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星云法师:心底无私天地宽 内容: 心底无私天地宽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七章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这应该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最早出处。 “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应该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当今世界,文章里常常是阳春白雪、天空海阔、高山流水、淡泊明志,但有心胸的人实在不多,人生来似乎就为了一个“争”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可争来争去,人活了一辈子,都要奔着一个地方去,生死之局无人可逃,所以佛家讲人的重要一关是要了生死,渡生死河至涅槃岸,但真正能悟到的,看破生死的人却寥寥无几。 《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记录着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 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勉之,勉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於人。 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如果刘禅果真按照遗诏的要求去做了,恐怕三国一统的就不是司马氏了。 “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便很难,但总应做点儿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无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私心,人皆有之,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凡事常为他人着想,不求做到圣人,做好一个凡人足矣。 人生活在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拥有了真诚、善良和宽容,就会发现,天地之大,广阔无垠。 职场中体现的无私精神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密不可分。 那么,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是靠什么决定的呢? 一些企业之中,员工不相信企业,企业也不相信员工,双方怀着叵测的心态在进行着合作,业务员绞尽脑汁地去多花企业的钱,而企业又立体式地监督,去算死每一分钱的开销,于是二者的拉锯战便在这些企业中上演着。 现在信任危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员的快速流动使企业不再信任自己的员工,而对员工采取这种像抓小偷一样貌似有效的监督方式,却加剧了员工对企业的反感,所以企业越抠门员工越不忠诚,而反过来又使企业更加抠门了。 这样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于是忠诚便成了一句鬼话,老板不相信员工会忠诚,实际上也没有员工会去真正那么做。 但说的人还是这么说,尽管他自己也知道不会有人这么做,一直说继续地说;而做的人也从来没想要这么去做,任由着他说,仍旧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这就像一出闹剧一样,仔细想来也仅仅只是好笑而已。 为什么企业或是个人不能协调一下,各自抱着无私的态度作出一些让步呢? 这样一个友好双赢的局面不就建立起来了吗? 我们不能只看到瞬间的喜悦而去不遗余力地追求,而忘记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让自己一路开心。 不要做一个孤独寂寞的成功者,这样即使成功也没有意思。 要成为一个平凡朴实的大众英雄,从枯燥和苦闷中挣脱出来。   发布时间:2023-10-23 08:16:4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