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真堪布:调整好心态,三门投入参加法会 内容: 达真堪布:调整好心态,三门投入参加法会 调整好心态,三门投入参加法会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前(8月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我们刚才念的四句是发菩提心。 若是有菩提心的摄持,我们的一言一行,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可以成为解脱、成佛的因。 学佛修行不在于形式,在于心。 若是心发不出来,即使行为、表面上做得再多、再精进,也没有什么功德,不会解脱,不会成佛。 若是想解脱、成佛,就要发心。 大家来参加法会,首先要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没有发心,只是盲从地跟随,你们千里迢迢地上山参加法会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大家首先应该观察:买车票的时候,尤其是到山上的时候,自己是怎样的起心动念,自己的心是何种状态? 到朗措玛寺大圆满实修中心是为了什么? 发心有三种,一种是善念,一种是恶念,还有一种是无记——不善不恶。 有的人来到这里,也不好说是否有其他的目的,什么样的人都有。 如果来朗措玛寺有别的目的,破坏道场,破坏僧团。 这是恶念,是要断掉的。 还有一些人是无记的状态,一听别人讲“上山好”“参加法会好”,就跟着来了。 还有些人是被父母、家人骗来的,跟着家人一起来,以为是来旅游的……这些人是处于无记的状态,这是要转变的。 大家应该存善念,尤其是发菩提心:我上山参加法会,学佛修行,要断恶行善,消业积福;这是消业积福的机会,是断恶行善的机会,是学佛修行的机会。 我要迅速解脱,我要迅速成佛,然后帮助众生解脱,帮助众生成佛……有这样的发心,叫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利益功德是非常大的。 有的人上山参加法会,可能是为了身体,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工作……有种种目的,但这都不是正确的。 大家不要为了这些小小的利益,为了这些暂时的利益上山参加法会。 如果你能发大愿,发菩提心,身体自然就会好,孩子自然就会好,家庭自然就会好,工作自然就会好…… 发菩提心利益他人,是圆满自己、成就自己的一种方法。 我们之所以烦恼、痛苦,之所以会遭遇这些坎坷和磨难,根就是我执我爱。 首先要找到根。 人人都觉得自己有烦恼,有痛苦,但烦恼痛苦是从哪里来的? 根是什么? 佛第一转法轮是四谛法轮——苦集灭道。 首先讲苦,六道轮回只有痛苦没有安乐。 不要说三恶道,即使是三善道也没有丝毫快乐,只有痛苦。 佛先让众生认识苦,了知苦。 众生都是愚痴颠倒的,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所以让他认识一切都是痛苦的,都是虚假的。 比如,我们在人间,处处都是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以及爱别离苦、不欲临苦、求不得苦和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 缘分尽了就要分离,即使感情再深,彼此再互相留恋,也没有意义。 自己不愿意离开亲人,亲人也不愿意离开自己,但是没有办法,到时候了都要分离,有的是暂时离开,有的是永远离开。 死亡就要永远离开,谁也没有办法。 这叫爱别离苦。 有的是暂时分离,夫妻感情很好,但是因为工作要分开,尽管不愿意这样,但是没有办法啊! 有的父母和儿女的感情很深,但是儿女长大了,要有自己的生活,只能离开父母,这也是没有办法……这些都是痛苦,这叫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 求的很多,但是都不如意,想得到的却得不到,想要的却要不到,这也是一种苦。 怨憎会苦。 比如说不愿意在一个单位工作,彼此连看一眼都不愿意,但是没有办法,天天还得在一起工作,这叫怨增会苦。 夫妻也是,没有感情,互相像见到仇人一样,但是离不了,还得一起过,这也是怨增会苦。 这是由业力牵引的,不得自由。 都是凡夫,所以没有办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如果我们解脱、成佛了,就自由了,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否则,作为一个凡夫,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只能由业力牵引,跟着业力走。 虽然不想在一起工作,不想在一起生活,但是没有办法,还是要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都是怨憎会苦。 不欲临苦。 凡夫都一样,虽然都不愿意感受烦恼,不愿意遭受痛苦,但因为愚痴颠倒,都在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人都有嫉妒心、嗔恨心。 其实你可以不嗔恨。 因为一旦生起嗔恨心,心里就会不舒服、不快乐,这也是自寻烦恼。 你也可以不贪婪。 因为一旦贪婪,也是自寻烦恼。 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不为境转。 当对境来临时,自己不嗔恨、不贪婪、不嫉妒、不傲慢,这样心里就清净、快乐了。 不烦恼的时候,心里多清净啊;不烦恼的时候,心里多快乐啊。 一有烦恼,就不快乐了,就不清净了。 痛苦是自己自找的,这就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凡夫就像小孩子一样,没有办法,就是用石头砸自己的头。 小孩子玩耍时,觉得扔石头好玩,石头掉下来砸自己的头了,这时才知道疼,才知道哭,但是已经晚了,头已经砸破了,头疼的感觉已经产生了。 这个时候后悔也没有用,哭也没有用。 凡夫也是这样,若是没有智慧,没有佛法,成家立业就是自找痛苦。 若是有了佛法,就有了智慧,佛法就是方法,可以不让自己烦恼、痛苦。 当你能够在顺境逆境等一切对境前如如不动,心不随境转时,境就随心转了,这叫大自在。 佛法就是这种方法,智慧就是这种方法。 凡夫都是愚痴颠倒的,都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自己让自己痛苦,自己让自己烦恼,这是不欲临苦。 我们已经知道了六道皆苦,现在就找苦的原因、根源。 佛讲完苦谛,接着讲集谛。 “集”指我执、烦恼,这是痛苦的根。 如果自己身体不舒服了,就要找原因,不能胡乱服药。 正规的医院都是这样,先要把病源、病根找出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患的是何种病。 同样,我们已经感觉到了痛苦,感觉到了难受。 只有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痛苦的根,不是因为缺少拥有,而是因为有我执烦恼。 我们感受痛苦的时候,也会去找很多原因,也会去寻根。 “这是因为我事业不成功,家庭不和睦,儿女不听话,身体不健康……”从世俗的角度看,这些才是原因,才是根。 其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根是无明、烦恼。 若是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无论怎样都是快乐的,都是幸福的,都是吉祥的,都是圆满的。 一般凡夫若是没有法眼或慧眼,只能通过肉眼看,这样就有点儿复杂,很难看得见,也很难弄明白。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识六根都是虚幻的,根本见不到诸法的究竟实相和真理,根本无法明白诸法的究竟实相和真理。 这些见闻觉知都是分别的,都是观待的。 凡是分别、观待的,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 佛讲了很多实相和真理。 如果想明白诸法的究竟真理,想见到诸法的实相真理,就要靠法眼、慧眼和佛眼。 用佛眼看得最透彻,看得最圆满。 凡夫都相信自己的见闻觉知,都相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识。 其实,如果信佛,就不能相信这些六根识;如果学佛,就不能再跟着它们跑。 应该相信法眼、慧眼,相信佛,相信菩萨,依教奉行,按照他们教的方法去做,这样就可以解脱、圆满。 只有具法眼、慧眼,才可以见到,才可以明白。 自己还没有法眼、慧眼之前,就要相信佛,相信善知识。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皈依善知识? 就是要听佛的话,听善知识的话。 当自己有法眼和慧眼的时候,就不迷茫了,也可以自己进行取舍了,此前就要依靠上师和善知识。 痛苦的根是我执烦恼。 怎样才能遣除这个根? 佛讲了道谛。 道,即无我、空性的智慧。 如果有了无我、空性的智慧,就可以铲除这个根,可以破除我执,可以放下自我。 虽然很多人都会说“放下自我,放下自我”……但这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做到放下自我,没有那么容易。 若是想放下自我,破除我执,就要靠无我、空性的智慧。 只有通过无我空性的智慧,才可以铲除无明烦恼,才可以根除痛苦的根。 只要断除了无明烦恼,就不会痛苦了。 佛接着讲灭谛。 “灭”是息灭。 息灭痛苦,永远地摆脱痛苦,就是佛讲的灭谛,也就是寂灭。 佛第一转法轮讲了苦集灭道四谛。 苦谛和集谛是轮回的因和果,道谛和灭谛是涅槃的因和果。 前面讲的是发心和发心的重要性。 大家一定要发善念,发菩提心。 上山参加法会,是为了众生。 自己为了众生而解脱成佛,然后再帮助众生解脱,帮助众生成佛。 因为轮回的根是我执我爱,如果大家能发出这样的心,就能对治我执我爱,遣除我执我爱。 若是没有我执我爱,就没有烦恼、痛苦。 所以,大家一定要发大心,发菩提心,这样暂时的利益就圆满了。 有些人可能之前还不知道要发善念,发菩提心,但是没有事,现在发也来得及。 现在你就可以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状态。 若是有恶念,要立即断掉;若是无记的状态,要立即转变;只有发了菩提心,上山才有意义,参加法会才有意义,真正能消除很多的业障,积累不可思议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所以,发心很重要,动机很重要。 刚开始时,发心不太纯正也没有关系,现在明白了,可以调整,可以重新再来。 这次法会共十天时间。 法会期间,我们要把所有的人分成三组,轮流供灯、供水和修法。 每一组进行三天。 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 你们上山参加法会,不是为了旅游,不是为了搞世间的利益。 法会开始以后,无论是供灯、供水,还是修法,每个人都要将身口意投入其中,不能只在形式上做,否则没有多大功德。 大家一定要发心。 比如,供灯擦灯器的时候,观想擦自己的业障;点灯的时候,观想点的是自己内心的智慧,照亮所有的众生。 我们以前讲过供灯的功德,也讲过供灯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大家可以看一看。 整个过程中,自己的身口意都要投入:身擦灯、点灯,口中念诵《供灯发愿文》、咒语,心(意)发善念,发菩提心。 之所以称“万盏法会”,因为灯代表智慧,供灯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议。 如果能如理如法地供灯,就可以增长智慧,令智慧圆满。 第一届万盏法会的举办地点是五台山。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五台山? 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文殊菩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智慧的象征。 虽然有很多消业积福的方法,但是我们为什么选择供灯? 灯代表智慧,我们通过供灯,可以增长智慧。 当时我心里想,对我等众生来说,智慧太重要了。 若是缺少智慧,怎样都是烦恼,怎样都是痛苦的。 无论你条件好不好,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条件,都一样烦恼、痛苦。 社会上有很多有权力、有势力的人,他们虽然有权力、势力,但是内心的烦恼、痛苦比我们普通人还大。 社会上有很多有学问、知识的人,但是他们内心的烦恼痛苦也跟我们一样,一点都没有减少,没有减轻。 认真一想,智慧太重要了! 若是有智慧,无论何种身份,无论何种条件,都一样可以快乐,可以解脱。 为了增长智慧,我们去了五台山,举办了第一届万盏法会。 大家真的要明白,我们不缺其他的,也不差其他的,唯一缺少的就是智慧。 朗措玛寺是清净的道场,文殊菩萨无处不在,在朗措玛寺也有文殊菩萨。 也可以说,朗措玛寺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我们现在举办的是第十一届万盏法会,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法会,供灯的时候好好地发心,如理如法地供灯。 水代表清净。 如理如法地供水,相续可以变得清净。 供水的时候,身口意三门都投入其中:身体擦水碗、供水;口里念诵《供水发愿文》,也可以念《清净戒律咒》;心里(意)要发愿,愿自己与所有的众生相续清净。 在修法方面,我们现在修的是《金刚萨垛修法》仪轨。 实修中心的出家众在仪轨操作上非常如法,带领大家修持仪轨,这也是非常殊胜的。 通过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修金刚萨垛尊。 修金刚萨垛尊的主要目的是消业,最后可以得到与上师金刚萨垛佛无二无别的成就。 我们在最后一天会受悉地。 若你是一个真正有基础、如法修行的人,当受悉地的时候,基本上都能获得与本尊金刚萨垛佛无二无别的成就。 所以,大家一定要用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来修法。 念仪轨的时候,不能只在口头上念,或打个手印、使用一下法器而已,主要是发心。 若是你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见解,这是最好的。 一心一意地祈祷金刚萨垛尊,消除自己的业障以及一切众生的业障,这也是发菩提心。 我们无论供灯、供水、修法的时候,都带着众生,为众生做,这是打开心量的一种方法,也是对治我执的一种方法。 如果能经常这样思维,这样发心,我执慢慢就会减少、减弱。 我们的心量很小。 但是只要大家听话,照着做,处处发利他心,处处发善念,就会打开心量。 “我的业障能不能消除? 我的福报能不能求来? ”不要想这些。 依教奉行,多发善念,多发利他心,处处为众生着想,时时去利益众生,业障自然就会消除,福报自然就会圆满。 不要求这些,否则是不如法的,也不会圆满的。 你的心量无法打开,我执也无法放下。 不要想这些,否则心量又变小了,又开始有我执了。 若是不想这些,自然就会好。 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了,即使不求灰,灰也会有。 我们供灯、供水、修法时,要如理如法,用身口意三门来做。 你们上山的过程很艰难,这是高原,路不好走。 到了朗措玛寺大圆满实修中心,也很艰难,因为条件差,这次参加法会的人也特别多。 此外,供灯、供水、修法的过程也都很艰难。 尽管如此,大家一定要修安忍,一定要把这些当成好事。 你们这次上山,没有其他的目的,也不要求别的,就是求法。 若是能够这样,你们所受的苦和累也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能消除很多业障,能化解很多灾难。 我们平时出差、出门都是为了赚钱,或者是为了旅游,但这次是为了求法,为了参加法会。 佛在经中讲,为了求法、值遇佛法而付出、受苦,都是有意义的,能消除很多业障。 大家要相信! 路不好,有高原反应,还要来听课,可能心里就不舒服了。 现在你们可以调整心态,让自己高兴起来,兴奋起来,这样高原反应就没有了,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就快乐起来了。 快乐是自己创造的,让自己开心快乐多好啊,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烦恼、痛苦? 都要让自己开心快乐,这叫学佛、修行。 应该思维,我经历的这一切能消除业障,能消除灾难。 这样一想,心里就高兴了,就快乐了,这叫法喜充满。 高原反应也就没有了。 这里住的地方不好,其实也不是问题,只要一转念就都好了。 在这里参加法会会有一些困难,吃不方便,住也不方便。 这么多人在一起,肯定会有很多不顺眼、不顺心的……但这些都是有意义的。 你们这样艰难地生活、过日子,也是为了修法,为了参加法会,为了求法,所以可以消除很多业障,消除很多灾难。 大家一定要提起善念,提起正念,否则什么也得不到。 若是能生起善念,提起正念,业障能得以消除,灾难能得以化解,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大家一定要相信! 法会多有意义啊,天天快快乐乐,天天法喜充满。 供灯、供水、修法都要起早贪黑。 我们每年都要供很多水,大约四十万或五十万。 往年都是这样的,早上特别早,两三点钟就开始,晚上特别晚。 法会期间,我们要做八种供养。 水有三种:佛菩萨洗脸用的水,洗脚用的水,以及身上涂的香,这三种供品都是要供水的。 供完收起来再供,供完收起来再供,也很累。 供灯组也一样,每天都起早贪黑,早上三四点就要起来,晚上十二点、凌晨一点才能休息。 修法组也是如此,每天有四个段落的修法,早上有两个段落,下午有两个段落,中间还有培训,晚上还有我的课,时间也是很紧的。 供灯、供水、修法的过程都是很艰难的。 但是大家心里不要生厌烦,一定要调整心态。 这是消业积福最好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机会。 对你们来说,这个机会很难得。 这么多人在一起供灯、供水、修法,一起消业积福,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一定要精进,要调整心态,不能懈怠,不能散漫。 这是成就的机会,这是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最佳机会,不要错过。 你们所受的累、所受的苦都是有意义的,一定要珍惜自己宿世修来的福报。 今天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来了这么多人,这都是宿世的缘分。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你们也很虔诚,不顾一切到朗措玛寺参加法会,非常随喜大家。 这次参加法会的人,大部分是有家庭,有工作的。 家庭离不开,工作也难安排,但是大家还是不顾一切地来求法。 “路途远,跋山涉水,条件艰苦,都无所谓,能得到法就行,能参加法会就行,受苦就受苦,条件差就差……”末法时期能有这样的求法心,有这样的虔诚心,有这样的心态,真是非常珍贵,也值得随喜! 今天真得非常随喜大家! 朗措玛寺是你们的家,你们今天到了朗措玛寺,就等于回到了自己的家,欢迎你们回家! 大部分人都是奔着我这个人来的,有的人把我称为爹,有的人把我称为娘。 今天到朗措玛寺也是来看这个爹,看这个娘的。 我作为当爹又当娘的人,心里非常激动,也非常欢喜。 你们有时候说我是爹,有时候说我是娘。 我到底是爹还是娘,自己都糊涂了……当爹也行,当娘也行。 我即作为爹,又作为娘的,心里很激动,很高兴。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大家在这里就像在家里一样,可以随便。 虽然说随便,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戒律还是要遵守的。 实修中心分男众区和女众区,有男众修行人和女众修行人。 佛在世时就要求,男众和女众修法道场之间至少要有一公里的距离。 但是我们现在只有这个条件,没有办法。 这里的男女众生活区都是分开的。 那边是男众生活区,女众是不可以进去的;这边是女众生活区,男众是禁止的,是不允许去的。 我们的超市、医务室、法物流通处都搬到外面去了,这是有规定的。 上午12点之前是男众的时间,除了四个部门安排的工作人员可以去之外,女众是不允许去的。 12点以后是女众的时间,男众是不允许去的。 虽然这是公共场所,但时间都是分开的,这些都要记住。 清规戒律由四个部门给大家讲,我就不多说了。 似乎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其实这些规定实际上都是为了保护你们的相续,保护众生的善根,希望大家能理解,能遵守。 这届法会孩子也很多,他们都是父母带来的,也有爷爷奶奶带来的。 你们带他们来朗措玛寺参加法会,这是为了他们好。 你们也要负起责任,不要不管他们。 让他们在这里多种善根,多结善缘,不要让孩子们在这个造恶业,结恶缘。 这里是清净刹土,是正法道场,若是在这里造恶业,结恶缘,对自己来说是有伤害的。 很多小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让他们多结点善缘,多种点善根,对他们的人生和命运都非常有帮助,有利益。 如果把他们带到了山上,却不管他们,想往东跑就往东跑,想往西跑就往西跑……小孩子不懂事,遇到对境的时候很难把握,大人一定要把他们带好,让他们多结善缘,多种善根。 你们带他们上山,让他们参加法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次参加法会也有很多年轻人,这也是个机会。 这里是清净刹土,是正法道场,希望大家能保持身口意三门的清净,让自己的身口意多种善根,这样对你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将来步入社会的时候,对你们的生活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利益。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机缘,珍惜这个福报。 想说的、该说的都说了。 明天是法会的准备工作,上午有皈依、传戒。 有发心皈依的人,要到戒律部登记,明天上午到大殿皈依。 明天还有传授居士五戒、菩萨戒,大家看自己的发心,看自身条件,若是想受居士五戒或菩萨戒,就根据时间来受。 下午有金刚萨垛灌顶和仪轨传承,到时候都要来接受。 你们皈依、受戒了,也得到了灌顶、传承,然后再修法,这样才是如法的。 明天一天都有安排,到时候都要准时来光明大圆满坛城。 后天,法会正式开始,早上有开幕式。 其他活动安排由四个部门给大家宣布,都要记住。 今天很多人刚到寺院,路上肯定很辛苦,大家早些休息。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发布时间:2023-06-21 08:56:2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