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 内容: 唐朝时刻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持戒很严,是戒律宗的大师,感得天人赡养。 他一天吃一餐饭,日中一食。 到时刻,天人把赡养送来,天天送赡养,人天对他都赞叹。 他还有个小故事,窥基法师——玄奘大师的学生,传法相唯识宗,这是大乘一个宗派,讲经的法师,对戒律就不太重视。 宣公大师对他就小看了,轻视他,批评他,戒律不干净,讲经是讲得不错。 这一天,窥基大师经由终南山,特地去拜访他。 他也就是想藉这个机会教训教训窥基大师,怎么教训? 就是让他看看天人来赡养。 所以接待窥基大师,接待到了正午了,天人也不来,很失望。 把窥基大师送走之后,到第二天正午天人来送供了,道宣律师就问他,昨天为什么没有来? 他说了,昨天有大乘菩萨在山上,满山都是护法神,我进不来。 道宣法师听了这个,身体流汗,忸捏,真正知道那是大德,怎么能说他不持戒? 他的身心清净,表现在外面,他有一些小节就不在乎,真正身心清净,大乘菩萨。 这个示现也是告诉我们,对于一切修行人弗成以轻视,更弗成以慢待,不定是什么菩萨再来的。 真正的大德,我们轻视他,自己造罪业。 应该怎么办? 恭敬。 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礼敬诸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对一切众生要像对佛一样的礼敬,这就对了。 道宣法师这个公案,流传下来也是这个意思,劝导我们要懂得礼敬诸佛。 我们是凡夫,没有天眼通,没有宿命通,他从哪里来的,他以前是什么样子,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完全不知道。 佛菩萨教化众生有各种方法,我们在《华严》五十三参看到的,有顺性德,有逆性德,顺逆都是成就众生,都是赞助众生回头,众生真正得利益。 我们凡夫不知道,以为他破戒了,以为他犯过失了。 这些古大德事迹里头很多都有记载。 我们明白之后,不敢慢待一个众生,这是准确的。 即使是恶人,对他也恭敬。 普贤菩萨教给我们,他的行为不善,不赞叹,然则不能不恭敬。 《华严经》上有例子,善财孺子五十三参,用逆行的方法教化众生,这些善常识,善财孺子礼敬,没有赞叹,赞叹,怕人产生误会。 礼敬是平等的,赞叹是有原则的,不具备真正的善积德言,不赞叹。 发布时间:2024-01-02 10:44:2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