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性天如皎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性天如皎禅师悟道因缘杭州虎跑性天如皎禅师,金陵天界古拙俊禅师之法嗣,俗姓周,四明人。 如皎禅师七岁时曾经患肠廱(yong),医生准备剥蟾蜍的皮来给他治疗。 如皎禅师见了,非常惊恐,说道:物我皆命,奈何害之? 说完,便从医生手中夺下蟾蜍,将它放了。 如皎禅师的父母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诧异,说道:必佛种也,于是便令他出家,礼正庵中禅师为师。 落发后,如皎禅师随侍正庵师入京。 在那里,如皎禅师前往天界寺,参礼了同庵简禅师,并奉命掌管藏经阁。 在同庵禅师座下,如皎禅师用功非常精勤,曾因为昼夜诵读究习《楞严经》,疲劳过度,得了咳血症。 同庵禅师圆寂后,如皎禅师又重新回到正庵禅师座下。 当时正庵禅师正住持饶州景德寺。 不久,如皎禅师因咳血症复发,想回天界寺养病。 正庵禅师道:吾方赖汝匡辅,若去,我独处此无益也。 随即正庵禅师便辞去景德寺住持之职,随同如皎禅师一起返回天界寺。 如皎禅师病愈后,听说古拙俊禅师门庭兴盛,于是便怀香前往参礼。 古拙禅师遂令他能究赵州无字公案。 如皎禅师受教后,即回天界,发誓足不出山,禁语千日,奋志用功,务必洞明此事。 大明永乐丁亥(1407),古拙禅师奉诏住天界寺,山居终老。 如皎禅师终于有幸亲聆古拙禅师的教诲。 一天夜静更深,如皎禅师禅坐完毕,起身推开窗帘,忽然看见一轮新月正高挂天空,当即便豁然大悟。 如皎禅师惊喜地感叹道:元(原)来得如此也! 第二天,如皎禅师便入室见古拙禅师。 进门之后,如皎禅师没有礼拜,而是震威一喝。 古拙禅师道:皎上人今日冷灰豆爆,莫是贫人得宝耶? [禅门中,经常用冷灰豆爆来比喻不经意间豁然开悟。 ]如皎禅师道:宝即不得,得即非宝。 古拙禅师便问:凭何如此? 如皎禅师于是上前问讯,然后退步,叉手而立。 为了进一步勘验如皎禅师,古拙禅师又问:父母未生前,毕竟如何? 如皎禅师一听,便屹然不动,默然不语。 良久,古拙禅师又进逼道:还我向上句! 古拙禅师的话还未说完,如皎禅师便用长衫的袖子蒙着头,走出丈室。 后呈偈云:午夜推帘月一弯,轻轻踏破上头关。 不须向外从他觅,只么怡怡展笑颜。 古拙禅师览其偈,知道他已经契旨,便用手掌拍着如皎禅师的背,笑道:此正是持不语底人也。 说完,便作偈,为之助喜。 如皎禅师悟道后不久,即回到正庵禅师身边,尽执侍之礼。 正庵禅师圆寂后,如皎禅师便一钵千家,后于西坑筑庵隐居,影不出山者二十余年,曾闭死关千日。 大明宣德壬子(1432),如皎禅师应武林信众一再邀请,遂出山,住持杭州虎跑,重振祖庭。 一时学徒云集。 临终前,如皎禅师曾召集弟子,说偈云:文章佛法空中色,名利身心柳上烟。 惟有死生真大事,殷勤了办莫迁延。 接着,便问大众:死生既大,汝等且道,如何了办? 众人皆无应答。 不得已,如皎禅师便徐徐自语道:我今无暇为君说,听取松风涧水声。 说完,便怡然而逝。 春秋七十岁。 发布时间:2023-11-25 14:37:3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