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少林故事:一苇渡江 内容: 一苇渡江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 有一天,达摩问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 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中国)。 达摩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中国。 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晋见了梁武帝萧衍。 两人观点不同,话不投机。 达摩不辞而别,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去。 走到长江岸边,达摩看到江面宽阔、水深流急,没有船只,正愁着无法渡江,他见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位老婆婆,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达摩便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 老婆婆抬起头来看看,见来者态度十分诚恳,她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达摩心想,一个年迈老人可以踩苇过江,我为何不能呢? 于是便恭恭敬敬请求说: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 老婆婆仍然没有说话,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 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后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放,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过了长江。 当时北魏都城洛阳龙门香山寺有个和尚名叫神光,听说天竺国高僧菩提达摩在南朝都城金陵弘扬大乘禅法,便前去会唔。 当他来到金陵打听时,发现达摩已经渡江北上。 神光没有停没有片刻休息,在后边紧追。 当他来到江边时,看见达摩正脚踩一根芦苇过江,而且平平安安登上对岸。 神光环顾四周,发现一位老婆婆坐在江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 他心想:达摩一定是用老婆婆的芦苇渡过江去的。 神光急急忙忙跑到老婆婆的身旁,不请求主人的允许便抱起芦苇跑到江边扔在水中,之后一个箭步猛地跳上那捆芦苇。 芦苇不仅不向前进,反而连打几个波浪,把神光掀入江中。 好在江边水浅,神光喝了几口水,尚且没有生命危险。 神光浑身湿透,涉水上岸后又走到老婆婆跟前问道:前边那人用一根芦苇渡过江去,而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险些命丧江中? 老婆婆说:那人是以礼化取,我当然应该渡他过江;你是无礼抢要,我怎能无缘助你呢! 神光自知失礼,赶忙向老人家道歉说:老人家,方才我是急于追赶那人,忙中失礼,冒犯施主,请老人家原谅,渡我过江。 老婆婆看神光有了转变,遂答应施苇相助。 神光扭头,不知老人去向。 就在这时江面风起,飘浮在江面上的芦苇捆,又慢慢地荡回到江边。 神光望着老人原来坐的位置深施一礼说:多谢施主指点,小僧去也! 说罢,他慢慢登上芦苇捆过了长江。 当他登上长江北岸时,暗暗自愧地想:唉! 我实在不如人家啊! 神光心悦诚服地紧步赶上达摩,合十施礼请求说:请大师到嵩山少林寺弘扬大法! 达摩跟神光来到魏都洛阳,不久又来到嵩山少林寺,他一看这里山青水秀,便就在五乳峰的山洞中落迹面壁,一坐就是九年。 九年功到业成,大乘禅法传开了。 发布时间:2023-08-19 14:18:3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