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苦阴因事经 内容: 苦阴因事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 一时婆迦婆。 在释[革*奇]底(刹帝隶种也)。 迦惟罗婆(城名)尼拘蒌园中。 于是释摩诃能渠。 中后彷徉行至世尊所。 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 释大力士却坐一面已。 白世尊曰。 如世尊所说法我悉知。 谓三意念着结。 淫意着结。 嗔恚愚痴意着结。 如是唯世尊所说法我悉知。 今此以生淫欲法着其意。 已生嗔恚愚痴法着其意。 是故唯然世尊。 我作是念。 我有何法未尽。 而令生淫欲而着其意。 生嗔恚愚痴法而着其意。 汝大力士。 法未尽。 令汝在家住亦不学道。 不信乐出家弃家。 汝大力士。 若此法尽者。 汝亦不在家。 汝必能信乐出家弃家学道。 法大力士。 彼法未尽故而令汝在家。 不信乐出家弃家学道。 于是释大力士从座起一面着衣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 如是我今于世尊有信乐。 唯愿世尊。 善为说法。 谓见法令疑尽。 此大力士。 有五淫欲。 爱念爱色近淫染着。 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染着。 众中而自娱乐。 爱乐气味于中乐。 如是大力士。 气味淫于中多有败坏。 云何大力士。 于淫多有败坏。 此大力士。 若族姓子。 若学工巧以自存命。 若耕田若贩卖。 若客书若学数。 若学算若学印。 若学诗若学守卢。 若教书若应王募。 彼寒寒所逼。 热热所逼。 服忍饥渴。 为蚊虻蝇蚤所蛆。 彼求钱财。 彼族姓子。 如是起如是作如是勤行。 彼而不能得钱。 彼便忧戚不乐啼哭。 自椎自打增益愚痴。 勤修不得果。 彼族姓子。 如是起如是作如是勤行。 彼便得钱财。 得钱财已便守护之。 莫令此钱财令王夺。 我莫令贼盗。 莫令火烧莫令腐坏。 莫令出利失利。 彼守护钱财而为王所夺。 贼所盗火所烧而腐坏。 出利不得利。 彼便忧戚不乐啼哭。 自椎自打增益愚痴。 复次长夜所可爱喜悉败壤失。 是为大力士此今现身是苦阴。 因淫故至增上淫故。 是淫因缘。 此大力士。 众生因淫至增上淫。 因淫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 父共子诤子共父诤。 兄共妹诤妹共兄诤。 彼共斗诤。 母说子非子说母非。 父说子非子说父非。 兄说妹非妹说兄非。 况人人耶。 此大力士。 是今现苦阴。 因淫故至增上淫故。 此大力士众因淫故至增上淫故。 王王共诤。 婆罗门婆罗门共诤。 居士居士共诤。 贼人贼人共诤。 工师工师共诤。 彼各各共斗诤。 作种种斗具。 或以拳或以石或以刀杖。 于中或有死死苦。 是为大力士此现苦阴。 因淫故至增上淫故。 此大力士。 众生因淫故。 至增上淫故。 便着铠便执弓箭。 或着皮铠持极利刀。 相围聚斗。 彼于中或以象斗。 或以马或以车或以步兵。 或以女人或以士夫。 于中或有死死苦。 是为大力士现苦阴。 因淫故至增上淫故。 此大力士。 众生因淫故。 至增上淫故。 着铠至执弓箭。 着皮铠持极利刀。 诣极高城而欲伐之。 彼于中或吹贝或击鼓。 或举声唤呼。 或以铁椎或以钺或以戟。 或以利轮或以箭相射。 或下乱石或以弩。 或以消铜注之。 于中死死苦。 是为大力士今现苦阴。 因淫故至增上淫故。 此大力士。 众生因淫故。 至增上淫故。 至王城邑。 或穿墙破藏。 或盗他物。 或截他道坏他城破他村杀他人。 彼有司执之驱使。 作种种苦行。 或截其手或截其足或截手足。 或截其耳或截其鼻或截其舌。 或截其髻或截其发或截其髻发。 或着函中或衣戮杀。 或着沙石上或着草上。 或着铁驴口中。 或着铁师子口中。 或着铜釜中。 或着铁釜中。 或段段割之。 或利叉手刺之。 或卧热铁床。 或以热油洒之。 着臼中以铁杵捣之。 若以龙蛆。 若以杖挝若以棒棒。 将至标下以刀枭首。 是为大力士现身苦阴。 因淫故至增上淫故。 此大力士。 众生因淫故。 至增上淫故。 作身苦行口意苦行。 彼时若得患病苦。 卧在座上。 卧在荫中身有痛。 极苦痛不乐命欲断。 谓彼身苦行口意苦行彼终时。 倒悬向下。 犹若冥时日欲没大山大山间。 彼山影倒悬向下如是。 谓彼身苦行口苦行意苦行。 彼时命终倒悬向下。 彼作是念。 此身苦行口苦行意苦行倒悬向下。 本不作行本不作福。 我多作众恶。 谓趣作恶作贪作凶暴。 不作福行不作善行。 不作有所归。 必堕其趣。 此便有变悔。 变悔已终亦不善生亦不善。 是为大力士现身苦阴。 因淫故至增上淫故。 此大力士。 众生因淫故。 至增上淫故。 作身苦行口意苦行。 彼作身苦行已口意苦行已。 彼因彼缘身坏死时。 生恶趣泥犁中。 是为大力士。 此是后身苦阴。 因淫故至增上淫故。 是为大力士。 五气味淫多有苦败坏。 此圣弟子。 不以等智见如真。 而于淫作恶不善法。 亦不喜乐。 谓无上息。 如是大力士。 圣弟子。 与淫法相应。 复次大力士。 我少气味淫知有苦知是败坏。 谓我知见如真。 亦不于淫作恶不善法。 住于护安乐。 谓无上息。 如是我大力士。 不与淫法相应。 此大力士。 我一时在罗阅只鞞陀隶止右胁七叶窟中。 此大力士。 从下晡起。 我至止右胁边。 我于中遥见诸尼干常不坐常跪极苦痛行。 我到彼所到已作如是言。 何以故。 汝尼干作如此常跪常不坐。 作如此极苦行。 彼答我言。 瞿昙。 有师尼干亲族子。 彼作是言。 汝诸尼干本作恶行。 今作此苦行。 当消彼恶行。 谓今身业行口意等行。 有恶当不为。 我语彼曰。 云何汝诸尼干。 汝师尼干亲族子。 能信能住彼不。 不疑彼师耶。 彼作是言。 此瞿昙。 我彼师尼干亲族子。 我不疑彼师。 能信能住。 我答彼曰。 如是。 如汝等尼干。 有尼干。 有彼尼干本作恶行作极苦行。 彼尼干终已当来生人间。 亦当复在此尼干中学。 当如此常跪不坐作苦行。 如今汝众皆当尔。 彼作是言。 此瞿昙。 不从善行得善报。 彼王频浮婆安乐住。 汝沙门瞿昙。 不能尔。 汝诸尼干。 为尔不是而作斯言。 何以故。 为是凡愚不定不善无厌无足。 而作斯言。 王频浮婆常住于善常得安乐。 沙门瞿昙不能尔。 汝诸尼干。 应当先明我。 云何为常安乐住。 而言王频浮婆沙门瞿昙耶。 汝诸尼干。 我当为汝说。 我为善安乐住。 非摩竭王频浮婆者及耶。 汝应当作是言。 摩竭王频浮婆常安乐住。 非汝沙门瞿昙所能及。 此沙门瞿昙。 我今问汝。 谁为善安乐住。 为摩竭王频浮婆耶。 为沙门瞿昙耶。 于尼干意云何。 彼摩竭王频浮婆。 为得意口自在不。 七日七夜得身一向安乐不。 不也唯瞿昙。 若六五四三二一日一夜。 得意口自在不。 为身一向得安乐住不。 唯瞿昙不也。 于尼干意云何。 我为得意口自在不。 一日一夜。 身为善安乐住不。 唯然瞿昙。 二三至七日七夜。 为得意口自在不。 身为一向善安乐住不。 唯然瞿昙。 于尼干意云何。 我等谁为常善安乐住。 摩竭王频浮婆耶。 为我耶。 如汝从沙门瞿昙所说知其义。 沙门瞿昙为善安乐住。 非摩竭王频浮婆。 此大力士。 少气味淫知多有苦。 是败坏中多有败坏。 谓此圣弟子。 不能以智慧见如真。 而于淫作恶不善法不入喜乐。 谓无上息。 如是大力士。 圣弟子。 与淫法相应。 复次大力士。 我少气味淫多有苦。 知是败坏。 谓我以智慧等见如真。 亦不于淫有不善法。 但住于护以自乐。 谓无上息。 如是我大力士。 不与淫法相应。 佛如是说。 彼大力士诸比丘闻世尊所说。 欢喜而乐。 发布时间:2024-02-20 12:12:5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