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虚空藏菩萨咒 内容: 虚空藏菩萨咒虚空藏菩萨咒原文:阿袮,逻阇鞞。 钤浮娑阇鞞。 耶婆奈阇鞞。 博厕,娑迷。 波吒逻阇鞞。 他奈婆逻鞞。 萨多逻伽逻泥。 休磨休磨。 摩诃,伽楼尼迦。 娑婆诃。 虚空藏菩萨咒注音:阿ā袮nǐ,逻luó阇shé鞞pí。 钤qián浮fú娑suō阇shé鞞pí耶yē婆pó奈nài阇shé鞞pí。 博bó厕cè,娑suō迷mí波bō吒zhà逻luó阇shé鞞pí。 他tuō奈nài婆pó逻luó鞞pí萨sà多duō逻luó伽qié逻luó泥ní。 休xiū磨mó休xiū磨mó摩mó诃hē,伽qié楼lóu尼ní迦jiā。 娑suō婆pó诃hē虚空藏菩萨咒的功德利益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佉罗底翅山。 依牟尼仙所住之处。 与无量大比丘众。 复与无量无边阿僧祇恒河沙数菩萨摩诃萨俱。 皆从他方异佛刹来。 尔时世尊。 欲为大众说四辩才三明梵行住破恶业障陀罗尼经。 尔时西方过八十恒河沙世界。 有一佛刹。 名一切香集依。 其中众生成就五浊。 彼国有佛。 名胜华敷藏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彼佛今正为诸大众转妙法轮。 彼有菩萨摩诃萨。 名虚空藏。 已从彼佛闻深妙法得诸禅定。 时彼菩萨见于他方无量无边阿僧祇数诸大菩萨。 身升虚空往诣东方。 又复遥见东方世界有大光明。 即便往诣胜华敷藏佛所。 头面礼足。 绕百千匝。 胡跪合掌而白佛言。 世尊。 我见他方无量无边阿僧祇数诸大菩萨。 身升虚空往诣东方。 又复遥见东方世界有大光明。 以何因缘而有斯事。 唯愿为我具解说之。 时胜华敷藏佛告虚空藏菩萨言。 善男子。 东方去此过八十恒河沙世界。 有一佛刹名曰娑婆。 其中众生成就五浊。 彼国有佛。 名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今者在于佉罗底翅山。 依牟尼仙所住之处。 为令法流不断绝故。 为令三宝常住世故。 为降诸魔建法幢故。 为闭生死开般涅槃故。 为诸菩萨及以声闻诸来大众。 欲说四辩才三明梵行住破恶业障陀罗尼经故。 欲令十方诸佛刹土一切菩萨。 从欢喜地乃至补处。 住不共法不随他信。 善于方便具无碍辩。 如此大士悉云集故。 是以彼佛放斯光明。 其诸菩萨见此光已。 乘虚而往至彼恶世。 为诸众生说破恶业障陀罗尼。 彼佛国土亦具五浊。 与此世界等无有异。 汝今应往娑婆世界。 礼拜供养听受正法。 并为彼国诸恶众生。 说破恶业障陀罗尼。 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闻佛语已欢喜踊跃。 与八十亿菩萨。 同时发声而白佛言。 世尊。 我今渴仰欲见彼佛。 今当承佛威神诣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 礼觐供养听受正法。 亦为彼国诸恶众生。 说破恶业障陀罗尼。 时胜华敷藏佛答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善哉。 汝自知时。 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与八十亿菩萨俱顶礼佛足。 身升虚空诣娑婆世界。 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光现。 以无量释迦毗楞伽宝而为围绕。 其珠光明。 蔽于一切人天八部声闻菩萨日月星辰地水火风界所有光明。 皆不复现。 时会大众唯睹佛光及以珠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言说。 无复余色唯见虚空。 尔时如来光相照曜。 时会大众各不自见。 亦不见他。 一切诸色悉灭无余不与眼对。 不得自身色相形貌。 及于所触无彼无此亦无中间。 随所视方皆悉如是。 亦复不见日月星宿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悉皆无有与眼对者。 耳不闻声鼻不嗅香。 舌不知味身不觉触。 诸心数法亦无所缘。 于我我所无复起相。 亦无六入分别之想。 不得诸大诸来大众。 唯见佛光及以珠光。 其珠纯以无量释迦毗楞伽宝。 而为围绕。 于其会中诸大菩萨。 位登十住得首楞严三昧及一生补处者。 见此相已身心安隐不惊不怖。 所以者何。 缘解法相自性真实。 及以于如第一义空故。 其余菩萨及声闻众。 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鸠槃茶饿鬼毗舍遮富单那迦吒富单那人非人等。 见此相已。 惊怖迷闷其心扰乱。 各不相见亦无问处。 心自思惟。 不知何缘有此异相。 亦复不知是谁神力。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 名曰梵顶。 稽首佛足。 长跪合掌而说偈言。 尔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即以神力变娑婆世界。 除众秽恶及诸丘山瓦砾荆棘坑坎堆阜旷野险隘风尘云雾。 皆悉澄霁。 七宝为地平坦如掌。 无量众宝以为林树。 枝叶花果皆以宝成。 名华软草亦复如是。 香气芬烈普熏世界。 娑婆界中一切众生无诸苦患。 盲聋喑哑癃残百疾一时除愈。 其怨恶者咸生慈心。 地狱饿鬼诸楚痛声皆悉休息。 饮食衣服庄严之具自然丰足。 其诸众生妙色端正支节具足威德第一。 除诸结使。 心得寂静于诸善根深生欣乐。 以清净信安住三宝。 一切大众两手皆有如意摩尼。 于其珠内出大光明遍照世界。 并奏天乐。 雨种种宝杂色宝衣。 又雨种种妙庄严具。 宝鬘宝盖种种宝器种种天衣金锁璎珞真珠璎珞。 青红赤白杂色莲华。 雨沉水香牛头栴檀遍满世界。 其路两边有七宝台如帝释殿。 又其台中婇女盈满。 颜貌端严犹如魔后。 作天伎乐出五音声。 又于佛上有天七宝。 大梵王盖悬处虚空。 供养如来。 其盖周圆百千踰阇那。 复以宝网罗覆其上。 真珠毦带垂饰四面。 盖中演出种种乐音。 清妙和雅超绝人天。 一切大地草木丛林华果枝叶。 皆出妙声。 宣畅大乘六波罗蜜诸地行法。 闻其声者于无上道皆不退转。 亦有逮得无生忍者。 功德无量。 虚空藏菩萨咒是什么意思:虚空藏菩萨咒,此神咒威神力故。 念诵虚空藏菩萨咒可增加记忆力、有增长学习力。 常念诵虚空藏菩萨咒毁禁恶名皆悉除灭,得以清净。 能使方诸佛及诸菩萨之所护念。 及诸声闻皆来咨受。 念诵虚空藏菩萨咒后临命终时净除业障。 十方诸佛放金色光。 皆来迎接为说妙法。 随意往生清净佛国。 虚空藏,(音译阿迦舍檗婆),密号:库藏金刚。 汉译又作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等。 佛教八大菩萨之一。 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 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虚空藏菩萨早已在他方成佛,为助此土世尊教化众生故示现菩萨形。 时有十佛刹微尘等他方诸佛。 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 示菩萨形来在会坐。 其名曰观自在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地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 金刚藏菩萨。 维摩诘菩萨。 善威光菩萨。 灭诸盖菩萨。 宝手菩萨。 大慧菩萨。 普贤菩萨。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 而为上首. .. 虚空藏菩萨为三世诸佛第一辅臣,功德浩荡遍满虚空,智慧无边恒沙难喻,忍辱心如金刚,精进猛如疾风,具足一切三昧。 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一切人天所应供养。 当知一切佛子学佛无不由戒入门,而戒律之考核为虚空藏菩萨所专司。 大抵六尘不染,日间尚易,梦中难免。 而梦中持戒如何,即为菩萨考试。 时至梦中无犯,戒斯成矣。 在我国佛教界,‘虚空藏菩萨咒’也是佛教徒常持诵的真言。 一般人总以为该咒的特色是增长记忆力。 实则虚空藏菩萨的慈悲、方便与愿力,与观世音菩萨都甚为相似。 经典曾说他‘为诸众生成就大慈,常化众生而无休息。 ’可见增长众生的记忆力,只不过是其无量菩萨行愿的一小部分而已。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 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灾免难。 此菩萨在日本所受信奉的热烈程度远胜过中国。 虚空藏菩萨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一)虚空藏院主尊其形象,身呈肉色,头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剑,剑缘有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莲,莲上有如意宝珠,坐于宝莲华上。 其所持之宝珠、剑,即表福智二门。 密号如意金刚。 种子为凕(i)。 三昧耶形为慧刀。 (二)释迦院之胁侍其形象,右手竖掌,屈食、中指,执白拂;左手覆拳安于脐,持莲花,莲上有绿珠;披天衣,立于一平敷之莲华座,面稍向左。 密号无尽金刚。 种子为傓。 三昧耶形为莲上绿珠。 (三)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位于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之第三位,又称金刚幢菩萨、宝幢菩萨。 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左手握拳,按于腰上;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 密号富贵金刚、圆满金刚。 种子为傓。 三昧耶形为三瓣宝珠。 印相为金刚缚,即二食指作宝瓶状,二拇指并竖。 五大虚空藏菩萨:藏传佛教所供奉之菩萨,又称五大金刚虚空藏。 即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等五位菩萨。 这五尊是密宗修法时所供奉的,在一般显教寺院中,甚为少见。 依据密宗教义,这五大虚空藏是大日、阿閦、宝生、弥陀、释迦等五智如来入如意宝珠三昧的象征。 换句话说,这五大菩萨实即五智如来所变。 以这五大菩萨为本尊的密法,叫做五大虚空藏法。 相传如为国家修习此法,可以预防天变、增益国运。 如为个人所修,也有延年益寿、消灾增福的效果。 在形像方面,这五尊通常都作圆形排列。 五尊同在一大圆圈之内,各尊颜色互有不同。 正中央是白色的法界虚空藏,前方是黄色的金刚虚空藏,右方是青色的宝光虚空藏,后方是赤色的莲华虚空藏,左方是黑紫色的业用虚空藏。 在有些画像里,五尊也各有坐骑,依中、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乘坐狮子、象、马、孔雀与金翅鸟。 日本京都神护寺所藏的五大虚空藏菩萨像,是日本国宝。 为彩色木雕。 雕造于日本仁明天皇承和年间(九世纪中叶)。 其排列方式本来也作圆形,但是现在则呈现横排并列式。 各尊的右手所持物各有不同,而左手则皆执持三钴钩,无一例外。 ◎附︰〈五大虚空藏菩萨〉(摘译自《密教大辞典》等)五大虚空藏菩萨,系指从大虚空藏菩萨的五智所开出的五尊。 或谓金刚界五智如来(即大日、阿閦、宝生、弥陀、释迦)各入如意宝珠三摩地,施福智所成就。 意即将一切如来之五智总摄于虚空藏尊。 盖五大虚空藏出自《瑜伽经》,以特别深秘故而有异解,或约五智立五菩萨,或以五菩萨即五佛所变。 而五尊之名亦因此产生异说,依中东南西北的顺序,《瑜伽经》说是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列解脱、福智、能满、施愿、无垢等五虚空藏。 另有称为智慧、爱敬、官位、能满、福德者。 五大虚空藏的形像,依《瑜伽瑜只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所载,一大圆明中更画五圆,(1)中圆画白色的法界虚空藏,左手执钩,右手持宝;(2)前圆(东)画黄色金刚虚空藏,左持钩,右执宝金刚;(3)右圆(南)画青色宝伉空藏,左执钩,右持三瓣宝,放大光明;(4)后圆(西)画赤色莲华虚空藏,左持钩,右持大红莲华;(5)左圆(北)画黑紫色业用虚空藏,左持钩,右持宝羯磨金刚。 五尊分别乘狮子、象、马、孔雀、迦楼罗。 此五尊的三昧耶形,分别为率堵婆、五钴杵、如意宝、莲华、羯磨。 其种子依次为vam、hūm、trāh! 、hrīh! 、ah! 等五字。 虚空藏菩萨做为证得首楞严三昧的菩萨,对于人间的无常之苦,求不得之苦,照顾犹深,在《虚空藏菩萨经》中,对于众生菩萨显出无量仁爱慈心。 首楞严意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究竟圆满。 而虚空藏菩萨施与众生的仁爱,正是使众生在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究竟坚固不再重蹈复辙。 在使众生得到福报的同时,究竟圆满成就佛果,这才是彻底的仁爱,也是虚空藏菩萨的度众特色。 虚空藏菩萨告诉我们,当众生贫穷困苦欲求大富,心不安宁欲求解脱,欲求名气,欲得第一殊胜果报,欲得自在快乐,欲得相貌端正,欲求好色,欲得妙音声,欲求好香上味,欲求好触饮食,欲求勇健威猛力士,欲得种姓高贵,欲愿生男,欲愿求女,欲得眷属圆满,欲求福德。 就必须有一颗大慈悲的心,施给大家一切钱物品医药的心。 舍掉自己的东西送给大家,使大众得安乐。 己身不自私自利,心不舍离利益众生的觉悟。 也只有因修得好,才有好的果报。 发布时间:2024-01-24 12:05:33 更新时间:2024-12-19 02:10:4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