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57.木筏非岸 内容: 57. 木筏非岸那年冬季,佛陀住在毗舍离。 一天,正当他在离开林精舍讲堂皇不远处禅坐时,几个比丘在精舍另一处的园地自杀而死。 佛陀知道后,便询问他们自杀的原很。 原来,他们是在禅观身体无常坏灭之性后,便对色身产生畏惧,以致不欲生存的。 佛陀知道这个原因后,感到非常不安。 他齐集所有的比丘,对他们说:“我们观想无常和坏灭的目的,是要看清楚万法的实性而摆脱它的籓篱的。 逃避这个世界,并不可以使我们达到开悟与自主。 要达到开悟与自,得先要洞悉万法的真性。 这几位同修没有真正的了解,所以才会作出此逃避生命的愚行。 他们这种行为,也同时违反了杀戒。 ”比丘们,一个解脱了的人,对世法不会执着,但也不会畏惧。 执着与畏惧,两者都是缠缚我们的绳。 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已超越了二者,安住于平和快乐之中,这种快乐是不可量度的。 一个自由自主的不会执着于恒常性和独立我体这等狭见,也不会执着于无常和无我的边见。 比丘们,你们要理智地本着无执的精神,去学习和修行教理。 接着,佛陀指导他们实习下意识的呼吸,以帮助他们调息和振作起来。 佛陀回到舍卫城之后,更讲说了很多有关破除执着的言教,以对治一个名叫阿利陀的比丘对教理的误解。 面对着一群在祗园精舍的比丘,佛陀说道:“比丘们,如果你们误解了教理,就很容易会被困于狭见之中,因而令到自己和别人痛苦。 你们对教理的聆听、理解和实行,都是需要运用理智的。 一个了解蛇的人,会用一支有叉的棍子来按下蛇颈,然后才把它拿起来。 如果他拿起蛇的尾部或身部,他便很容易被蛇咬到。 正如你会运用智巧来捕蛇,你也应该同样地修学教理。 ”“比丘们,教理只是形容真理的工具。 不要当它就是真理。 指着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 手指只是用来指出月亮的方位。 如果你把手指当作月亮的话,你便永远不知道月亮是什么。 ”“教理就像一艘乘载你渡河到对岸的木筏。 我们需要木筏,但木筏并不就是对岸。 一个聪明的人到了对岸之后,是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的。 比丘们,我的言教就像那那木筏,是帮助简朴载你们往超越生死的彼岸的。 好好用那木筏乘载你们到达彼岸,但不要执着它是你的,而不肯放下。 要不被困于法理之中。 你们一定懂得把它舍放。 ”“比丘们,我所传授给你们的言教,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正觉七因素、无常、无我、苦、空、单一和无求等,都是需要以开明理智的态度和研学的。 用这些教理来帮助达到解脱是对的,但仅记别要对它们执持不舍。 ”比丘尼的精舍住着五百名尼众。 她们时常都邀请佛陀和祗园精舍的尊者前往开示。 佛陀安排了阿难陀尊者,负责选派比丘前往尼舍说法。 一天,他选派了婆达比丘。 虽然婆达比丘在修行上已证得很深的果位,但他的口才却不见特出。 翌日,他乞食后在林中独自用饭完毕,便前往尼舍。 比丘尼都热切的接待他。 乔答弥比丘尼请他升座开示。 安坐在坐垫之后,他背诵了一首诗:“住于安寂,见法归源,无瞋无戾,和悦充斥,圆持专念;得真自在。 出离欲念乃大欢喜。 ”尊者没再多说,只是自行进入甚深的禅定。 虽然他说的话仅得几句,但单是他坐在那里,平和安乐的形象,已足以使尼众备觉勉励。 一些比较年轻的比丘对这样短促的开示,难免感到有点失望。 她们力求乔答弥比丘尼请他多说一点。 乔答弥比丘尼向婆达比丘鞠躬顶礼后,转达了尼众的意思。 可是,婆达比丘只是再重覆了一遍诗句,便自行离座了。 数日后,佛陀获悉婆达者的开示。 有人向他提议,日后或许应该选派较擅词令的比丘前往说法。 但佛陀的回应,是那比丘的临场比他所说的内容更为重要。 一天乞食回来,佛陀到处也找不到阿难陀。 罗睺罗尊者和其他的比丘都说没有见过他。 只有一个比丘报告,说他好像看见阿难陀在邻近‘不可接触者’的村落中乞食。 于是,佛陀便叫那比丘前去找他。 那比丘找到阿难陀回来,但同时带了两母女到精舍见佛陀。 那女儿的名字叫摩登伽。 佛陀细听阿难陀这天迟回精舍的原因。 数星期前的一天,阿难陀乞食后回精舍的路上,突然感到口渴。 他在‘不可接触者’村里的一个井边停下来。 这时,他看见摩登伽女正把木桶放下井里提水。 她是一个可爱的女子。 阿难陀向她请求一点水喝,但她拒绝了。 她告诉阿难陀她是一个‘不可接触者’,因此恐怕给僧人供水会污染他。 阿难陀对她说:“我不需要你是贵族高官。 我只需要喝一点水罢了。 我很乐意接受你的水。 请不要怕污染我。 ”这一来,摩登伽女便立刻给他供水。 她觉得自己对这个英俊和蔼,说话温文的僧人很顷慕。 她实已对他充满爱意。 她彻夜难眠,满脑子都是阿难陀。 那天之后,摩登伽女每天都呆在井边,等候着看他一眼。 她说服母亲请阿难陀回家吃饭。 阿难陀接纳了两次邀请。 但当他发觉这少女恋上了自己,便再没有应邀了。 摩登伽女对他日思夜想。 她逐渐消瘦。 最后,她忍不住向母亲倾诉她对阿难陀的爱意,并表示希望他能还俗与她成亲。 她的母亲呵责她这般愚昧,爱上一个僧人是没可能有结果的。 但摩登伽女坚持她宁死也不会放弃阿难陀,以期他会对女儿的热情有所反应。 她来自摩登伽族,对地一些邪教药物是有点认识的。 那天早上,摩登伽女在街上见到阿难陀,便央求他再到她家里吃饭,说这将会是后的一次。 阿难陀有信心自己可以对她们母女说教,使摩登伽女放弃对他的痴恋。 但在喝下了药的茶之前,他根本就没有机会说教。 当他感到双脚麻软,头目眩晕的时候,阿难陀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他立刻运用呼吸来抗衡药力。 来找他的比丘发现阿难陀的时候,他正跏趺而坐。 佛陀慈和的问摩登伽女:“你很爱阿难陀比丘吗? ”摩登伽女回答:“我全心全意地爱他。 ”“你爱他什么? 是他的眼、鼻、还是口? ”“我爱他的一切,他的眼、鼻、口、他的声音、他走路的姿态。 大师,我喜欢他的一切。 ”“除了他的眼、鼻、口、声音、走路等,阿难陀救灾有很多你未知道的美德。 ”“它们是什么? ”佛陀回答:“他的爱心就是其中一样了。 你知道阿难陀比丘爱什么吗? ”“大人,我不知道他爱什么。 我只知道他不爱我。 ”“你错了。 阿难陀比丘其实是爱你的,只不过不是你渴求的那种爱罢了。 阿难陀比丘爱解脱了之道、自由、平和、喜悦。 由于他对自由和解脱都有所体验,阿难陀的脸上常常挂上笑容。 他又爱所有的众生。 他希望将解脱之道带给所有的人,她使他们都能够享受到自由、快乐与平和。 摩登伽女,阿难陀比丘的爱,是来自了解与解脱的。 他这种爱不会像你那种爱,给你带来痛苦和绝望。 如果你是真的爱阿难陀比丘的话,你便会明白他的爱,而且更会让他继续生活在他选择的解脱之中。 假如你也知道怎样像阿难陀比丘般去爱,你便不会再痛苦和感到绝望了。 你的痛苦和绝望都是来自你欲私占阿阿难陀。 这是一种自私的爱。 ”摩登伽女望着佛陀说:“但我怎样才可以像阿难陀那样爱? ”“那就要在爱的同时,能保持着阿难陀比丘的快乐和你自己的狱里,那清风很快便会散灭,而再没有人可以受用它的清新凉快,就是你自己也不例外。 摩登伽女,如果你爱阿难陀如你爱一股爽朗的清风一亲,你自己也会变作一抹凉风。 你那时便可以把自己和别人的痛苦和压力都一并消除。 ”“大师,请你教我怎样才可以这样去爱? ”“你可以选择阿难陀比丘的道路。 你可以像阿难陀比丘那样,过着平和喜悦的解脱的生活,又将快乐带给别人。 你可以像他一样,受戒为尼。 ”“但我是一个‘不可接触者’! 我怎可以受戒呢? ”“我们的僧团,是没有阶级分别的。 僧团里已经有几个‘不可接触’的男众受戒为比丘了。 波斯匿王十分敬重的苏利陀尊者,便是一个‘不可接触者’。 如果你成为比丘尼的庆,你将会是第一个的‘不可接触者’比丘尼。 你愿意的话,我可以请契嬷尼师替你主持授戒仪式。 ”摩登伽女高兴不已,立即伏在地上向佛陀求受比丘尼戒。 佛陀把她交托契嬷尼师照顾。 她们离去后,佛陀便望着阿难陀,然后对众比丘宣说。 “比丘们,阿难陀的戒愿依然无染,但我希望你们要小心处理与外界的接触和关系。 如果你们常住专念中,你们便可以知道自己内里的起心动念和外界在发生的一切。 越是早一点察觉问题,便越可以更有效地将问题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行习专念,你们便能够增长定力以应付必时之需。 当你们的定力稳固时,你们的视线便会明朗清晰,处理也会得宜。 定与慧是手牵手的。 定慧互通,二而为一。 ”“比丘们,年纪比你们大的女人,要待她们如姐如母。 年纪比你们小的女子,要待她们如妹妹或女儿。 不要让对女色的吸引成为你们修行上的障碍。 如有需要的话,在定功未够深厚之前,尽量减少与女性接触。 与她们一起时,只要说有关研习大道的话题。 ”比丘们都很高兴地授受佛陀的指示。 发布时间:2024-01-17 10:24:0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1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