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沩山老人不动心 内容: 沩山老人不动心 唐朝的沩山老人,在湖南沩山修道,得到静坐一须臾之定力。 他将金银财宝,亲戚朋友,及一切五欲皆置之度外。 沩山老人虽不求名利,但时间久了人人皆知,遂有很多人上山供养亲近他,以求福求慧。 这个好名誉传到当时的裴休丞相也晓得了,于是也上山拜谒。 见到山上只有一所简陋茅蓬,连床也无,只有蒲团一个,老人常常坐在上面,人来他也不动,人走了他也不管,也不迎宾,也不送客。 裴休又想,“这位老修行连庙也无。 我现在有的是钱,不如供养他盖庙吧! ”于是命随从拿出三百两银子,但沩山老人也不接受,也不拒绝。 在茅蓬里头有一堆草,裴休乃把银子置于草堆中而去。 当时的三百两银,相当于现在的三百万元。 事隔三年,裴休想,“庙大概建好了,去看看吧! ”上了山,发觉还是破茅蓬一间,什么庙也没有造。 裴休便打了一个妄想,“人给他钱,他也不造庙,仍然现出贫苦相来,不知把钱拿到哪里呢? ”于是问沩山老人,“禅师! 我给你造庙的银子,你放在什么地方去啊? ” 沩山老人云,“你从前放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找。 ”裴休走到草堆里看,发觉银子原封不动仍在那里。 裴休又打了一个妄想,“这位老修行真是懒得要命,给他钱他也不会用。 为什么愈修愈愚痴呢? ”这时沩山老人告诉他,“你既然以为我不会用钱,你还是拿回去做旁的用途了。 我不想造有形相的庙。 ” 裴休始知这位禅师有来历,乃发心为他建庙;虽然造了庙,但不知培养自心智慧,不如沩山老人在里头造智慧庙。 人能够不动妄念,不打五欲妄想,这才是真修道。 坐禅人应该学习沩山老人,对着银子不动心。 ——宣化上人 发布时间:2023-09-27 09:43:3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