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真念佛~佛藏经鸠摩罗什译 内容: (附注: 本篇为[甚深般若]修法之[实相念佛], 只是次第不同, 不可以此来抵损毁谤一般人的念佛, 当视众生根器因缘教化为什么呢? 请看底下经文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 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 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佛藏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云何名为念佛。 [见无所有]名为[念佛]。 舍利弗。 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以是义故。 [见无所有]名为[念佛]。 实名无分别。 诸佛无分别。 以是故言。 [念无分别]即是[念佛]。 复次。 [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 何等名为[诸法实相]。 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 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 复次。 如是法中。 乃至小念尚不可得。 是名[念佛]。 舍利弗。 [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 [不可得念]是名[念佛]。 舍利弗。 一切诸念皆寂灭相。 随顺是法。 此则名为[修习念佛]。 不可以色念佛。 何以故。 念色取相贪味为[识]。 无形无色无缘无性。 是名[念佛]。 是故当知。 无有分别无取无舍。 是[真念佛]. .. .. .. .. .汝今当知念佛事空念。 所缘处是不应念。 汝所念空念亦复空。 是无性空能断色想能断取想。 是人尔时不得无想何况于念。 是人尔时都无所有寂灭无性。 不集诸想灭一切法。 是则名为[修习念佛]。 [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 [无觉][无观][寂然无想]。 名为[念佛]。 何以故。 不应以觉观忆念诸佛。 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 于此念中乃无微细心心念业。 况身口业。 又[念佛]者离诸想。 诸想不在心。 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 无欲无得不起觉观。 何以故。 舍利弗。 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 舍利弗。 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 通达是者名为[念佛]。 如是念中[无贪][无着]。 [无逆][无顺][无名][无想]。 舍利弗。 [无想][无语]乃名[念佛]。 是中乃无微细小念。 何况粗身口意业。 无身口意业处无取无舍。 无诤无讼无念无分别。 空寂无性灭诸觉观。 是名[念佛]。 舍利弗。 若人成就如是念者。 欲转四天下地随意能转。 亦能降伏百千亿魔。 况弊无明从虚诳缘起无决定相。 是法如是无想无戏论。 无生无灭不可说。 不可分别无暗无明。 魔若魔民所不能测。 但以世俗言说有所教化。 而作是言。 汝念佛时莫取小想。 莫生戏论。 莫有分别。 何以故。 是法皆空无有体性。 不可念一相。 所谓[无相]。 是名[真实念佛]。 所谓[无生][无灭][无相][无为]。 何以故。 [如来]不名为[色]。 不名为[想]。 不名为[念]。 不名[分别]。 不逆不顺不取不舍。 非定非慧。 非明非无明。 [如来]不可说不可思议无相。 汝今莫乐取相。 莫乐戏论。 [佛]于诸法无执无量。 不见有法可执可量。 是人于佛犹尚不得。 何况于念。 舍利弗。 如是教者名[善知识]。 [第一义]中无有决定。 是善知识是恶知识。 发布时间:2023-08-28 09:42:2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