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太平慧懃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太平慧懃禅师悟道因缘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太平慧懃佛鉴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汪,本郡(亦说铜城)人。 慧懃禅师少时从广教圆深禅师出家,试经得度。 一日,偶然听人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慧懃禅师于是品味再三,恍然有省。 不久,慧懃禅师便辞别剃度师,游方参学,遍访名宿。 后投五祖法演禅师座下,虽参学有年,却一无所得。 慧懃禅师经常抱怨法演禅师不为他印证,心怀愤恚,后与圆悟克勤禅师相继离去。 圆悟禅师离开五祖之后,在金山曾身染重病,悔过之后,又重新回到五祖座下,并很快大彻大悟,而慧懃禅师则继续游方。 一日,慧懃禅师忽然回到五祖,告诉圆悟禅师,他想去别的地方。 圆悟禅师便劝阻他,希望他继续留在五祖挂搭。 圆悟禅师道:某与兄相别始于月余,比旧相见时如何? 慧懃禅师道:我所疑者,此也。 圆悟禅师于是将自己的悟道经过告诉了慧懃禅师。 慧懃禅师于是便打消了游方的念头,下参堂用功。 一天,法演禅师举赵州家风之公案有僧问赵州和尚:如何是和尚家风。 赵州和尚道:老僧耳聋,高声问将来。 那僧便再问。 赵州和尚道:你问我家风,我却识你家风了也。 慧懃禅师一听,豁然有省,平昔疑滞,顿然冰消。 慧懃禅师道:乞和尚指示极则。 法演禅师道: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慧懃禅师于是展具礼拜。 法演禅师遂令他充当书记,主管翰墨。 一日,慧懃禅师同圆悟禅师交谈。 圆悟禅师举东寺问仰山镇海明珠之公案仰山慧寂禅师来参,东寺如会禅师问:汝是甚处人? 仰山禅师道:广南人。 东寺禅师道:我闻广南有镇海明珠,是否? 仰山禅师道:是。 东寺禅师道:此珠如何? 仰山禅师道:黑月即隐,白月即现。 东寺禅师道:还将得来也无? 仰山禅师道:将得来! 东寺禅师道:何不呈似老僧? 仰山禅师于是叉手近前道:昨到沩山,亦被索此珠,直得无言以对,无理可伸。 东寺禅师道:真师子儿,善能哮吼。 当举至无理可伸这一句的时候,圆悟禅师便问慧懃禅师:既云收得,逮索此珠,(云何)又道无言可对,无理可伸? 慧懃禅师一时被问得无言以对。 到第二天,他才想出一转语,告诉圆悟禅师道:东寺只索一颗珠,仰山当下倾出一栲栳(喻无用之物)。 圆悟禅师一听,当即表示赞同,并且怂恿他说:老兄更宜亲近老和尚去。 在圆悟禅师的鼓励下,过了两天,慧懃禅师便入室请益,还未开口,却劈面遭到法演禅师的一顿诟骂。 慧懃禅师只好羞惭而退,回到寮房倒头就睡,心中对法演禅师生起了恨意。 圆悟禅师密知慧懃禅师的心理,便前往其住处扣门。 慧懃禅师问:谁? 圆悟禅师道:我。 慧懃禅师于是开门。 圆悟禅师问:你见老和尚如何? 慧懃禅师抱怨道:我本不去,被你赚累,我遭这老汉诟骂。 圆悟禅师一听,便哈哈大笑。 问道:你记得前日下底语么? 慧懃禅师道:是甚么语? 圆悟禅师道:你又道东寺只索一颗珠,仰山倾出一栲栳。 慧懃禅师当下便释然。 于是与圆悟禅师一起去见法演禅师。 法演禅师一见,急忙道:勤兄,且喜大事了毕。 第二年,法演禅师便命慧懃禅师充当首座和尚。 当时正好赶上太平灵源惟清禅师移赴黄龙主法,太平法席一度空虚,无人继任。 后经灵源禅师向舒州太守孙鼎臣举荐,慧懃禅师遂应命前往太平,住持接众。 在他住持的八年期间,门庭兴盛,法道大播。 政和初年(1111),慧懃禅师奉诏移住东都智海寺,五年后又居蒋山。 蒙枢密邓公子常上奏,得赐紫衣及佛鉴禅师之号。 慧懃禅师接众时,室中常备六只木骰子,骰子的每一面均写上么字。 凡僧入室请益,即掷之曰:会么? 无论来者回答还是不回答,通常都被打出丈室。 政和七年(1117)九月八日,慧懃禅师将示寂,上堂云: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去即印住,住即印破。 直饶不去不住,亦未是衲僧行履处。 且作么生是衲僧行履处? 待十月前后,为诸人注破。 至十月八日,慧懃禅师即沐浴更衣,端坐作数书,以别故旧,然后停笔而化。 发布时间:2023-08-28 11:51:4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