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名人轶事:李白饮酒写诗 内容: 有一年,冬天刚到,寒气袭人。 住在采石矶的李白,常到街头的一家酒店里买酒喝。 这店是一个姓鲁的财主家开的,人们都叫他鲁老板。 别看这鲁老板表面对人和颜悦色,骨子里才狠哩! 他家用的几个酒保(酒店中的伙计)个个累得弯腰驼背,到头来,都被他踢出门外。 这天,李白又走进酒店。 躺在椅子上的鲁老板捻着胡子,眯着眼,笑呵呵地打量着李白,心想,这个穷写诗的离开京都几年了,带来的钱兴许花得差不多了。 记得,李白头次进店,他笑脸相迎,以后常来常往,他估计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脸色就一次比一次难看。 他暗示小酒保别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热情为李白斟酒:临走,还把上等美酒给李白灌上一大壶。 这回,说什么也不能便宜李白了! 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边,弦外有音地说: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浅,经不住翰林(唐初设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学上有才能的人,为朝廷服务。 )这样的大酒壶呵! 李白明知上回给的钱还够买几次酒,现在看鲁老板这副模样,不愿同他争辩,就从怀里取出最后一锭银子往柜台上一扔,啪! 震得鲁老板两眼发花,满面乌云立时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识江底浅,没想到李翰林还有这么多酒钱。 他转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钱! 李白一挥袖子:算了,别找了,下次再来! 鲁老板两眼眯成一道缝,一个劲地连说:是,是! 第二天黄昏,李白又来了,酒保又为他满满灌上一壶酒。 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鲁老板很不耐烦,他算算李白丢下的银子,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语支开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壶里兑水。 李白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浓,也没说什么。 以后每次来,鲁老板总装得特别热情,亲自为李白灌酒,暗地里却把水多加一倍。 一天又一天,李白若无其事。 后来鲁老板干脆给李白灌上满满一壶凉水。 李白还以为是酒,高高兴兴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壶往杯子里倒,一闻,味道不对;喝一口,呸地吐了出来! 一看,才知是又浊又浑的江水。 他气坏了,想找店主论理去。 又一想,和这种人没讲头! 可是采石矶一带就这一家酒店。 求他施舍,更不行! 就是在皇帝老爷面前,李白也不愿低三下四,更何况对这样一个前(钱)心贴后心的小人呢! 更深夜静,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稳;想写点诗,写不出。 多年了,酒,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壶下肚,他便暂时忘记愁苦;把雾濛濛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 可是如今,在这满目凄凉的采石矶头,连唯一能使他解闷的酒都没有了! 李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就写不出诗。 他叹了口气,静听着房檐下淅淅沥沥的雨滴声,心都要碎了。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过一间茅舍,一位两鬓全白的老人家,朝他点头微笑,热情地请他到屋里坐。 一进门,老人朝着李白便拜:感谢救命大恩人! 李白呆立着,不知是怎么回事。 老汉含泪诉说道:我姓纪,老家幽州。 那年遭灾荒,我和老伴带着孩子上山剥树皮。 忽然出现两只吊睛白额大虎扑上来,把我那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吓得魂不附体。 多亏先生正好漫游到那里,飞起一箭,连射死了两虎,我父子俩才死里逃生。 李白听了恍然记起,连忙扶起老汉说:算不了什么,算不了什么。 老汉说:多少年来,为了报恩,我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你,除了你在京都时,我进不了皇宫外,从金陵到庐州,从宣城到采石,我一直跟在你身边,捕鱼,打柴。 李白听了,热泪盈眶,一把拉住老人的手,摇晃着,亲切地问:孩子哩? 老人顺手一指:喏,在酒店里帮工。 李白正想把鲁老板以水当酒的事对老人说,老人打断了他:我已听孩子讲啦。 那号人,什么事干不出来? !说罢,从屋里抱出一大坛子酒,来,仙人,请开怀大饮吧! 老人拍拍胸,往后,你喝的酒,全由我这老头子包啦! 李白乐得不知如何是好,憋了多天的酒瘾,一下子全冲了出来。 他等不得老人拿菜,端起杯来一饮而尽。 饮着,饮着,醉了。 他眯着醉眼,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外联璧台上,叫人拿笔;老人知道李白诗兴来了,赶快递上准备好的笔墨纸张。 李白遥望滚滚的大江。 如血的落日,提起笔,一挥而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老人伸出颤抖的手,捧起墨迹未干的草书,奔回茅屋,恭恭敬敬地贴在墙上。 打那起,这间普通的茅屋可热闹起来了。 过路的,打柴的,捕鱼的,都想进来看看墙上的诗,有的抄,有的背,一传十,十传百。 有的还千里迢迢,专门来欣赏这首诗。 有人问起是谁写的,老汉总竖起拇指,自豪地对大家说:是诗仙李白的手迹! 他是喝了我酿的酒,才写出这般好诗的呀! 一听这话,南来北往的人都争着到这里,坐下喝两盅,细细品味着这醉人的美酒,领略着诗人创造的意境也不知从哪天起,老汉开起了酒店,不分日夜,除了为李白酿酒,还用辛勤的劳作为旅客洗去一路的风尘。 从此,太白酒家的店号就亮了出来。 那个鲁老板听说姓纪的老头酿酒手艺高超,生意兴隆。 一肚子不快。 加上小酒保也跑到太白酒家去,闹得自家酒店门庭冷落,酒客越来越少,气得他吹胡子瞪眼。 左思右想,也没法子,只得叫佣人捧着几只大元宝,外带两坛美酒,亲自到江边去拜访李白,目的是想请他也为自己写一首诗,撑撑门面。 李白一眼看出这位鲁老板的来意,冲他摆摆手:你家酒池太浅经不住我一口喝啊! 说罢把手一扬,叫船夫开船,只见竹篙一点,小船轻轻离开江岸,朝江心驶去了。 鲁老板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嘶哑着喉咙喊道:仙人哪仙人,你停停,有话好说,好说! 跑了几步,被石头绊了一下,扑通一声倒在沙滩上。 不久,鲁家酒店关门了,而纪老汉的太白酒家生意,却一天旺似一天。 一年后,老汉不幸病故,李白悲痛欲绝,把酒洒进长江,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并且写下一首悼念老汉的诗.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可见,李白与酿酒老汉情谊多么深厚! 千百年来,沿江一带,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店总以太白酒家、太白遗风作为店号,用布写好,挑在门前廊下,表现出对伟大诗人李白的一片真情。 发布时间:2023-09-14 11:18:5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