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世上没有什么承诺,比这句话更为情深! 内容: 很多人在尝试爱情的甜蜜后,进而追求永恒不变的爱。 希望在自己的生命里,爱情的甜蜜能长长久久、生生世世。 但世事往往不能如人所愿,人的一生,会因为各种因缘的关系而变化,有的爱人弃己而去,有的爱人变成了怨偶,有的则因别的原因去了另一个世界。 真正守得住当初承诺的爱情,也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 南无羌佛说:“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 ”纵然爱情甜蜜能保鲜一生,家庭富贵,吃喝不愁。 但如果不寻求脱离这个六道轮回,到这期生命终了时,还是各奔东西,在六道轮回的业海中各自沉沦,随业投生,落恶道偿还夙业,受尽轮回诸苦。 这就是佛教中说的六道轮回、因果不昧。 人们都会想着贪图眼前的玩乐,有的人为了金钱、爱情、美色铤而走险,继而现世就堕入牢狱之中,受牢狱之苦…。 这正是因为人们不明白人生的真相所造成的。 释迦世尊的弟子大迦叶尊者,是结集世尊说法的组织者,他在灵山会上的破颜微笑,成为禅宗的著名公案。 世人却多有不知,他生长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比释迦佛陀晚生十多年,从小聪慧,厌恶世间欲乐,唯以修道是从。 年岁渐长后,父母为他操办婚事,他用了很多种办法,推辞拒绝,但终于还是无奈,迎娶了美丽的妙贤。 大迦叶与妙贤因为往昔之中的善缘成熟而相遇,虽为夫妇,却没有沉沦在所谓的风花雪月,而是一直坚定着自己求道的心,并清楚地知道,世俗的爱情,并不是他们此生的任务。 两个人约定,“我若眠时汝当经行。 汝若眠息我当经行。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迦叶目睹了农人在耕田时,锄头伤及无数土中生灵,心中痛苦无法解决;而妙贤更是听闻家中仆役说榨油时死了很多小虫,对小虫的悲心和对人类的口腹之欲间的等等矛盾,在反思中他们深深知道在家做事,举手投足都在造业,而业不尽,六道轮回不得出,于是大迦叶决定告别妻子妙贤离家修道。 所谓“我若得遇明师,必记挂你还在红尘漂泊。 ”我觉得这是一句最具深情的话,而每每看到这一句,我总是泪水打转,是啊,在红尘里漂泊的何止是你,还有我和他,我们(去掉我们)以及我们轮回中的父母亲人,都在六道中轮回中浮沉受苦。 而我今拥有的这一生,且得逢佛陀住世,得百千万劫难遭遇的真正如来佛法,我默默地发愿,自己必须依止佛陀,学习真正的佛法解脱成就。 “我若得度,必来度你。 ”世上还有什么承诺比这句话更为情深?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这八个字不过是一生的诺言,仿佛万劫之中某世不曾经间随风飘过的枯叶。 世上,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万法无常? 从而发心求生去那个恒常的佛土世界? 大咖叶与妙贤虽然曾是夫妻,同修的因缘,道友的恩情,但在一次次的告别中,把爱情升华成了菩提之心。 由凡人夫妻,到少欲知足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再到无欲则刚的阿罗汉,他们这样的道友,在求出离中早就超越了世间男女爱情的痴缠、知音同修之间的酬答,也正是因为他们明白人生无常,诸法无恒,唯有学佛才能证得永恒的幸福。 才使大迦叶了断俗情精进学佛,最后与佛法意相通,被佛陀称之为“迦叶功德。 与我不异。 ”凡夫的一生,亲情、爱情、友情总会因无常而散尽,所有亲情、爱情、友情间的承诺也会随这期生命的结束而烟消云散,再遇时不知会在哪道? 那时,是亲人相逢? 是仇人相对? 是同道相遇? 还是人畜相见? 不得而知。 要想自己、亲人、爱人都得到永恒的幸福,大迦叶尊者和妙贤间的承诺已把这份情诠释的清清澈澈、明明白白。 当今世界,佛陀住世,佛陀弟子成就的事例越来越多。 我与佛同住一世。 如若依教奉行,得度有望。 世上的人们,在无始的轮回中,我们有无数的亲人都在期盼着有人去度他们,帮助他们脱离轮回的苦海。 为了这无始以来的亲人、爱人、友人,你愿意以大迦叶尊者和妙贤为楷模,去成就自己和无始以来的亲人和爱人吗? “我若得度,必来度你。 ”世上,没有什么承诺,比这句承诺更为情深! 更为永恒! 不是吗? !撰文:芝麻开花编辑:凡世尘印 发布时间:2024-03-07 06:37:5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