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开福道宁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开福道宁禅师悟道因缘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开福道宁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俗姓汪,歙溪(治所在今安徽歙县)人。 道宁禅师成年后即在寺院修道,先在崇果寺充当浴头(负责澡堂事务)。 一日,道宁禅师准备洗脚,在洗脚的间隙,他偶然读诵《金刚经》,当他读至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一句时,忽然身心双忘,不经意将脚垂入沸水中。 就在脚被烫的那一刹那,他突然发明了心地,见到了自己的本性。 不久,他便来到蒋山,依雪窦老良禅师落发。 两年后,他又离开蒋山,遍历丛林,广参名宿。 末后他来到白莲,听五祖法演禅师在小参时,为大众举忠国师古佛净瓶、赵州狗子无佛性等公案,顿彻法源,并得到法演禅师的印可。 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道宁禅师应潭帅席公震之邀请,住开福接众,一时衲子云集。 道宁禅师曾有示众法语去:秋日耀长空,秋江浸虚碧。 伤嗟门外人,处处寻弥勒。 蓦路忽抬头,相逢不相识。 诸禅德,既是相逢,为甚么却不相识? 剪尽霜前竹,临溪不化龙。 修行最忌离开当下一念,向外求玄觅妙。 佛就在我们的心中,日用应缘处即是。 所谓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 这是神宗最基本的教法。 再看他的另外两则上堂法语:1、上堂:遍界不曾藏,通身无影像。 相逢莫讶太愚痴,旷劫至今无伎俩。 无伎俩,少人知。 大抵还他肌骨好,何须临镜画峨眉? 2、上堂:摩谒正令,未免崎岖。 少室垂慈,早伤风骨。 腰囊挈锡,孤(辜)负平生。 炼行灰心,递相钝置。 争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四片,黄鸟一声两声。 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维虽巧画难成。 直饶便恁么,犹自涉途程。 且不涉途程一句作么生道? 人从汴州来,不得东京信。 这两则法语,其主旨与前面所举示众法语是一样的,都强调自性虽无形无相,却本自具足,所谓遍界不曾藏,通身无影像。 见闻觉知处,语默动止处,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处,无不见自性在放光动地。 一切现成,说一个修字,已是多余。 虽然如是,人从汴州来,不得东京信,却也是众生的现实。 发布时间:2023-08-28 12:08:2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