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基础知识-一:三业 六根 内容: 三业: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 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 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 什么是三业? (详见《入法门论》)答:身业、口业、意业。 1、身业:身之所作,凡身体行为动作,身体之一切语言如坐、卧等皆属身业。 2、口业:口之所语,盖一切语言气息口之言传示之他者,皆属口业。 3、意业:意之所思,谓思想意识之大小想法打算运筹起心动念皆属意业。 六根:根,能生之义。 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 根有六种: 一、眼 能见色者是。 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 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 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味尘 ,谓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是名味尘。 五、触尘 ,触,即着也。 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是名触尘。 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五尘影像,是名法尘。 六根清净: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于境中生起喜欢或不喜欢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 这在佛教中是相当高的境界。 六根不净: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 从这一点来说,凡夫莫不如此。 了解更多相关法义,详见《入法门论》 发布时间:2023-09-01 07:30:0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