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一讲) 内容: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一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各位观众,在前几集当中,老法师开示了若干佛法的重要理论和修学要领,使我们茅塞顿开,并且从心中生起了无比坚定的修学信心。 但是为了使大家在修行上能够顺利圆满,还有一些重要的观念,必须彻底来了解。 所以还要仰劳老法师慈悲,继续为我们解说。 昨天老法师开示佛力的加持,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只要我们的心、愿、解、行,跟佛陀相应,就能够得的到。 而古代祖师大德也开示,佛力加持分为显加与冥加两种。 请教老法师,这两种加持有什么不同? 师父:中国谚语里面常说:诚则灵。 这个灵就是感应的意思,也就是佛门当中讲的加持的意思。 由此可知,真诚是能感,佛菩萨加持是所感。 关于冥显两种的加持,意思是说,明显的加持,你自己能够感触的到。 像一般世俗讲的,佛菩萨保佑我们,佛菩萨照顾我们,它确确实实是明显的一种感应。 而冥加呢? 他确实加持你,但是你自己觉察不到。 实实在在,就是佛菩萨在暗中照顾你,这一类叫冥加。 而在感应方面来说,有显感显应。 我们求佛菩萨,非常明显,意愿非常强烈,佛菩萨的感应也很明显,这个叫做显感显应。 第二类叫显感冥应,我们虽然很强烈的要求,好像佛菩萨没有回应,其实佛菩萨有,而是你自己不能觉察,这个是显感冥应。 还有一类的是冥感显应。 我们心里头确确实实求佛菩萨,但是没有很强烈表现在外面。 而佛菩萨这个应,应的很明显,我们冥感就显应。 第四种是冥感冥应。 我们求佛菩萨,在形式上没有见到,可是心里头那一点真诚,就是能感。 但是这一点真诚是在内心,没有表在事态上。 不但人家见不到,甚至自己也没有注意这个事情,可是心里头真有,真正是像前面所讲的,这个心、解、愿、行,他真相应。 而佛菩萨这个加持,也是冥冥当中加持。 你不知不觉,在生活、工作、环境里面,一帆风顺,一切恶劣的境界自自然然毁灭了,所谓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这是加持感应有这四种不同。 问: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来合成的。 如果稍稍不协调,我们就要生病了。 那在修行人生病的时候,是不是就是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好,不要吃药。 或者说是也可以看病、吃药呢? 师父:这个问题,说的是没有错,人的生病确确实实百分之九十,都是在四大不调。 四大不调,我们今天来讲,是属于生理的病。 因为四大是色法,是指的这个肉身。 四大是地、水、火、风,它的组合有一定的成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自然的生态。 自然生态在大自然当中,它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它能配合的那么好。 人身体种种器官、细胞的组织也是如此,必须顺其自然,你这个身体就好了。 那么四大,这个说法,一般是很粗浅的说法,好像这个物质的部分,皮肉、骨骼,这是称为地大;血液,流动的这些部分,水分,这是水大;温度,是火大;呼吸,这个属于风大,这个是很粗浅的说法。 这个说法也好懂,这个四大不调了,当然身体就发生问题了,病态就现前了。 而四大精确的讲法,这是讲物质的现象。 我们晓得所有一切万物,今天科学家也懂得,是原子、电子、粒子所组成的。 现在所讲的基本粒子,是不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了? 那一个科学家也不敢讲,为什么呢? 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在进步。 过去认为原子不能分了,过若干年之后,仪器进步了,原子又可以分离,看出电子、中子。 进步到今天,这些东西依旧可以分,分成粒子。 将来仪器再进步,也许这个基本的粒子,又可以分了,所以没有人敢说,现在所发现的最小的物质,就不能分割了,没有人敢讲。 但是无论小到什么程度,佛法里面讲邻虚尘,这是佛讲的,这个就不能再分了,这是到了极限。 即使是邻虚尘,它也有四个现象,这就是四大,四大现象,应该是这么说法的。 无论再小,它还是一个物体。 物体,我们就称它作地大,地大是代表一个物体;再小,它是个物体。 现在科学发现,这个极小物体,它都带电,它带电,它带阴电、带阳电。 阳电,在我们佛法里叫火大;阴电,我们叫水大。 它决定是动的,它不是静止。 动就叫做风大。 所以说是基本的物质。 所有尽虚空、遍法界,动物、植物、矿物都是它组合的。 这个基本的物质,有这四种性质。 这个是对四大精确的说法。 可是我们通常讲四大不调,那就不必讲得这么样精细了。 我们说到分子,说到我们人身体组织这些细胞。 细胞组合如果产生不均衡、不自然的现象,人身体一定要生病。 那么学佛的人,生病了怎么办? 佛告诉我们,最好的方法是把它调整,恢复到自然。 用什么方法调整呢? 用定功。 诸位懂得,清净心是最自然的,心清净,所以身就清净了。 只要你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你定个几天,你这个身体里面的组织,渐渐就恢复自然了。 它为什么会不自然,破坏自然的生态呢? 妄念太多、烦恼太多、忧虑太多、饮食过量、睡眠不足、疲劳,这个佛在经上讲的,有十种因素叫人生病的。 这些都是违背了自然生态这个原理。 我们在一个身体里面讲自然生态,心是静的,身虽然在运动,那个心是定的,他的运动就很如法,就好像一个圆一样。 一个圆,它圆心是不动,外面怎么样去运动,它一定是一个圆。 如果心一动了,那个周边就变成椭圆,变成不规则的,那就生病了。 所以佛法治疗生病,这个道理很深。 你细想的时候,它确实有道理。 那么这种治疗是心理上的治疗,恢复它自然的运作,那就是最健康的。 所以不必用医药,用内心的清净心来调整。 当然这个方法,是要有一点功夫,如果没有功夫,还是要借重医药。 但是我们晓得,医药是治标,不是治本,如果你心不清净,不把忧虑、牵挂、烦恼舍掉,医药的效果也很有限。 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 所以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养成清净、平等、慈悲,对于你健康长寿、青春永驻,决定是有帮助的。 这个不是神话,是事实。 问:老法师的开示,就是说这个生病,是可以完全依靠我们内心的修为,得到清净心,而彻底得到治疗。 至于医药,只是说在不得已的情况才来用,也就好像说是用兵,所谓兵则不祥之气,这是不得已才用的,平常还是要在修行功夫上用功。 再请教老法师,我们目前的居住环境,都是高楼大厦,这种环境在处理我们死后的遗体,或是丧葬事宜,好像都造成很大的不便。 那我们修行人在选择往生的环境,是在家里好? 或是说在医院好? 师父:这一些事情,实在说,都是个缘分。 世俗一般人讲福报。 如果没有这个缘分,没有这个福报,由不得你自己作主。 人到临终,自己还能作得了主,这是好事,大福报! 几个人在这个时候,能作得了主宰呢? 真的,这是靠缘分了。 所以古大德教给我们,一生要懂得修福,要知道积德。 修福、积德,不要去享福,不要把你所修的,你统统都享尽了。 要惜福,就是把你所有的福报,放在临终这个时候来享受。 也就是说,临终时候,自己作得了主,这才是一生当中最真实的福报。 临终作不了主,一生所享受的,还不是一场空? 死了以后,还搞三途,还搞六道,这没有成就。 在世间这些丰功伟业,都是一场梦。 立功、立德、立言,我们中国古人以为这是三不朽,现在人明了。 太阳会有消失光明的一天,太阳系会有瓦解的一天,这个太阳系都瓦解了,地球都不在了,你那个不朽还能存在吗? 所以这些都是人的妄想,不是事实。 事实的真相,一定要超越六道轮回,一定要超越十法界,你才能得到永恒。 这才是个果报,这才是真实。 由此可知,修福、积德的重要性。 而临终自己作得了主,这是真实的福报。 临终能作主,你想往生就往生,想作佛就作佛,你一生没有空过。 就事实而论,毕竟有这个福报的人少数,绝大多数没有这个福报。 没这个福报,你就要知道,当你生病的时候,你就得听别人摆布,这是真的可怜! 自己作不了主,甚至于连翻个身,都要人帮忙。 饮食、大小便都要人来帮助。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得力的人来帮助你,你就苦不堪言,你就完了。 所以我们在病院当中,看到这些事实,应该提起高度的警觉,认真的努力,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我们能照顾别人,果报是将来别人会照顾我们。 我们如果轻贱别人,厌弃别人,将来总有一天,我们自己失去能力的时候,别人轻贱我们,别人讨厌我们。 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到那个时候,你后悔,你就来不及了。 趁著自己还有体力,还有这个精神,要认真努力把从前那些毛病、习气彻底改掉。 我能帮助别人,别人就帮助我。 佛在经论里面讲得很多,真正听进去,真正听明白照做了,实在讲没有几个。 境界现前,老毛病还是犯了。 我这几年在新加坡,只看到一个傅居士,这个人对于听经,他听懂了,他照做了。 他做生意,完全依照佛的教诲去做。 他对于他自己的儿女不照顾,他照顾社会上这些年轻人。 他遵从,我照顾别人,将来社会大众会照顾我的儿女,正确。 贫苦家庭的人,这个小孩品德好,读书用功,全心全力照顾他。 换一句话说,他那个心里面,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 自己儿女没有这个福分,没有这个天分,对社会没有更大的贡献,他要把全心全力,让有贡献的人出头,这个想法了不起,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他的儿女自然有福报。 照顾一切医院里,无依无靠病苦的人,他一家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他太太日中一食,到医院里面去做义工,照顾这些病人。 这个人就是菩萨,这个家庭就是菩萨家庭,他们过的是菩萨的生活。 听了经之后,体会到这个道理,他就做出来,所以他得到真实的受用。 那么人生病,在垂危的时候,到底是在家里面好、是在医院好? 这个要看环境。 家里面一家人都懂得佛法,如理如法的照顾,很好。 在医院里,也要懂得佛法。 人在临命终时,是他将来到那一道去,决定的一刹那。 这一刹那,对于他的来生,关系太密切了。 最后一声是佛号,是求愿往生,他就作佛去了。 《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讲得很清楚。 临终一念起贪心,这是饿鬼道;一念嗔恚,是地狱道;一念十善,是人天道。 这是在临终时,必须有善友在旁边开导、照顾,让他不能错了念头,这个太重要了。 那么现在问题就是那一个,究竟是采取什么方式,各有缘分,各人不相同。 问:老法师这一段的开示非常重要。 就是说我们学佛人,一定要注意培福。 我们培了福报,而且每天精进念佛修行,那么到临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自在,而不必受到种种的不自由的痛苦、折磨。 所以这样子的一种修行,才能够称得上圆满。 请教老法师,夏莲居老居士在称赞净土的诗句里头,有一句话,他说一心念佛,就能够根身器界全转换。 那么这一种的转变,除了说是环境变的清净以外,是不是在身心上,也能够从没有福报,变得有福报;从没有智慧,变成有智慧;从多病、短命,而能够得到健康长寿呢? 师父:他讲的话没有错,讲的话非常有道理,与事实的真相完全相应。 实在说,修福,念佛是修最大的福报。 就像你前面所说的,人在临命终这一刹那,这是与来生祸福关键的时刻。 那么真正有福报的人,他临终的时候可以不生病,预知时至。 你看有很多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你看他走的多么自在。 这一些事实,我们在这几年看得很多,这不是假的。 我在香港,往年在香港讲经,常怀法师告诉我一个欧阳居士,读经的时候,坐著往生的,预知时至。 他向图书馆借《大藏经》回去看,告诉常怀法师,你到那一天,什么时候,派人到我家里去,把这个书取回来,我不再把这个书送回来。 常怀法师听到这个话也很惊讶,不再送来了,难道你预知时至往生? 看看那个样子,好像又不像。 好吧! 既然这么说了,记下来,到那一天派人去拿书。 大概是两个多礼拜以后,他派人去他家拿书,看到老先生正在看书。 老先生看到,图书馆来的,来干什么的? 你不是叫我今天来把《藏经》取回来? 是,没错,我没有叫你这个时候来,我现在还在看。 他是老人家,年岁大,这年轻人当然也不好说什么,这就回去了,第二天再去。 第二天去的时候,他家里人告诉他,老先生往生了。 什么时候往生的? 你走了以后,大概两个小时,坐在那里往生的。 你看这个多自在,预知时至,两个星期之前,告诉常怀法师。 他为什么能够,我们为什么不能够? 关键就在他的心清净,万缘都放下了。 我们为什么不行呢? 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麻烦在此地。 最近,两个月前,三重廖居士跟我讲一个故事。 两个月前,他们那里有一个老同修,七十多岁了,往生也是预知时至,选择往生的时间,这太妙了。 他接触到净土法门,念佛大概才三、四个月,时间不长。 廖居士告诉我,他跟他只见过三次面。 第一次来拜访他,告诉他,他听到这个法门之后,非常欢喜。 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殊胜,他就下定决心,我非去不可,来跟他谈这一桩事情。 过了一个月了,他又到廖居士那里借录音带,借经书、借录音带回去听。 又过了一个月,再找廖居士就跟他讲,他说现在我家里就我一个人学佛,我的家人都不学佛,他说万一我往生的时候,他们又哭又闹,那我怎么办? 廖居士听到,这是个问题。 他就问了,你的家里面这些人,有没有上班、上学的? 对,他们都上班,都有工作。 廖居士说,那你选择他们都上班不在家的时候,往生多好呢! 他听了这个,点点头,这个有道理。 两个月之前的时候,他就选择这个时刻,家人统统上班了,他在这个时候往生。 等家里人晚上下班回来之后,医生来检验,他这个死已经超过八个小时。 可以自己选择时间的,这才叫真正有福报。 这个福报,当然不是一世修的,累世的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个时候成熟,因为他念佛只有三、四个月,时间很短。 跟经上讲的理论、方法相应。 佛经上确确实实是这么说的,问题的结征,就在你如不如法? 经典上讲的是道理、方法,你跟它相不相应? 你要相应了,你就能做到。 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决定往生,何况他念了三、四个月? 万缘放下,身心清净,感应不可思议! 那么夏老居士这个话,意思就很明显了。 这一句佛号,念到功夫得力,念到相应,念到如法,冥冥当中,阿弥陀佛加持,十方一切诸佛加持,你的身心境界,都在那里起变化。 刚才讲了,明显的变化,那是显加,你觉察出来了。 冥冥当中加持,你没有觉察;没有觉察,佛的加持,这个殊胜的功德利益,你也得到。 你的环境,生活环境会改变,你的体质也会改变。 健康长寿,说实在话,看你有没有需要? 如果不需要,这个世间没有什么缘分,住在这没有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早到西方世界去成佛呢? 还有什么好耽误的呢? 如果有必要,必要的是弘法利生,这样殊胜的法门,我还需要时间介绍给广大群众,那这就需要。 所以往生,真的是得到自在了。 在这个世界上多住几天,也不碍事;想立刻就走,行,这个叫了生死,生死自在。 不是做不到,人人都做得到,就是你肯不肯做。 问:老法师这一段的开示,是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一心念佛,他都可以在这一生当中,往生不退成佛,这么大的、无比的福报都能够得到,何况说是在这个世间的这一些福报、智慧、健康、长寿? 只要是有需要,佛菩萨绝对加持。 问题只在于说,我们是不是有真正的、至心的来修行,来念佛。 再请教老法师,古代的大德,他们的生活都是非常的节俭、惜福。 像我们这样看起来,就是都非常的刻苦。 那现在我们地球上的开发,好像都是高度开发,物质非常丰富。 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需不需要再学古大德那样子的刻苦,或者是说是节俭、惜福也是需要,但是尺度上,稍稍可以放宽呢? 师父:这个也是正确的,但是惜福这一个原则,永远不能够改变。 当然整个社会结构不一样,生产方式改变了。 过去都是人工,现在都是机械化,所以生产的量增加了,质也变了。 那么我们也得要随著这个时代,如果还照从前那种方式,那样刻苦节俭,变成对于社会大众学佛,产生一种障碍。 大家看了,这个我受不了,这个佛我不能学。 反而为了这一点点事情,把一切众生法身慧命,这个缘给断掉了,那这个失就太大了,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一切要顾虑大众,能够得到佛法的机缘,所以必须要做适当的调整。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面,衣著、饮食、起居,我们虽然不能讲,不要奢侈,这个是一定要避免的。 一般普通的标准要达到,他们才心安理得。 他的家庭,他的亲戚朋友看到,你的学佛是对的。 如果过份的节俭,那他们会提出异议,就变成障碍了,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 但是出家人那是例外。 出家人说实在话,过那个刻苦的生活是正确的,给世间人做一个样子,你可以不必学,但是你看到人家能过这个节俭的生活,我们这个生活已经超过他很多倍了,你还有什么话说呢? 像我们近代印光大师,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他老人家,但是在许许多多文字里头,我们看到记载他的生活状况。 他老人家在年轻的时候,在定海普陀山住了三十年,住在藏经楼。 他的生活很简单,记载里面告诉我们,他的早餐就是一碗白粥,没有菜,因为他是北方人,早年的时候到南方,他们寺院里头,早晨吃粥有一点碱菜,北方人吃不惯,所以就不吃了。 三十年如一日,早晨就是一钵粥,没有菜。 中午就是一钵饭,这个菜,常住大众,跟大家完全一样。 一生都过这个节俭的生活,一生都是自己劳作。 早晨起来,扫地、抹桌子,整理房间。 晚年虽然有个侍者,这些事情他还是自己做,自己洗衣服,自己补衣服,样样事情都是自己干,八十岁还是这样的,他八十岁圆寂的。 信徒所有这些供养,都拿去印经布施。 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要改善自己生活,没有过。 都是劝人要修福,要惜福。 看到人吃饭,饭碗里头还掉有几粒米,他都要骂人的。 北方人心直口快,他都教训人,你有多大的福报? 你敢这样糟蹋? 这个是我们出家人的好榜样。 当然在现代,我们不能要求那么严格,可是出家人要能做到这个,还是最好的。 在家人的要求,我们一定以社会大众生活水平做标准,不能低于这个标准。 低于这个标准,对于佛法的弘扬会产生障碍。 问:老法师的开示就是说,我们对这个节俭惜福的观念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在做法上,一定要适合现代的环境,不要使大家造成对佛法的一种误会。 再请教老法师,现在社会上一般对神通都非常感兴趣。 但是我们佛法把神通归为是圣末边事。 那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神通? 还有他老人家对神通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开示? 师父:这一点,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神通这两个字,这个名词,社会上很多人产生了误解。 这个名词里面,通是讲通达。 对人、对事、对物,对过去、对未来,一切都能够通达而没有障碍。 神是形容词,所谓是神奇莫测,也就是说他的智慧、能力,超过平常人,他有神奇莫测,这一种智慧通达的能力,所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这是称之为神通。 眼能见,耳能闻,心能知,这个能的能力超过凡人,就叫神通。 佛法为什么把这个东西当做末事呢? 佛告诉我们,这个能力是大家的本能,有什么好奇怪的! 人人都有,而且人人都平等。 没有说那个比那个高,没有这回事情。 你看《华严经》里面所说的,昨天晚上讲到经文,正讲到普眼法门。 从普眼,我们就明了《金刚经》上讲的五眼。 《华严》用十表法,《华严》讲十眼。 那十眼另外五眼从那里来的? 另外五眼从法眼里面开出来的。 由此可知,这个五眼跟十眼是一桩事情,正如同六度跟十度是一桩事情,只是开合不同而已。 开是展开,合是归纳。 多可以归纳少几条;条数少的,可以把它展开,多说几条,内容没有两样。 那么举出一个眼来说,眼的能力能够见尽虚空、遍法界,这个能力太强,这个我们就称神通。 耳的能力也能听尽虚空、遍法界,换句话说,我们坐在那里不动,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讲经说法,我们看的清清楚楚。 他在那里讲经说法,我们听的清清楚楚,这就是神通。 六根的能力,原本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为什么呢? 它是性门,虚空法界是性变的。 《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诸佛的刹土,众生的法界,全是心现、识变。 心识的能力,原本就是这么大。 现在这个能力为什么失掉了呢? 佛跟我们讲了,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所以妄想、执著是障碍,在佛法叫二障。 妄想是所知障,执著是烦恼障,你能把这两种障碍突破了,把这两种障碍消除了,这两种障碍放下了,你的能力就恢复了,有什么奇怪! 今天你看到别人有神通,你羡慕,他那个神通又不能给你。 假如他的天眼通可以给我,我一定拜他做老师,我跟他学。 他的宿命通能够知道过去、未来,他可以给我,我也可以跟他学。 他有我没有,我样样还要请教他,那他欺骗我,我怎么办? 这个不能不防。 他的那个能力,并没有达到究竟圆满。 小通他有,大通他就胡说八道了。 这种以神通来欺骗众生的事情很多很多。 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一桩事情,他说清朝亡国,就是慈禧太后相信神通。 所以有这些神通的人就欺骗她。 国家大事,她向他们请教,甚至于驾乩扶鸾,用这个来决定国家大事,都被鬼神欺骗了,最后亡国。 他说那些东西,为什么会相信呢? 小的事情很灵验,所以她非常相信。 国家大事也问他,就完了。 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也不能不防范。 所以凡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这一种人非常容易著魔。 著魔的事情,在现在这个社会,无论在台湾,无论在国外,我们看到很多。 这个一般医药界里面讲神经分裂,得神经病。 那么这种人都是年轻人,很优秀的,书也念得很好,甚至于大学毕业了,还有一些拿到博士学位。 家庭、事业都相当美满,以后去学佛,学了个一年、半年,得神经病。 我遇到不少,他的家人带来找我,法师,有没有办法救他? 我摇头,我没有能力。 可是我问他,他是不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 点头。 他要能够把神通感应丢到一边,他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所以你看看真正善知识,印光大师、夏莲居老居士,连黄念祖都常说,决定不求神通,决定不求感应,老实念要紧。 只要能做到老实念,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神通感应决定有,佛也有,菩萨也有,罗汉也有,甚至于我们祖师大德里面,显示神通的不在少数,《高僧传》里面可以看到,《神僧传》里头全部都是的。 但是决定不用神通做佛事,也就是不用神通感应来接引群众。 佛法是用理论,是用教导,来接引大众,绝不用这个东西。 有,也不用。 发布时间:2023-08-30 13:01:1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