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学入门知识:马鸣菩萨简介_马鸣菩萨传_马鸣菩萨介绍 内容: 马鸣菩萨简介马鸣菩萨(Avaghoa,公元1、2世纪),中天竺国人,禅宗尊为天竺第十二祖,与迦腻色迦王同时代,约为西元一世纪的人,他是位佛教诗人和哲学家。 马鸣是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出身婆罗门家族,博学又善辩。 曾与印度长老胁尊者对论,深受折服,于是皈投尊者座下,为其弟子。 出家后的马鸣,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处弘法化众,极受国王器重。 此外,他也感化了月氏国王迦腻色迦,带领臣民皈依向佛。 马鸣菩萨事迹一次,迦腻色迦王带兵入侵中印度摩竭陀国,要求三亿金作为撤兵条件,并扬言如果没有钱,可以改用佛钵及马鸣相抵。 果然,迦腻色迦王获得这两项稀世宝物,欢喜不已,但群臣却都表示不满,而议论纷纷。 迦腻色迦王为了使大众能了解马鸣的辩才与智慧,更为引导大众体悟佛理,就召集所有沙门外道,礼请马鸣升座说法,会中同时有七匹已经饿了六天的马随众闻法。 马鸣说法后,大众皆闻法悟道,连这些马都感动地嘶鸣,于是臣民心生感佩,景仰马鸣的高德懿行。 由于群马受到感化的奇迹异象,因此世人就尊称他为马鸣菩萨。 马鸣菩萨传记《马鸣菩萨传》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有大师名马鸣菩萨。 长老胁弟子也。 时长老胁勤忧佛法入三昧观。 谁堪出家广宣道化开悟众生者。 见中天竺有出家外道。 世智聪辩善通论议。 唱言若诸比丘。 能与我论议者。 可打揵椎。 如其不能。 不足公鸣揵椎受人供养。 时长老胁。 始从北天竺欲至中国。 城名释迦。 路逢诸沙弥。 皆共戏之。 大德长老与我富罗提。 即有持去者。 种种辱之辄不以理。 长老胁颜无异容恬然不忤。 诸沙弥中广学问者。 觉其远大疑非常人。 试问其人观察所为。 随问尽答而行不辍足。 意色深远不存近细。 时诸沙弥具观长老德量冲邃。 知不可测倍加恭敬。 咸共侍送。 于是长老胁。 即以神力乘虚而逝到中天竺。 在一寺住问诸比丘。 何不依法鸣揵椎耶。 诸比丘言。 长老摩诃罗。 有以故不打也。 问言何故。 答言。 有出家外道善能论议。 唱令国中诸释子沙门众。 若其不能与我论议者。 不得公鸣犍椎受人供养。 以有此言是故不打。 长老胁言。 但鸣犍椎。 设彼来者吾自对之。 诸旧比丘深奇其言。 而疑不能辨。 集共议言且鸣犍椎。 外道若来。 当令长老任其所为。 即鸣犍椎。 外道即问。 今日何故打此木耶。 答言。 北方有长老沙门。 来鸣犍椎非我等也。 外道言。 可令其来。 即出相见。 外道问言。 欲论议耶。 答言然。 外道即形笑言。 此长老比丘形貌既尔。 又言。 不出常人。 如何乃欲与吾论议。 即共要言。 却后七日。 当集国王大臣沙门外道。 诸大法师于此论也。 至六日夜长老胁。 入于三昧观其所应。 七日明旦大众云集。 长老胁先至即升高座。 颜色怡怿倍于常日。 外道后来当前而坐。 占视沙门容貌和悦志意安泰。 又复举体备有论相。 便念言将无非是圣比丘耶。 志安且悦又备论相。 今日将成佳论议也。 便共立要若堕负者当以何罪。 外道言若负者当断其舌。 长老胁言此不可也。 但作弟子足以允约。 答言可尔。 又问谁应先语。 长老胁言。 吾既年迈故从远来。 又先在此坐理应先语。 外道言亦可尔耳。 现汝所说吾尽当破。 长老胁即言。 当令天下泰平大王长寿国土丰乐无诸灾患。 外道默然不知所言。 论法无对即堕负处。 伏为弟子剃除须发。 度为沙弥受具足戒。 独坐一处心自惟曰。 吾才明远识声震天下。 如何一言致屈便为人弟子。 念已不悦。 师知其心即命入房。 为现神足种种变化。 知师非恒心乃悦伏。 念曰吾为弟子固其宜矣。 师语言汝才明不易真未成耳。 设学吾所得法。 根力觉道辩才深达。 明审义趣者。 将天下无对也。 师还本国弟子住中天竺。 博通众经明达内外。 才辩盖世四辈敬伏。 天竺国王甚珍遇之。 其后北天竺小月氏国王。 伐于中国围守经时。 中天竺王遣信问言。 若有所求当相给与。 何足苦困人民久住此耶。 答言汝意伏者送三亿金当相赦耳。 王言举此一国无一亿金。 如何三亿而可得耶。 答言汝国内有二大宝。 一佛钵二辩才比丘。 以此与我足当二亿金也。 王言此二宝者吾甚重之不能舍也。 于是比丘为王说法。 其辞曰。 夫含情受化者天下莫二也。 佛道渊弘义存兼救。 大人之德亦以济物为上。 世教多难故王化一国而已。 今弘宣佛道自可为四海法王也。 比丘度人义不容异功德在心理无远近。 宜存远大何必在而已。 王素宗重敬用其言。 即以与之月氏王便还本国。 诸臣议曰王奉佛钵固其宜矣。 夫比丘者天下皆是当一亿金。 无乃太过。 王审知比丘高明胜达。 导利弘深辩才说法乃感非人类。 将欲悟诸群惑。 饿七匹马至于六日旦。 普集内外沙门异学请比丘说法。 诸有听者莫不开悟。 王系此马于众会前以草与之(马嗜浮流故以浮流草与之也)马垂泪听法无念食想。 于是天下乃知非恒。 以马解其音故。 遂号为马鸣菩萨。 于北天竺广宣佛法。 导利群生善能方便。 成人功德四辈敬重。 复咸称为功德日。 马鸣菩萨代表作在诸作品中,以《佛所行赞》为马鸣菩萨的代表作,他是以五言偈颂来赞述佛陀由诞生到八分舍利的一生事迹。 由于文辞优美,技巧高明,风格鲜活,在梵文文学史上,诸佛传文学无出其右者,曾广泛流传于古印度。 现存有梵本十七章,西藏译本及汉译本五卷二十八品。 另有日本人寺本婉雅的日译本,德国人韦勒( F。 Weller)的德译本及英国人喀畏尔(E。 B。 Cowell)、比尔( S。 Beal)等人的英译本刊行。 可见其影响之广,与受喜爱的程度。 马鸣菩萨的另一著名代表作为《大乘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重要论述。 全书分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和劝修利益分五部分,把大乘如来藏思想和唯识说结合为一;阐明一心、二门、三大的佛教理论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法。 又马鸣菩萨还有一部跟《起信论》同等重要的论着《大宗地玄文本论》,近代大德仁山杨文会对这部论着非常推崇,并为此做了注解《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 发布时间:2023-06-22 11:53:2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