容: 上感应篇  (第十一集)  1999/5/2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11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看《感应篇》正文,第四句开始:【算减则贫耗。 多逢忧患。】这是一句,也是叙说一桩事情,从这一句到第九句「算尽则死」,都是详细说明这个事实真相。 什么叫『算』? 「算」是计算,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加减乘除。 命运固然是有,前世所造之业感得的果报,如果这一生当中没有大善、大恶,大概这一生的命运,确实是如定数在流转。 这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定命论,谚语所谓的「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就是没有大善、大恶。 可是人要是发心行善,对你的定命这个善它就增长,它会增加;如果造恶,你前生修的福报会减少,所以天天都有加减乘除。 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每天都有加减乘除,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所以命运才会被别人算得那么準确。 个人命运如此,家庭命运也如此,家运,团体也不例外,乃至于国家、世界。 你看看世界上有很多预言家,讲这个世界吉凶祸福,这说大的,它都有个定数。 定数不是佛菩萨给你定的,也不是神明给你定的,谁给你定的? 个人命运是自己造作的,你的家运是你一家人的造作,一家人的共业,国运是一国人的共业,世运是整个世界人的共业。 看你造作的是什么,就知道有什么样的果报,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感恶报,这是真理。 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纯善无恶,还是离不开因果的真理。 你看看古人所讲,《法华经》一乘因果,《华严经》五周因果,都不能离开因果的定律。 所以佛法才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怎么不空? 因果转变不空,因会变成果,果又会变成下一个因,因果永远在循环,永远在流转,这叫因果不空。 这些业因果报、吉凶祸福永远在循环,这就是相续不空,这是大道理,这是事实真相。 所以佛教给我们离相,世间相不能执着,佛法相也不能执着,《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捨,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法尚应捨。 正是因为佛法是因缘生的,因缘生法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世法、佛法都不例外,所以都不可以执着,分别执着就错了! 果然能够做到不分别、不执着,世法跟佛法就没有差别。 这些道理大乘经裡面说得很多,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一切现象要细心去观察,我们才能真正得受用,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我们观察现在的大环境,生活环境,整个世界都在动乱,最怕的是众生造业,业贯满盈,果报就要现前。 古人所谓是,作恶的人现在还没有受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像这些事实,过去歷史上所记载的,整个歷史就是因缘果报的写照。 现前这些现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看现在一些人他想什么,他说什么,他做的些什么,将来这个果报是善、是恶、是吉、是凶、是祸、是福,不都清楚了吗? 都明白了吗? 过去生中修福的人,这一生不晓得再修福,专门在作恶,他的福就逐渐在减少,这就是「算减」。 『贫』是财富失掉,『耗』是耗损,耗损到最严重,家破人亡,乃至于国家灭亡。 『多逢忧患』,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世间,这两句话确实是我们自己一生生活的写照。 过去生中总算修了一些福报,今生作恶,恶报还没有现前,还有余福可享,过去生中修的福报不小。 由此可知,我们这一生当中如果不作恶,如果努力修善,那我们这一生的福报决定胜过现前太多了。 这些道理,如果不是真正参透了的人,你给他讲,他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 他迷了,迷得太深。 这种迷惑不是没有塬因的,因为他现在所看到、所接触到的,好像不是古人所说的,古人所说的话似乎是一种理想,不是事实,他所看到的事实不是这样的,他相信这些事实真相。 其实他看错了,我们可以肯定他看错,为什么能这么肯定的说? 古人的心是静态,现在人是心浮气躁,这个心是动的。 就像水一样,水在平静的时候,像一面镜子,照东西照得清楚;如果水上起波浪,照东西必然是照不清楚。 从这个道理诸位细细去思惟,人心清净,看东西看得清楚;人心浮躁,看东西决定看错了。 所以我们相信佛菩萨的教诲,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凭什么相信? 他们的心清净,他们受染污比我们少。 我们现在的心思是大风大浪,这个自己要清楚,我们的心被严重的污染,一天到晚是非人我、贪瞋痴慢天天在增长,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事理怎么可能看清楚? 依照自己的妄想、执着去行事,哪有不造恶业的道理? 今天学佛要想有成就,要想得一点受用,决定要放弃自己的成见,要承认自己的成见是错误的,要赶快回头,回头是岸,依照佛菩萨的教诲修学,从根本做起。 《观经》的叁福教导我们,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做起。 什么叫孝、什么叫养,没人知道,什么叫奉事也没有人知道。 现在大家看到这些字样,自以为是,我都做到,这就难怪。 他自己都做到,他都做得很好,都做得很圆满,那他就成佛、成菩萨了! 现在这个世间,自己宣称他是什么佛再来的,什么菩萨再来的,这不能怪他,他自己以为他成佛。 在经上佛告诉我们,四禅天人、四空天人以为自己成佛、成菩萨,现在不必到四空天,就在现前他就成佛、成菩萨,误解! 孝这个字,养这个字意思深、广,深广没有边际,我们能懂多少?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孝养两个字还欠一分,还没有圆满,这个道理谁懂? 证得如来究竟圆满的果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才做到圆满。 由此可知,孝养、奉事真正做到得力,你就入圣人的果位,最低的水平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 以这个标準来说,叁界八十八品见惑没有断,佛所讲的孝养、奉事你就没有分,你那个孝养、奉事是世间法,是六道轮迴边事。 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你的孝养、奉事才是佛所讲的标準,最低标準。 我们能做到吗? 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往生了,你的孝养、奉事可以说做到一半了,这是佛的标準。 可是你念佛一心求生净土,能不能真的生净土? 要真往生才行! 念佛而不能往生,这个不行。 那为什么不能往生? 你要想想,你一定要把不能往生的塬因消除掉。 智者大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我们细细想想,佛菩萨真是慈悲到了极处,用五停心观的方法帮助我们,做助修,帮助我们破除是非人我、贪瞋痴慢这些烦恼。 佛真的有好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我们不肯去做。 如果依照这个方法去做,会有效果的,纵然不能够了断叁毒烦恼,决定可以降伏,也就是让烦恼减轻,烦恼轻,智慧就增长。 你不肯认真努力修学,那有什么法子? 我们往生要达到什么水平? 五品位是最低的水平。 智者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他老人家往生,弟子问他往生品位如何? 他老人家说是五品位往生,五品位生凡圣同居土。 五停心观,五品位,说老实话,所有一切众生个个都能做到。 智者大师教给我们这个法子,他自己做出一个榜样,慈悲到了极处。 所以我们冷静的观察这个世间,观察我们自己生活环境,我们今天确实「多逢忧患」。 今天这个世间的人,几个人在这个世间身心有安全感? 活在这个世间没有安全感,你说多可怜,你说多痛苦,这是我们不幸生于这个乱世。 大乱之世,我们能不能得到身心安全? 有,只有在佛法之中,只有在圣贤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得到。 那就是一定要了解这些事实真相,知道自己从哪裡来的,知道自己往哪裡去,知道这个世间种种业因果报,我们心才能安。 所谓是「理得心安」,道理得到、明白了,心就安了。 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你不明瞭,你的心怎么可能会安? 这些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清楚,不能不学习。 你要想知道、要想清楚,那不学习怎么行? 学还要习,习是真干,你才能有真的体会。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发布时间:2023-08-19 09:44:3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