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过好三关 灭除颠倒乱想 内容: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过好三关 灭除颠倒乱想内容提要:修菩提路,要永断五种辛菜,这是增进修行的第一关。 不饮酒,不食肉,断淫心杀性,是增进修行的第二关。 持戒清净,无杀盗淫心,心不外逸,不涉六尘,六根无所摄,都归清净一心,六用全休,是增进修行的第三关。 原文阿难。 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 犹如捏目乱华发生。 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 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 一者修习,除其助因。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白话解佛接着说:“阿难,三摩地中所现众生相,各各种类,都具足十二颠倒。 犹如捏目成劳见空中花,颠倒了妙圆真净明心,便具足这些虚妄乱想。 你要修证佛三摩提,要对这些乱想的本因,立三渐次,过三关,才能除灭。 譬如净器沾了毒蜜,想要洗涤干净,先用开水和香灰洗刷,才能贮放甘露。 是哪三关? 第一是修习,除掉发生颠倒的助因。 第二是真修,除恶根,显正性;第三是精进,远离尘境现业。 第一关除助因原文云何助因? 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 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1。 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阿难。 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 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 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 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 【注】1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段食,指欲界以香味触为主的寻求感官刺激的活动;触食,指欲界、色界根境和合生分别心;思食,指以法尘为缘生起第六识意识及第七识末那识所引起的念虑;识食,指识阴不间断的活动。 这四种食,是孕育成长颠倒众生的营养。 白话解什么是助因? 阿难,这世界十二类众生,不会自生自住,吸取四种食而生而住,名为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因此,佛说世间一切众生都靠依食而赖以存在。 阿难,世间众生,食甘则生,食毒则死。 所有求三摩地的修行者,应戒断葱蒜韭薤及洋葱五种辛菜。 这五种辛菜,熟食会发邪淫之心,生食会长嗔恚之性,因此,世上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这人秽臭而远离之。 那些饿鬼,在其左右,待他食完,舐其口唇。 这人常与鬼一起,本来的福德,日渐消亡,所以食五种辛菜毫无好处。 原文是食辛人修三摩提,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 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 命终自为魔王眷属。 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 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白话解这些食五辛的人修三摩提,菩萨、天仙、十方善神,都不来守护。 大力魔王候得其便,变成佛的形象,现前说法,肆意破坏禁戒律仪,赞赏宣扬淫怒痴。 入其魔道,终将成为魔王眷属,享受魔福,最后堕于无间狱。 阿难,修菩提路,要永断五种辛菜,这是增进修行的第一关。 第二关刳正性原文云何正性。 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提,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 不餐酒肉。 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 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 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是清净人修三摩提,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 睹佛闻法,亲奉圣旨。 得大神通,游十方界。 宿命清净,得无艰险。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白话解如何刳正性? 阿难,世间修行人欲入三摩提,必须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食肉,不饮酒,要食熟食,不要吃生食。 阿难,这些修行人,如果不断除淫心杀性,欲得出离三界,是不可能的。 要把淫慾看成毒蛇,看成怨贼。 先执持不犯声闻四弃、八弃,做到身不犯戒。 再执持菩萨清净律仪,做到自心不乱;戒行圆满具足,便永无世间相生相杀的恶业了,也永无偷劫的恶行了;不为事缠,不为物累,于世间已不再存在要还的宿债了。 这样的清净人修习三摩提,就凭父母所生的当前的肉身,无须什么天眼,也能观见十方世界,见十方佛,亲自闻佛法音,亲自奉行佛旨。 还能得大圆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处处事事无有艰险。 这是增进修行的第二关。 第三关离现业原文云何现业。 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 尘既不缘,根无所偶。 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吴兴曰:因不流逸,由断客尘烦恼也。 旋元自归,渐入如来藏理也。)十方国土,皎然清净。 譬如琉璃,内悬明月。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 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 (吴兴曰:先显依报净,有法有喻。 次显正报净,有自有他。 自则三德圆证,他则诸佛同体。)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温陵曰:华严十忍第三曰无生法忍。 为避免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离诸情垢,无作无愿,安住是道,名之曰忍。)白话解怎么离现业? 阿难,这些修行人持戒清净,断除了杀盗淫心,心不外逸,不涉六尘。 心不流转,不随相流逸,旋觉归元。 尘境既离,六根无所摄,都归清净一心,六用全休。 这时,十方国土,皎然清净。 犹如琉璃内悬着一轮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稳;一切如来密圆妙净佛刹,都在自己的三摩提中显现。 这修行人即时获得无生法忍,从此渐次向上升进,一步步登修行圣位。 这是增进修行的第三关。 发布时间:2024-02-10 08:47:0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