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无思无虑的本质心 内容: 无思无虑的本质心从前有个笑话,说一个到京城做学问的孩子要回来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到客栈去接儿子。 本想和儿子并排往家走,儿子却不肯与母平行,说:"母亲大人先请。 我受之教曰退避三步,不踏师影,因父母影与师影无异,所以您要离开一点走。 "回到家,母亲用心做得晚饭,他却愣眼盯着饭菜不动筷子,说:"我所学曰割不正不食,这个胡萝卜、大萝卜切口不整齐,所以我不吃。 "这种绳趋尺步、墨守成规的道德,让人鄙薄。 显然,道德时而变成了被禁锢的僵尸。 我认为,药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根据患者的体质、身体状况,药量必须不同。 毒药、烈性药时而能发挥药效,而良药如果分量弄错,也会变成毒药,引起副作用。 这个临机应变能力从何而出呢,即从无思无虑中自然得来。 不失去一念不起的本质心最要紧,这就是"信心"。 记忆可憎德川时代的名僧盘珪禅师教导:"常听人说媳妇不是东西啦,婆婆心眼长歪啦。 其实既不是媳妇的不是,也不是婆婆的不是,都是记忆可憎。 只要大家忘掉记忆,媳妇不可憎,婆婆也不可憎了。 "此话有理。 没听说谁家媳妇嫁人的时候,憋着劲儿今后过了门非跟婆婆作对的,也没有哪家做婆婆的想,这下媳妇来了我得好好整治她。 "我还不懂事,请您多指点。 ""家里人都随便惯了,凡事请你多包涵啊。 "只要双方初次见面时诚意犹在,婆媳都不会是可憎的。 什么那回媳妇干的好事,这回说话不中听呀,什么这回婆婆够损的,那回说话够歹毒的呀,都是记忆可憎。 所以只要大家忘掉记忆,管保婆媳不会勃溪相向。 让陈年记忆一直沉淀在心里,岂不是太腌臜了吗? 过去的事一直耿耿于怀,那不是成了心里的积尘? 今天、前天的事,情有可原,什么三年前如何说的,十年前怎么说的,我绝对咽不下这口气,死也不能忘! 这样罪孽太深了吧。 发布时间:2023-08-25 12:30:1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