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132至141句) 内容: (一三二)毖沙舍【釋】毖沙舍。 或阿迦舍。 翻「虛空空神名」。 又鞞殺社。 翻「妙藥除時氣病」。 【頌】虛空妙藥治瘟魔 風寒暑濕燥火屙 時氣流行傳染病 持咒消除娑婆訶【解】毖沙舍或翻虛空或翻妙藥,能治瘟疫病。 這種瘟疫病傳染得很快,這一句咒是治這病的,所以說「虛空妙藥治瘟魔」。 瘟疫流行時都有一種魔鬼。 「風寒暑濕燥火屙」,病有的病外因病,風、寒、暑、濕、燥、火爲病之六因,風、寒、熱、濕,太乾燥都會生病。 濕則屬於水病,火太盛也會生病。 這些是因外邊有病菌而致病。 「時氣流行傳染病」,凡有病都有魔鬼,瘟疫並不是常有,瘟疫流行時有很多魔鬼。 「持咒消除娑婆訶」,若你能誦持這句咒,便能消除這種災難而得到吉祥。 娑婆訶即吉祥,持咒要誠心,專心不打妄想,才有感應。 (一三三)悉怛囉【釋】悉怛囉。 翻「堅持」。 地神名。 或窶嚕。 治大地增損病。 亦心咒名。 咒藥。 除百病也。 【頌】堅持地神護娑婆 山崩地裂災難多 增損病患皆獲愈 心咒加被除百屙【解】悉怛囉是地神的名字。 在地藏經稱他爲堅牢地神。 在這裏譯爲堅持。 堅牢堅持都差不多。 「堅持地神護娑婆」,他專門保護娑婆世界的衆生。 「山崩地裂災難多」,因爲衆生業感,所以感出山崩,地裂,海嘯種種災難。 「增損病患皆獲愈」,在平地上,或者這裏增加一點變成高山,那兒又減少一點,損壞一點變成大海,海或者又變成山。 這些大地增損的病都愈好了。 「心咒加被除百屙」,念咒加持大地,大地也百病皆無。 人有人的病,地有地的病,天也有天的病,不過我們在地上,不知道天的病。 常誦楞嚴咒也會幫助天地,治天地的戾氣和病痛。 你只是誦持無形中對天,地,對一切一切都有幫助和感應的。 不論修什麽法門都要首先注重德行。 如果德行不足會發生魔障。 要立功立德。 立功就是護持道場,任勞任怨,立德即是不要妨礙別人,令其他的人生煩惱。 不論修什麽法門,脾氣若不改,煩惱若不斷,就不得其益。 出家後先立功立德,有了功德,然後修什麽法門都容易。 所謂「緊了崩,慢了松,不緊不慢才成功」,修行勇猛之心易發,永久之心難拿,要發恒遠之心,不退之心。 楞嚴咒不能單念一句,這是一段一段的。 雖然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意思,但前後卻有連貫的關係。 楞嚴咒裏有一小段一小段,要知道這小段的起始和終了。 參禪安危有種種因緣,不只一種,有的人想修行,然而自私心太重,我見太深,總忘不了我,總存自私自利的心,因此容易著魔。 真正行菩薩道修行,沒有燥進心,並不想用何法可早開悟,早成佛,盡喜快,或有的好奇,總想標異現奇,或希望得神通,或有什麽與人不同的境界,因此容易著魔。 若你只是一心參禪,不打其他妄想,這時就想著魔也無魔可入,因你沒打那麽多妄想。 不存邪知邪見,所以著魔皆因邪知邪見。 若只存大公無私的心,不想快,不想超過別人,只是專一其心用功,什麽魔也不會有的。 並非參禪有多危險,吃飯是沒危險的,但是吃太多會把胃撐壞,吃太少不飽。 貪心貪好味道便容易生病,並不是吃東西會生病。 是因吃得不當,參禪也同。 (一三四)阿吉尼【譯】消滅火毒。 【釋】火神名。 除火毒病。 【頌】火神發願滅火毒 一切熱病蠲盡除 煩惱嗔恨無蹤影 清涼甘冽慶有餘【解】阿吉尼是火神的名,大約修火成了神,他發願滅除一切火毒。 人若被火燒了,有一種火毒,還有身生熱病亦有火毒。 「一切熱病蠲盡除」,熱病都沒有了。 「煩惱嗔恨無蹤影」,煩惱嗔恨都是火,所謂:「無明火,老虎神,這是前生罪孽根」,現在都無影無蹤了。 「清涼甘冽慶有餘」,清涼如甘露,煩惱都化成清涼了。 有餘就是本來應該死的又活了,有餘年了。 (一三五)烏陀迦囉若闍【譯】解除水毒。 【釋】烏句。 或毗嵐風神名。 除風癱病。 統謂金剛神王。 作諸法藥。 滅除衆生一切毒病。 令得樂果。 此上總明神將。 折攝二門。 以護法也。 【頌】解除水毒風濕病 癱瘓虛痿腎腸癭 胖腫皮膚疥癩癬 一切痛苦化吉征【解】「解除水毒風濕病」,風濕,水毒,風毒都可以解除。 「癱瘓虛痿腎腸癭」,癱瘓就是半身不遂、中風不語等等。 虛痿是人很虛弱。 腎腸癭即腎臟生瘤,或腸子生瘤。 「胖腫皮膚疥癩癬」,或者胖得幾千磅,腫得幾萬磅。 皮膚像魚鱗似的,生了許多疙瘩。 有這麽一句話:「癩是一條龍,先延手上行,腰上轉三轉,屁股紮老鱗」。 癬是在臉上長得一塊一塊的皮膚病。 「一切痛苦化吉征」,一切痛苦都化爲吉祥,沒有了。 所以誠心念楞嚴咒,什麽病都能好,比大悲咒所治的病更多。 (一三六)阿般囉視多具囉【譯】勝莊嚴諸聖衆。 【釋】瑜伽部云。 阿波羅視多。 或阿逸多。 翻「無能勝」。 具囉翻「聖衆」。 或戌囉。 翻「勇健」。 又彌囉。 翻「慈」伽囉。 翻「沉香」。 即彌勒菩薩。 大勢至菩薩。 香嚴童子等也。 【頌】慈氏勇健無能勝 量等虛空總包容 莊嚴聖衆齊擁護 儜望菩提日日增【解】阿波羅視多翻無能勝,又翻勇健,是彌勒菩薩的名字。 具囉翻沉香,是彌勒菩薩,也是大勢至菩薩,也是香嚴童子及其他護法諸菩薩。 所以說「慈氏勇健無能勝」,慈氏即彌勒菩薩。 其勇健沒有能勝過他的。 「量等虛空總包容」,他的肚量如虛空一樣,所謂「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沒有他不能包容的。 好的,壞的都在虛空,虛空都包容著。 一切花草樹木也在虛空,它也包容著。 一切毒草也在虛空大地上,它也一樣包容。 「莊嚴聖衆齊擁護」,所有莊嚴的聖衆都擁護彌勒菩薩。 「儜望菩提日日增」,他在那兒等著我們發菩提心,一天比一天長大。 (一三七)摩訶般囉戰持【譯】大力嗔怒王衆。 【釋】般囉翻「光戰持」。 或昝的囉。 有旃提羅翻「月」。 摩訶大道心也。 即月光菩薩。 【頌】大道心者度娑婆 月光菩薩濟愛河 超出輪回脫苦海 四宏誓願救群魔【解】這句翻月光菩薩,摩訶翻大道心。 所以說「大道心者度娑婆」。 娑婆爲梵語,翻爲堪忍,言其堪忍此世界之苦,還不討厭,還不趕快求出離,還覺得安也樂也。 大道心的人便來教化,說出這世界這樣那樣,有什麽可愛的,快點覺悟。 「月光菩薩濟愛河」,月光菩薩把衆生從愛河裏救出來。 「超出輪回脫苦海」,令一切衆生早脫離苦海。 「四宏誓願救群魔」,菩薩本著「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四宏誓願,一切天魔外道他都要救度他們,都要令他們舍邪歸正返迷歸覺。 這是菩薩的願力,沒有法子不救度魔的。 因爲他不舍一切衆生,魔也是衆生之一,因此菩薩並不討厭魔,並不因爲他們是魔而不救,這是想盡方法救度他們。 問題:蔬菜也有生命,爲什麽我們吃它? 答:蔬菜雖有生命,但沒有多大智慧不會跑。 因此你就把它吃了。 因爲它雖有生命,但並不害怕。 一切是對待法,沒有絕對的,絕對的是一個,這一個是真理。 甚至連一個也沒有了。 這是說你已經明白絕對的,不能再執著這真理。 若你還執著絕對,執著真理,那便是一種執著,你還要把絕對也空了。 所謂「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就是連一個也沒有了,那麽是什麽? 就是那個○字。 ○字生天生地生萬物,生仙生佛生聖人。 一切都是從○生出來的。 ○是無窮無盡的。 這一字加一○成十,再加上一○成一百,一直加到萬萬萬萬……無窮無盡,連電腦也算不出。 你若把一字沒有了,什麽也沒有了,只因○字不成數目。 有人說本來沒有佛,這說法不對,佛是有佛,但成佛了就不再執著佛了。 不是說本來沒有,做出一個像讓人來崇拜。 修行的理論要清楚,天天拜佛要和佛菩薩親近。 不要希圖僥倖,有所求,有所貪,否則會走火入魔。 如見到狐狸有神通,便要和他們拉攏關係,這是要不得的。 應該各不相擾,和平相處。 還有,勉強叫人做什麽皆不如法。 就是佛菩薩來了,也不要對他們存貪心,有所求。 修行遇到什麽好境界,壞境界都不爲之所轉。 善境界也不管,惡境界也不管,毀譽無動於衷。 要「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世心不知」。 (一三八)摩訶疊多【譯】疊多。 火天衆。 【釋】疊多者。 或樹提嚴那。 翻「火」。 又提婆達多。 翻「火天」。 有摩訶庾馱。 翻「大器」。 仗即烏芻瑟摩。 火頭金剛大將也。 【頌】火首金剛大將軍 清心止欲離紅塵 攝持正念行真法 萬衆儀行善惡分【解】摩訶疊多即火天衆,他的上首即火頭金剛將軍。 他帶領一切火天衆來世上幫助人。 這位火頭金剛以前淫欲心很重。 欲火把他燒得簡直受不了,但他忍了。 所謂難忍能忍。 他努力修行,以後修成了火頭金剛。 他頭上的熱氣比太陽還要烈,所以叫火首金剛,是將軍中的將軍。 「清心止欲離紅塵」,不能忍的他也忍,不能做的也做了。 欲本來要斷的,但他不能一下頓斷,因此就從「止欲」做起。 ,所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即危險。 他知道何時應止,因此不至危險。 他想超出紅塵,這個紅塵看起來花花綠綠,其實很危險。 「攝持正念行真法」,他雖欲心大,但常攝持正念,不打妄想,不隨淫欲之念,心裏沒有邪念。 行真法即去欲斷愛。 「萬衆儀行善惡分」,他做一個大衆的榜樣,本來淫欲心那麽重的都能修成了,他修成了後便在世界巡察善惡。 有善功德的人他就幫助他,做惡的他就懲罰他。 做賞善罰惡的工作。 (一三九)摩訶帝闍【譯】虛空天衆。 【釋】帝闍。 亦云伽誐那。 或呿提。 秦言「虛空」。 即虛空藏菩薩。 【頌】大量包容虛空藏 一切法界盡包容 天人修羅餓鬼衆 畜生地獄放淨光【解】帝闍即虛空天衆,其上首爲虛空藏菩薩。 這位菩薩量等虛空,盡虛空遍法界他都能包容,所以說「大量包容虛空藏」。 「一切法界盡包容」,一切九法界,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盡包容在內。 「天人修羅餓鬼衆」,阿修羅即有天福而無天權,餓鬼衆在地獄中受苦。 「畜生地獄放淨光」,這位菩薩令畜生界和地獄界都放淨光明。 常照耀衆生讓他們離苦得樂了生脫死。 在此末法時代,人的根性都陋劣了。 因此你若講正法很少人相信,若講邪法很多人都相信了。 這是因爲衆生的根性一天比一天墮落,向下流的緣故。 向他講正法,他不止不相信,還要生種種譭謗,想法破壞。 就拿楞嚴咒來說,這楞嚴咒妙不可言,沒有辦法可以詳細說明它。 不過挂一漏萬,來略略的解釋每一句的咒文。 你不要執著這就是此咒的意思,這解釋只解釋了一小部分。 若要完全說出它的妙義,盡未來劫都說不完的。 說得太多了,衆生會厭倦的,因此只略略的解釋。 各位研究楞嚴咒的還要去推而廣之,審而明之,用自己的智慧去瞭解。 全世界再找不到有另外的地方講楞嚴咒的,因爲實在也沒有人懂得。 你問我怎麽懂得? 是哪里學的? 你不要問這個。 你若相信我就跟著我學。 學法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來研究。 不要盡在皮毛上用功。 如某人問「佛到底是哪年生的?」他不問佛是怎麽修成的? 就是做了一個學者,有什麽用呢? 這對修道沒有什麽用處。 (一四○)摩訶稅多闍婆囉【譯】稅多。 觀光天衆。 【釋】稅多翻「白」。 闍婆囉。 或入[口*縛] 囉。 「觀光自在」。 陀羅尼集經云。 白衣觀音菩薩也。 【頌】觀光自在白衣尊 變化無方妙神通 普度日夜不休息 惟恐有情墮火坑【解】稅多翻白,闍婆囉翻觀光自在,這句說的是白衣觀音菩薩,「觀光自在白衣尊」,人們常看到白衣觀音菩薩,「變化無方妙神通」,他有微妙不可思議的力量。 「普度日夜不休息」,這位菩薩白天夜裏都不休息。 白天去教化衆生,晚間在夜裏也教化衆生。 每一個有緣的衆生,常夢見他穿著白衣。 他不像我們需要休息。 爲什麽呢? 因「惟恐有情墮火坑」,他深怕有情墮落火坑,所以日夜不休息地度衆生。 (一四一)摩訶跋囉槃陀囉【譯】大力天神衆。 【釋】跋即跋陀婆羅菩薩。 囉翻「善守」。 又云「賢護」。 又跋囉即普賢大士。 槃陀。 即周利槃陀伽尊者。 【頌】大力天將衆神兵 普賢菩薩率領行 周利槃陀前開路智愚平等入化中【解】摩訶即大,跋囉即普賢菩薩,槃陀囉即周利槃陀伽尊者。 「大力天將衆神兵」,大力天將有移山倒海的力量。 「普賢菩薩率領行」,普賢菩薩作爲上首,率領這些大力神將在前頭走。 「周利槃陀前開路」,就是那位念了掃忘了帚字,念了帚字忘了掃字的槃陀伽,比我聰明不了多少的。 他在前面做開路先鋒。 「智愚平等入化中」,無論你是智慧者或是愚癡的人,他都同等教化。 发布时间:2024-02-03 09:46:4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