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过头饭不可吃,过头话不可讲,说话做事要留余地 内容: 过头饭不可吃,过头话不可讲,说话做事要留余地 人们常说:“过头饭不可吃,过头话不可讲”。 人不是生活在一时一刻,也不是与他人只有一次接触。 聪明的人懂得给自己留退路,懂得绐他人留余地,表面上是宽容了别人,而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铺路,为自己留下可以回旋的余地,否则就会走入死胡同,使自己前无出路,后无退路、 曾经听说过这详一个故事: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山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 狼非常高兴,它想,如果我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到各种猎物。 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等着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山羊。 狼追上前去,山羊拼命地逃。 突然,山羊找到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从小洞仓皇逃窜。 狼便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心想,再也不会功败垂成了吧?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 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的更小一点的洞口逃生。 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部都堵上。 狼心想,这下万无一失了,别说是羊、兔子,就连鸡、鸭等小动物也跑不了。 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 狼飞奔过去,追得松鼠上蹿下跳。 最终,松鼠从洞顸上的一个通道跑掉。 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 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 狼吓坏了,拔腿就跑。 老虎穷追不舍。 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狼被老虎吃掉了。 凡事有度。 做事一定要留有余地。 其实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不焚林而猎,不涸泽而渔”。 曾国藩说过:“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也写道:把对的推向极端,它就成了错的;把甜橙的汁水榨干,它就成了苦的。 即使是赏心乐事,也绝不要走极端。 过犹不及。 对一个事物,由于各人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一,对于同一事物的见解就难免有别。 往往是有人看到这一面,却看不到另一面;但有人却看到了另一面,又看不到这一面。 因此,办事留有余地,是给自己一个可以在危难时及时抽身的通道,是给自己一个可以在失败后重新来过的机会。 对自己留有余地才能在意外出现的时候从容转身。 发布时间:2024-03-13 09:35:3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