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百丈道恒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百丈道恒禅师悟道因缘洪州百丈道恒(又作道常)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初于百丈山依照明禅师落发出家。 后参法眼(清凉文益),成为其入室弟子。 一日,道恒禅师向法眼禅师请益外道问佛之公案。 该公案是这样的--世尊因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世尊良久。 外道赞曰: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 乃作礼而去。 阿难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而去? 世尊曰: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这则公案非常有名,历史上有不少禅者因为专门参究此公案而悟明心性。 道恒禅师对这则公案也很感兴趣,并生起大的疑情,所以他便向法眼禅师请教。 当他述说此公案,提到不问有言,不问无言这一句时,法眼禅师忽然大声喝道:住! 住! 汝拟向世尊良久处会那(耶)? [不少参禅者都从世尊良久处拟著。 想毕道恒禅师当时亦有此倾向。 没有想到,法眼禅师却早已觑破他的肚肠,连连叫打住。 接连两个住! 字和一个反诘,犹如一柄金刚王宝剑,将道恒禅师推向万丈悬崖! ]道恒禅师终于言下大悟。 后住洪州百丈山继承祖席,大开法筵。 道恒禅师接众时,多有惊人之开示。 现举三则--1. 问:如何是百丈为人一句? 师曰:若到诸方,须问过。 乃曰:实是无事,诸人各各是佛,更有何疑得到这里? 古人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且作么生是心空? 不是那里闭目冷坐是心空,此正是意识想解。 上座要会心空么? 但且识心,便见心空。 所以道,过去已过去,未来更莫算。 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 设有人唤,上座应他好,不应他好? 若应他,阿谁唤上座。 若不应他,又不患聋也。 三世体空,且不是木头也。 所以古人道,心空得见法王,还见法王么? 也只是老病僧。 又莫道渠自伐(自夸)好! 珍重。 2. 僧举:人问玄沙: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沙曰:三乘十二分教不要。 某甲不会,请师为说。 师(道恒禅师)曰:汝实不会? 曰:实不会。 师示偈曰: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与君同。 君今欲会通宗旨,后夜猿啼在乱峰。 3. 上堂,众才集,便曰:吃茶去。 或时众集,便曰:珍重。 或时众集,便曰:歇。 后有颂曰:百丈有三诀:吃茶、珍重、歇。 直下便承当,敢保君未彻。 这吃茶、珍重、歇五字,被后人视为百丈家风。 若细究起来,一部大藏经亦在这五字当中。 发布时间:2023-11-26 14:20:3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