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中竺中仁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中竺中仁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中天竺□(同拗,ao)堂中仁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洛阳人。 中仁禅师少年时投东京奉先院出家,北宋徽宗宣和初年(1119)落发得度,受具足戒后,一度往来于三藏译经场所,专攻经论。 但是,他对于宗门之事,却未曾信人。 当时,圆悟克勤禅师居于宁寺接众。 一天凌晨,中仁禅师入天宁寺礼谒圆悟禅师,正好赶上圆悟禅师为众入室请益。 中仁禅师一见圆悟禅师的威德,便生敬服之心,于是大胆地走到圆悟禅师的跟前礼问。 圆悟禅师道:依经解义,三世佛冤。 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速道! 速道! 中仁禅师正要开口论对,圆悟禅师照着他的嘴一拳打过来,顿时一颗牙齿被打掉了,落在地上。 中仁禅师当即豁然大悟。 中仁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天宁,向圆悟禅师请益,从此师资道合,请问无间。 后开法于大觉寺,不久迁住中天竺,末后又移住灵峰。 南宋孝宗淳熙甲午年(1174)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中仁禅师奉诏入禁中升座说法。 孝宗皇帝举不与万法为侣之公案,请中仁禅师拈提(对古人现成公案,进行评点发挥,以启发学人)。 中仁禅师拈提罢,作偈颂云:秤锤搦(nuo,按、握)出油,闲言长语休。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中仁禅师接众时,比较洒脱自由,常以闺阁中事,以逗学人之机。 请看他的两则上堂法语上堂:九十春光已过半,养花天气正融和。 海棠枝上莺声好,道与时流见得么? 然虽如是,且透声透色一句作么生道?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上堂,举狗子无佛性话,乃曰:二八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修行最关键的,就是要能够透声透色,不为声色所迷。 避开声色,潜入山林,作为修行的一个阶段,固然不可缺少,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声色中来淬火,以显示其金刚之性。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于此极尽欢乐之地,能否透得过? 若透不过,说一千道一万,也只是知见。 发布时间:2023-08-28 14:31:1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