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二、救苦 救溺 内容: 救溺●宋时,元嘉年间,僧人竺惠庆,乘船前往庐山。 江风突起,船将翻沉。 惠庆便虔诵《观音经》,有人望见他所乘的船,迎风截流,隐隐有金甲神牵引,得以靠岸。 《法苑珠林》●唐时,岑景仁,自幼诵《普门品》。 他曾经去江苏一带,船翻落水。 他听到有人说:“能诵《普门品》的,水难应免除。 ”连说了三遍。 岑便得浮出水面,很快到了岸边。 而其他人都淹死了。 《法华感通》●晋时,徐荣,乘船过定山,船落到漩涡中,他急呼观世音菩萨圣号。 好像有数十人,牵引船只离开漩涡。 当时,天将黑,风急雨骤。 徐荣诵经不辍,忽见山头上火焰照彻云霄,掉转船头靠近,终于到岸。 第二天早上,他问浦中人:“昨夜山顶上是什么火? ”众人愕然,说:“满天风雨,哪有火呢? ”徐荣才知是佛力暗中护祐。 《法苑珠林》●晋时,吕竦(音耸)父,曾经航行在急湍的溪流中。 天将黑时,风雨急来,他便不断念诵观世音菩萨。 不一会儿,见有火光来到岸边。 好像有持火炬的人,忽前忽后,在岸上随船而行,吕于是得以回家。 《冥祥记》●明朝万历庚戌年,曹行童,跟随长老,去朝拜普陀山。 行童心中默祷菩萨,发愿舍身。 归途中,船到莲花洋,行童合掌跃入海中,无法捞救。 三个多月后,行童忽然自己回来了。 他说,投海时,看见一位胡僧,穿着红褐色袈裟,用船来载他,到舟山一渔家。 然后,胡僧忽然不见了。 《狯园》●清朝顺治己丑年,秣陵(今南京)刘某,朝拜南海普陀山。 在船上发愿,期望能见到观音菩萨。 后忽遇风涛,船翻沉。 刘落水后,眼前遍满红光,看见一僧人带着他,瞬间到家,僧人忽然就不见了。 刘感觉像沉醉一般,又像在梦中。 家人给他喝下茶汤,他才醒过来,说出了前后经过。 《己求书》●宋朝元嘉年间,顾迈,乘船从石头城出发,风吼浪大,他急忙念诵《观音经》十多遍,风息浪平。 在江中央,他屡屡闻到奇香芬馥,于是得以安然渡过。 《冥祥记》●宋朝元嘉年间,伏万寿,曾在夜里四更过江,夜黑风大,无法辨别方向。 万寿一心归命观世音菩萨,念不绝声。 他忽然看见北岸有火光,就回船靠近,天未亮就到了岸。 问岸上人,却说绝无燃火的事。 《法苑珠林》●晋时,西域有一商人,渡海迷路,就称念观音菩萨圣号。 他看见一僧人,携锡杖,在空中凌空引导方向。 ●晋时,刘济,乘船过湖,遇风。 他就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忽然看见两位神人挟舟护送,才得以安然渡过。 ●宋时,求那跋陀罗法师,被“南谯王”义宣所崇敬。 南谯王谋划造反,求那跋陀罗予以力谏,痛哭流涕,王不听劝阻。 梁山之战,南谯王失败,落水江中,一心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看见一位童子牵他的衣服,南谯王说:“你是个小孩儿,竟能救人啊! ”等他到达岸边,童子不见了。 《高僧传初集》●清时,沈起潜自述说:乾隆时,我过江西九鸟滩,落水江中。 到彭蠡(音离)湖,咽水满腹。 忽见江心金光万道,中有一巨人呼叫:“快抱住! ”他随手得到一棵丈余长的大木头,才得不死。 《灵感赋注》●晋时,比丘尼令宗,在河北冀州免遭贼难,晚上到达河南孟津,但无船可渡河。 便念佛及观音菩萨圣号。 忽见一头白鹿,下河横渡。 令宗便跟着白鹿走,竟不沾湿衣服,于是安然到家。 《比丘尼传》●明时,刘谷贤,随郑和出使海外。 忽在大洋中落水,很快离船数十里之远。 船上人忽见刘谷贤从海中追上船队,众人便把他牵引上船,有一条大鱼,长达丈余,跋浪而去。 刘说:“这条大鱼载我来,多次差点沉下去,鱼多次用鳍把我托起来。 ”众人问:“你曾经作了什么善事? ”刘说:“只是虔诚念诵《观音经》而已。 ”《善余堂笔乘》●晋时,陕西富平县令栾荀,跟从征战卢循,战败,战船着火。 栾荀急诵观世音菩萨圣号。 不久,他看见江中有神人挺立,水仅到神人腰部。 栾荀知道称名有感应了,便跳下水去靠近神人。 栾荀身浮水面,脚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不久,大军派船来把他救回。 《冥祥记》●清时,云南普洱太守陈廷堉(音育),事奉观音大士最虔诚,每日念诵大悲咒。 道光年间,他从汉江进京,失足落水江中。 当时正值风大,很快离船一里许。 但水仅及他膝盖,两脚好像有物夹持,致使不沉下去,只是袍襟飘荡波面而已。 他急忙诵大悲咒,未满三遍,救人的就来了,他身上始终没有沾湿。 《沧粟庵随笔》●清朝康熙二年,有艘渔艇停泊在安徽的小孤山下。 夜晚,渔艇中有人听到山神命令属下:“明天,有艘盐船经过这里,快把它收了。 ”到早晨,果然有盐船扬帆而来。 风涛猛然大作,盐船几次差点翻沉。 久之,盐船终未沉没。 当晚,渔艇中人又听到山神呵责鬼卒抗命,鬼卒答:“我们前去收船时,盐船尾有观音大士,所以不敢靠近。 ”第二天,渔人追问盐船上的人。 原来,盐船上的操舵人,奉持观音斋。 《万善先资》●清朝康熙年间,广东南海人彭一乘,从五羊(今广州)回家,遭遇暴风,船沉没。 同船的人善于游水,得以上岸。 彭一乘困在舱内,无法出去,只有一心念观音菩萨圣号。 呛水满半肚,他随饮随念。 忽然感觉有人牵着他的手,浮出水面,挽住船篷,顺飘到岸。 岸上人都同时看见一位白衣人,到船上救人。 《慈林集》●晋时,僧人法纯,在湖中遇风,而乘船很小,他只有一心依靠观世音菩萨,口诵圣号不辍。 一会儿,看见一大船漂流而来,他便乘上大船,而免险难。 到岸后,大船忽然不见了。 《高僧传初集》●唐时,成珪(音归),因丢失木材,屈招而被关押。 他便念救苦观音,枷锁自开,成珪逃入水中,遇到一段浮木,中间有竖枝。 成珪骑木紧抱,沉而又浮,一心念观音菩萨,名不绝口。 木漂靠岸,他得以脱身。 《集异记》●余日旭,探亲时须渡江。 梦见白衣人告诉他说:“你明日有大难,叫我可脱难。 ”到渡江时,船遇风,将翻沉,余日旭急叫“大士救我”,才得安然过江。 《高王经近验》●清时,吴允升,小时候在苏州虎丘遇到一位僧人。 僧人说:“你有善根,可惜二十九岁时有水难。 只有从今戒杀、放生,每天虔诚念佛,持大悲咒,也许可免除水难。 ”吴允升信受奉行,并以此劝人。 二十九岁那年,从杭州搭船回家,浪涌势危,急忙合掌念佛。 船翻沉,人落水。 他在昏迷中,听人说:“吴允升劝人念佛有功,可免此难。 ”他睁眼看时,见自身已在岸上,是渔人救了他。 《净土圣贤续录》●清时,江西浮梁县的程昭,曾因患痞病(痞,音皮。 腹中长硬块),念诵《心经》而治愈,所以经常持诵不间断。 道光年间,春官下第,程回老家。 在江中船翻沉,程漂荡了十余里,一心念《心经》。 好像有东西托着他的脚,他才得借以微坐,最终得救。 《海南一勺》●宋时,徐熙载的母亲,敬奉观音菩萨。 绍兴年间,徐熙载带二子回老家,船遇风,于是带领全船人同念观音菩萨圣号。 忽遇一棵巨大桑树,急忙用纤绳拴住停泊。 早晨起来,发现船竟然在沙滩上,根本就不见桑树。 回到家,母亲出来迎接,笑说:“昨晚梦见一位老妇引导你们父子回家,果然。 ”方才验证原来是观音菩萨化现大桑树垂救。 《夷坚志》●清时,广东人潘国章,一次返乡,到三水时,船遇风翻沉。 潘一心念观音大士名,直踏海底,信步而行,很快到岸。 他所携带的路费,仍在手中。 从此,他更信大士神力不可思议。 后来,潘到韶石的日亲山出家为僧,法名玄虬。 《慈林集》●江苏东台的王老太,抱孙子渡河,失足落水。 当时,水涨湍急,老太抱孙在水面上,如行平地。 船来接他们,上岸后,问她,她说:“不知有险难,只一心持念观音圣号不停罢了。 ”《持验记》●孝廉粟楷说:我父亲旅居维扬(扬州),渡江时,一股怪风突起,帆樯毁损,同行的船只,半数翻沉。 他便一心诵观音咒,发愿印送一万二千卷。 一会儿,船飘到关口,安然无恙。 第二年,从苏州到扬州,渡江时,涛头扑舟,船工力阻,父亲只诵观音咒,再次得获保全。 《应验记》●明时,福州南台寺,要塑大士像,准备毁掉旧像。 塑工林某,求请回家供养。 过了数月,渡海,船坏而沉没,林某急叫:“我曾救菩萨,菩萨今不救我吗? ”说完,身体忽然自动浮起来,得到一块木板,乘木板飘了一百多里,进入一小港中,得到遗物一箱,换得盘缠回家。 《善余堂笔乘》●清时,涧南居士撰文自记说:乾隆年间,乘船到江西新建,出湖口,遇上烈风骇浪。 船工瞪目,束手无策。 我默持《观音经》,得以安然渡过。 ●江南的王天锡,乘船去汉口,疾风骤起,命在须臾间,全船人呼叫哭泣。 王天锡念诵《高王经》,并发愿刻施千卷,疾风顿时平息。 《高王应验》●清时,沈映奎在友人家里请得《白衣经》一卷回家。 渡江时,遇风,船翻,同船人都沉没了。 映奎浮沉在水中,好像有人在救援他。 等到上岸,才想到怀里经书的神力。 后来,终身斋诵不断。 《白衣应验》●南昌赵大成,听说白衣咒很灵验,便诚心持诵。 一天渡江,风涛陡作,同舟人都淹死了,唯独赵大成得以保命。 《敬信录》●江苏江宁有个庄姓老太,从女婿家中携带《观音经》回家,准备率家中女辈读诵。 后来,征南的军队过来,抢虏她家财物。 家中群女恐怕遭辱,投水寻死,但都浮在沙滩上,没有一个人淹死。 军队抢虏后返程,船翻沉。 《敬信录》●清时,章宗潮说:“周武堂明府说:‘大悲咒、《高王经》,遇难默诵,就能免灾厄。 ’我也经常读诵。 嘉庆年间,相伴去广东,遇到狂风,船翻沉,我落深水中,觉得水底有人托住我的脚上浮。 武堂和同船人,也都获救。 衣服文书,打捞上来,都湿透了,只有《高王经》外湿内干。 ”《高王应验》●清朝顺治年间,施醵(音巨),在闽中官署中去世。 妻子陈氏,年仅二十三岁,带着二子扶灵柩回归故里。 过渡清河车碓滩时,船差点翻沉。 陈氏虔诵观音咒,刚念数遍,风平息,平安到家。 归家后,素食守节,到七十二岁才去世。 《劝诫类钞》●明朝万历年间,苏州张老先生,带着八岁的孙子到普陀山礼拜观音大士。 才从杭州下海船,孙子就说,船工都被绳子捆住了手足,牵张叟衣,劝止他。 于是换一船,所见一样。 再换,孙儿说没有怪异。 张老先生正迟疑间,有二人立船头叫道:“乘这一艘,莫乘那艘。 ”更感觉到好像有人从后面推他。 上船后,呼叫的、推他的人,都不见了。 天快黑时,雪白的海涛,像山一样立起来。 前两艘船都沉没了,只有这艘船得以安渡。 《狯园》  发布时间:2023-09-13 08:15:0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