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陀教你不生气:尊重他人 内容: 尊重他人法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见了狗都会磕头,并且对狗说:你也有佛性,将来也会成佛。 我们固然不必如此做,不过,我们理应尊重别人。 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要学会降低自己的身份,从而使自己在关键时刻犯错时,能够有台阶可下。 自我调侃可以化解尴尬的气氛。 外国有个哲学家有一次当着众多所朋友的面被老婆大骂一顿,然后又被泼了一盆水,正当大家尴尬得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时,这个哲学家却不慌不忙地说:我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 打雷了,然后就下雨了,这有什么可生气的呢自然界的规律是这样,可是,当你被人如此羞辱的时候,你还会觉得仅仅就是打雷下雨,而不是心灵的受伤吗? 如果你不把它看成打雷下雨,你又如何才能一下子就回到平静之中、坦然之中,而不是像一个神仙突然失去了法术的保护那样,掉到地面摔得很疼呢? 有一个小职员,一次在上班时间出去买西瓜。 当他提着两个黑袋子回公司时,恰好被经理看见了。 经理便问他提着什么东西。 小职员见到经理,本来就很紧张,又被询问,一下子慌了手脚,忙说:报告西瓜,我手上提着两个经理。 经理听后,并没有发火,而是调侃道:你真有力气,我这么重你都提得动。 懂得自我调侃的人,必然都是很有智慧、很有修养、很有同情心的人。 一个居高位的人,有时候对部下无意的冒犯,能用自我调侃化解,也是一种慈悲。 一天,一个领导请客,赴宴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 席间,一个服务员给这个领导倒酒,谁知一不小心,把整杯酒都泼倒在这个领导光秃秃的头上。 一时整个包厢的气氛都变得非常紧张,那个服务员更是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不料这位领导却爽朗地对服务员说道:你以为这种方法能治好我的脱发吗? 要是有效的话,我恐怕早就这么做了。 生命的海洋里没有一样不是生命,也没有一样生命是不应该尊重的。 因此,平常我们就应当练习尊重他人。 我们对任何一种东西都要尊重,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生命的存在。 凡事一定要心存敬畏,不要随便迁怒。 有个厨师做了一桌好菜给客人吃,其中有一道菜是他觉得最好的和最喜欢吃的烤鸭。 当客人在用餐时,他偷偷地躲在门后看,见只有一位客人吃过烤鸭,其他人均未动过烤鸭。 他愈看愈生气,终于忍不住了,拿起一把菜刀,怒气冲冲地大骂客人为啥不吃烤鸭。 这位厨师应该知道,决定烤鸭是不是好吃的,不是他的感觉,而是客人的感觉。 假如他一定要客人有和他一样的感觉,那就是一种不尊重,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强暴,这样又如何能使他人在同一件事情上和自己形成共识呢? 还一个画家刚画了几幅画,便请了几个朋友来评点。 这几幅画当中,其中有一幅画是画家自己最珍爱的。 几个朋友看过之后,便开始点评了。 不料画家自己最不满意的一幅画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而他所珍爱的那一幅画,却被认为华而不实,非常不好。 画家听着,越来越生气,最后甚至骂骂咧咧地把朋友们都赶走了。 这个画家过于沉浸与自己的感觉当中,不明白评定画的好坏的,是朋友们的眼光,而不是他的眼光。 画家一定要别人和他的看法一致,便是一种对他人不尊重,是对他人的心理强暴。 当一个人不尊重他人的时候,他又怎么能和别人很好的交流呢? 没有很好的交流,我们必定会日益封闭,停滞不前,既不会进步,也不会快乐。 所以我们做人要尊重,要向常不轻菩萨看齐,这也是幸福的条件之一。 发布时间:2023-08-23 11:07:4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