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真理的震撼:人类来自光音天,光音天人来自人类,如此循环!~长阿含经 内容: 真理的震撼:人类来自光音天,光音天人来自人类,如此循环!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分别告诉了我们“人类来自光音天”,而且还告诉我们“光音天人来自人类”(但或许不是全部都来自人类),如此循环(除非我们整个世界坏尽,那就要统一迁到他方世界了!) 《长阿含经》“三灾品”中详细描述了我们这个世界,有三大灾难,分别是火灾,水灾,风灾。 火灾将发生前后。 五道众生(除人到)命终时,都将投生到人道,最后由人道修善,全部转生到光音天! 在“世本缘品”中,详细讲了我们这个世界是如何重建的,人类怎么来的,是来自光音天! 而且刚开始没有太阳,太阳又是怎么来的? 我等会还将整理经文告诉大家,太阳照在我们人身上,感觉不是很热吗,但太阳本身不热,热的原因来自其他10个方面,而不是太阳本身! 《长阿含经》了解我们宇宙科学的最佳佛经,推荐给大家阅读。 有关本帖: 有关全部:以下摘自《长阿含经》三灾品佛告比丘:“世有三灾。 云何为三? 一者、火灾,二者、水灾,三者、风灾。 有三灾上际。 云何为三? 一者、光音天,二者、遍净天,三者、果实天。 若火灾起时,至光音天,光音天为际。 若水灾起时,至遍净天,遍净天为际。 若风灾起时,至果实天,果实天为际。 “云何为火灾? 火灾始欲起时,此世间人皆行正法,正见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时,有人得第二禅者,即踊身上升于虚空中,住圣人道、天道、梵道,高声唱言:‘诸贤,当知无觉、无观第二禅乐! 第二禅乐! ’时,世间人闻此声已,仰语彼言:‘善哉! 善哉! 惟愿为我说无觉、无观第二禅道! ’时,空中人闻其语已,即为说无觉、无观第二禅道。 此世间人闻彼说已,即修无觉、无观第二禅道,身坏命终,生光音天。 “是时,地狱众生罪毕命终,来生人间,复修无觉、无观第二禅,身坏命终,生光音天。 畜生、饿鬼、阿须伦、四天王、忉利天、焰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众生命终,来生人间,修无觉、无观第二禅,身坏命终,生光音天。 由此因缘地狱道尽,畜生、饿鬼、阿须伦乃至梵天皆尽。 当于尔时,先地狱尽,然后畜生尽;畜生尽已,饿鬼尽;饿鬼尽已,阿须伦尽;阿须伦尽已,四天王尽;四天王尽已,忉利天王尽;忉利天王尽已,焰摩天尽;焰摩天尽已,兜率天尽;兜率天尽已,化自在天尽;化自在天尽已,他化自在天尽;他化自在天尽已,梵天尽;梵天尽已,然后人尽,无有遗余。 人尽无余已,此世败坏,乃成为灾,其后天不降雨,百谷草本自然枯死。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有为诸法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吹大海水,海水深八万四千由旬,吹使两披,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 二日出已,令此世间所有小河、汱浍、渠流皆悉干竭。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海水深八万四千由旬,吹使两披,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三日出。 三日出已,此诸大水,恒河、耶婆那河、婆罗河、阿夷罗婆提河、阿摩怯河、辛陀河、故舍河皆悉干竭,无有遗余。 “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海水深八万四千由旬,吹使两披,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四日出。 四日出已,此诸世间所有泉源、渊池,善见大池、阿耨达大池、四方陀延池、优钵罗池、拘物头池、分陀利池、离池,纵广五十由旬,皆尽干竭。 “以是故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吹大海水,使令两披,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五日出。 五日出已,大海水稍减百由旬,至七百由旬。 以是可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是时,大海稍尽,余有七百由旬、六百由旬、五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百由旬在。 以是可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时,大海水稍稍减尽,至七由旬、六由旬、五由旬乃至一由旬在。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海水稍尽,至七多罗树、六多罗树乃至一多罗树。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海水转浅七人、六人、五人、四人、三人、二人、一人,至腰、至膝,至于腨、踝。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海水犹如春雨后,亦如牛迹中水,逐至涸尽,不渍人指。 ”佛告比丘:“以是当如: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吹海底沙,深八万四千由旬,令著两岸飘,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六日出。 六日出已,其四天下及八万天下诸山、大山、须弥山王皆烟起焦燃,犹如陶家初燃陶时,六日出时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说之道。 其后久久,有大黑风暴起,吹海底沙,八万四千由旬,令著两岸飘,取日宫殿,置于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七日出。 七日出已,此四天下及八万天下诸山、大山、须弥山王皆悉洞燃,犹如陶家燃灶焰起,七日出时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以此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此四天下及八万天下诸山、须弥山皆悉洞燃。 一时,四天王宫、忉利天宫、焰摩天宫、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宫亦皆洞燃。 ”佛告比丘:“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法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说之道。 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燃已,风吹火焰至光音天。 其彼初生天子见此火焰,皆生怖畏言:‘咄! 此何物? ’先生诸天语后生天言:‘勿怖畏也,彼火曾来,齐此而止。 以念前火光,故名光念天。 ’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燃已,须弥山王渐渐颓落,百由旬、二百由旬至七百由旬。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燃已,其后大地及须弥山尽无灰烬。 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 其此大地火烧尽已,地下水尽,水下风尽。 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说之道。 ”佛告比丘:“火灾起时,天不复雨,百谷草木自然枯死,谁当信者? 独有见者,自当知耳! 如是乃至地下水尽,水下风尽,谁当信者? 独有见者,自当知耳! 是为火灾。 世本缘品第十二佛告比丘:“火灾过已,此世天地还欲成时,有余众生福尽、行尽、命尽,于光音天命终,生空梵处,于彼生染著心,爱乐彼处,愿余众生共生彼处。 发此念已,有余众生福、行、命尽,于光音天身坏命终,生空梵处。 时,先生梵天即自念言:‘我是梵王,大梵天王,无造我者。 我自然有,无所承受,于千世界最得自在,善诸义趣,富有丰饶,能造化万物。 我即是一切众生父母。 ’其后来诸梵复自念言:‘彼先梵天即是梵王,大梵天王。 彼自然有,无造彼者,于千世界最尊第一,无所承受,善诸义趣,富有丰饶,能造万物,是众生父母。 我从彼有。 ’彼梵天王颜貌容状常如童子,是故梵王名曰童子。 “或有是时,此世还成世间,众生多有生光音天者,自然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照,神足飞空,安乐无碍,寿命长久。 其后此世变成大水,周遍弥满,当于尔时,天下大暗,无有日月、星辰、昼夜,亦无岁月、四时之数。 其后此世还欲变时,有余众生福尽、行尽、命尽,从光音天命终,来生此间,皆悉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照,神足飞空,安乐无碍,久住此间。 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是时,此地有自然地味出,凝停于地,犹如醍醐,地味出时,亦复如是,犹如生酥,味甜如蜜。 其后众生以手试尝知为何味,初尝觉好,遂生味著;如是展转之不已,遂生贪著;便以手掬,渐成抟食;抟食不已,余众生见,复效食之;食之不已,时此众生身体粗涩,光明转灭,无复神足,不能飞行。 尔时,未有日月,众生光灭;是时,天地大暗,如前无异。 其后久久,有大暴风吹大海水,深八万四千由旬,使令两披飘,取日宫殿,著须弥山半,安日道中,东出西没,周旋天下。 发布时间:2023-06-21 09:34:5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