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戒邪淫故事:内典字义译注 内容: 内典字义译注●卷一三途:即三恶道。 优填王:梵语邬陀衍那,此言出爱。 亦云优陀延。 即优填王也。 (凡言梵语者,皆天竺国之语也,劫初皆梵天遗种,故称梵。 )婆罗门:此云净行,是西天四姓之一,详《长阿含四姓经》。 八关斋:即八戒也。 在家者皆可受,期止一日一夜。 欲日日持,须日日受,受则不可破。 若能上品持,虽一日一夜,亦决定生天。 罗汉:具云阿罗汉。 有三义:一杀烦恼贼,二不受后有,三应受人天供养。 沙门:此云勤息。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也。 舍利:此云骨身,亦云灵骨,四圣皆有之。 形色不定,灵异无方。 水火金石,皆不能损。 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此言觉有情。 同佛修证之谓觉,无明未尽之谓情。 又有情,指众生言,菩萨以斯道觉斯民,故云觉有情。 八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涅槃:此云灭度,得寂灭乐,度生死苦。 又涅曰不生,槃曰不灭。 不生不灭,名为涅槃。 氎:音迭,其花可织为布。 高昌国草本,罽宾国木本。 恒河:具云恒伽,亦名殑伽,此云天堂来,其河近舍卫国。 菩提:此言觉。 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三宝:佛、法、僧也。 三宝六义,详《宝性论》。 正觉:梵语三菩提,此言正觉。 登佛之果,名成正觉。 阿阇世:此言未生怨,瓶沙王之太子。 北俱卢洲:在须弥山北,其洲人民,寿皆千岁。 念衣得衣,思食得食,命终生天。 祇园:祇陀太子所施之树,给孤长者所买之园,具云祇树给孤独园,今特省文耳。 精舍:佛、僧住处也。 比丘:此言乞士。 乞法于佛,以资慧命。 乞食于世,以养色身。 又云破恶、怖魔。 转轮圣王:轮王有四种:金轮王,王四天下;银轮王,王三天下;铜轮王,王二天下;铁轮王,王一阎浮提。 八难: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边地、五长寿天、六诸根不具、七生邪见家、八生于佛前佛后。 有以北俱卢洲为长寿天者,谬也。 观《大般若经》、《较量寿命经》,可见。 如来:梵语多陀阿伽度,此言如来,佛十号中之一。 释迦牟尼佛:梵语释迦,此言能仁。 梵语牟尼,此言寂默。 谓德能仁济群类,道尚寂默无为也。 佛,觉也。 天竺:即佛降生之国,亦名印度,亦名身毒,乃阎浮提之正中,先佛出世,皆在于此。 周围九万余里,三面距海,北背雪山,东至震旦国,南至金地国,西至阿踰遮国,北至小香山,各五万八千里。 其国于夏至午刻,用土圭测之,四面无影。 其余一切国土,皆有影。 净饭王:梵语阅头檀,此言净饭,或云白净。 佛之父王,迦维罗卫国主也。 摩耶夫人:具云摩诃摩耶,此言大术,或云大幻,谓能以大幻术,母诸佛也。 波罗叉:亦云毕利叉,此言无忧。 四大天王:北多闻天王,东持国天王,南增长天王,西广目天王。 忉利天王:即帝释天主释提桓因也。 《涅槃经》别有十一名。 毗首羯磨:此云种种工业。 西土工巧者,多祭此天。 三十二相:足下平满,有千辐轮相;手足柔如兜罗绵;足指纹同绮画;圆满纤长;足跟与趺相称;光润高满;双腨渐次纤圆;双臂垂膝;阴藏有梵相;毛孔绀青宛转;发皆右旋;肤不沾水;身皮金色晃耀;手足肩颈七处充满;肩项殊妙;膊腋充实;容仪洪满;体相端严;身量悉称;威容广大如狮子王;常光面各一寻;四十齿齐密,白如珂雪;四牙锋利;得味中上味;舌相净薄,能覆面轮,至于发际;梵音和雅,远近等闻;眼睫绀青齐整;鲜白红环;面如满月;眉相皎净,如天帝弓;眉间有白毫相;顶上高显,周圆犹如天盖。 八十随形好:详《华严》、《大般若》、《三昧海》等经。 耶输陀罗:此云名闻,移施长者之女,悉达太子之妃,罗睺罗之母。 瞿夷:此云明女,舍夷长者之女。 《十二游经》及《释论》皆云是太子正妃,耶输陀罗为次妃。 鹿野:释长者之女,太子第三妃也。 波旬:亦云波卑夜,此云极恶,魔王名也。 三昧:此言正定,拣非邪定也。 亦云正受,不受诸受,名曰正受。 六天:四王天至他化天也,详在后。 阿难:此云庆喜,亦云欢喜。 生于佛成道日,故名。 乃斛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也。 拘睒弥国:亦名憍赏弥,中天竺国之境。 摩因提:长者名。 摩邓女:摩邓,摩登伽母也。 摩邓女,即指摩登伽。 目连:具云目犍连,此言采菽氏。 沙弥:此言息慈,息世染欲,慈济众生也。 安陀:近天竺之国。 优婆塞:又云邬波索迦,此言近事男,谓亲近比丘而承事故。 亦云邬波萨哥,此言善宿男,谓虽在家,而男女不同宿也。 拘尸那城:此言角城,其城三角故。 迦叶佛:此云饮光,释迦佛之师,贤劫千佛中第三尊佛也。 ●卷二八王: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八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比丘尼:此云乞士女。 优婆夷:又云邬波斯迦,此言近事女,谓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 亦云乌波萨吉,此言善宿女。 鸠摩罗什:此言童寿,天竺人,龟兹王甥也。 苻坚建元九年,太史奏有德星现外国,故迎至此。 茶毗:亦云阇维,焚化也。 三藏:经、律、论。 浮屠:此云高显,佛塔也。 弥勒:此言慈氏,姓也。 继释迦而成佛,详《弥勒下生成佛》等经。 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般泥洹:即般涅槃也,见前。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三长斋月:正、五、九。 行者:修行之人也。 四大:地、水、火、风也。 有内外四大。 以人身言,骨肉为地,精血为水,暖气为火,运动为风。 天眼:天眼,五通中之一通。 其间广狭不等,有外道天仙之天眼,有声闻、缘觉之天眼,有菩萨与佛之天眼。 摩登:具云摩登伽,此言本性,淫女也。 后于楞严会上,闻法悟道,出家,名性比丘尼。 优钵罗:此云青莲花。 非优昙钵罗也。 优昙钵罗,树名,此云灵瑞,其树有实无花,若佛出世,或转轮王出世,此花方开。 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乃色究竟天之王也。 梵语阿迦尼吒,此云窒碍究竟,又云色究竟,乃色界之顶天也。 阎浮提:具云阎浮那提,树名也。 此言胜金,树下有金,故以名树。 又因洲有此树,故以名洲。 即南赡部洲也,其地七千由旬。 郁单越:此言高出,亦云胜处,即北俱卢洲也,其地十千由旬。 瞿陀尼:亦云瞿耶尼,此言牛货,即西牛货洲也,其地八千由旬。 弗婆提:亦云毗提诃,亦云弗于逮,此言胜,即东胜神洲也,其地九千由旬。 须弥:具云须弥卢,此言妙高。 四宝所成曰妙,耸出众山曰高。 在四大天下之中,其高十六万八千由旬,半出海水上,半藏海水下,顶有忉利天宫,日月行于出水上山之半。 娑婆:又云娑诃,又云索诃,此言堪忍。 即释迦应化之土,大千世界之总名也。 四天王:欲界第一天也,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宫殿邻于日月。 忉利天:梵语忉利,此言三十三。 在四王天之上,帝释居中。 四面有三十二位小天子,为内辅臣。 合成其数,非自下而上之三十三也。 夜摩天:具云须夜摩,此言善时分,在忉利天之上。 兜率天:具云兜率陀,此言妙足,在夜摩天之上。 化乐天:梵语须涅密陀,此言化自乐,在兜率天之上。 他化自在天:梵语婆舍跋提,此言他化自在,在化乐天之上,乃欲界第六天也。 此上欲、色二界中间,有魔身天作王,王于欲界,方为欲界顶天。 由旬:亦云由延,亦云踰善那,乃轮王巡狩一停之舍,犹此方之驿。 有作十六里者,有作三十里、四十里、六十里、至八十里者。 甄叔迦:此言赤色。 阿弥陀佛:梵语阿,此言无。 梵语弥陀,此言量。 以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福德无量故。 三千大千世界:千日、千月、千须弥山,乃至千梵世天,名小千世界。 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 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 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实则一大千也。 摩尼:正云末尼,此言离垢。 八功德水: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能除饥渴、八长养诸根。 ●卷三七趣:《楞严经》以仙道合之六道,名为七趣。 三兽:象、马、兔。 梵王:是娑婆世界之主。 铁围:梵语斫迦罗,此言轮山,亦云铁围山,在四洲之外。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五阴:色、受、想、行、识。 声闻:闻四谛声教而得证果,名曰声闻。 九品往生: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共成九品也。 义详《观无量寿佛经》。 十恶:身三恶,口四恶,意三恶也。 身,杀、盗、淫。 口,妄言、绮语、两舌、恶骂。 意,贪、瞋、痴。 泥犁:地狱也,此言无有,言无有乐处、无有赦处也。 阿旁:狱卒也,此言无慈。 光音天:语言之时,口出净光,名光音天,色界二禅天之顶。 劫火至时,此天首免其灾。 地味:劫初地上所生之物也,状如煎热乳,味若细蜂蜜。 四生:胎、卵、湿、化。 梵行:持戒绝欲,名修梵行。 三生:即三世。 阿修罗:此云无端正,男丑女端正故。 亦云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故。 亦云无酒,酿酒不成,瞋心誓断故。 十八梵天:即色界天也,在欲界之上。 已断情欲,故称为梵。 十八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义详《楞严经》八、九卷。 十六大国:皆天竺附近之国也,如央伽、摩竭提等。 二十八天王:欲界六,色界十八,无色界四。 非非想天:无色界极顶天也。 须陀洹四重阶级: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诸法眼净,得预圣流也。 合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有四重阶级。 缘觉: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得悟道,故名缘觉。 独觉:出无佛世,独自觉悟,名为独觉。 十信: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 十住: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十行: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 十回向: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 欢喜地十重阶级:即十地也,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补处之尊:梵语阿惟颜,此云一生补处,言一来降生,即当成佛也。 发布时间:2023-09-04 11:15:0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