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内容: 我曾在杂志上看到一则笑话:清朝有一老童生,虽步入中年但仍未考中秀才,某年恰与儿子同科。 到了放榜这天,儿子被录取,赶紧回家报喜,而他的父亲正在房内洗澡。 儿子高声道:“父亲,我已考取第 X 名了! ”父亲在房里一听,便呵斥:“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儿子一听,吓得不敢再大声,便轻轻说:“父亲,您也被录取了! ”父亲一听,立刻冲出房门:“你为什么不早说! ”他浑然不觉自已此时衣不蔽体……看得人哑然失笑。 故事中的父亲喜出望外后得意忘形,表面故作镇定却掩饰不了内心的狂喜! 想到这里,我时刻告诫自己是个修行人,要谨言慎行、冷静自持。 然而知易行难,修行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真正把生活佛法化,用佛教的教义来指导生活。 然而世间八法紧紧纠缠着我们,如何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那确实考验修行。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法音的其中一盘《断绝凡情二十法》让我深受震撼,受益匪浅。 凡情二十法即是名利兴衰、福乐增损、嗔怨气恨、谋谤夺害、病苦别亡。 面临对境时,我才发现自己的情绪很容易陷入上述凡情中,如同石投水波,泛起涟漪,心随外境所牵,被情绪所左右,患得患失,毫无定力,真是让人汗颜。 一天,我到政府部门办事。 其中一个环节是必须提供该部门审批通过的手机验证码,在我苦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手机还毫无动静。 工作人员说,按照平常惯例,半个小时就会发来验证码。 我在沙发上如坐针毡,那种焦急等待的心情无法形容。 如果通不过审核,后面一系列事情都无法完成,一切都回归起点,从头再来,那将极费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 说真的,我当时的镇定只是表面上的故作平静。 虽然面带微笑不断跟工作人员交涉,请她时刻关注进度,但我的内心却是惊涛骇浪。 万一通不过审核,接下来的工作真没法进行。 我深吸了一口气,心中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祈求佛菩萨加持。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我的心也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焦虑。 两个小时后,还是杳无音讯。 每次手机短信提醒音都让我那颗充满期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但一次次都不是想要的结果。 那天时间真是漫长,我心神不安,只剩无奈等待……偶然间反省:我是一个修行人,明白万事万法都是因缘所致,不管这件事能不能顺利通过审批,都是因缘,都是我自己的因果造成,又何必执着呢? 我立即跟工作人员说,我不等了,有什么进展烦请电话通知。 说完我就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我打开手机,还是没有信息,但我没有丧气,我想也许目前就是这样的因缘,等时机成熟了,再努力推进相关工作吧! 此时,有个电话打过来,那个工作人员告诉我,已经通过验证了! 当时我犹如放下了千斤顶,真是太好了,没有白忙活! 但我马上放下狂喜,归于平静。 事后,我思考整个过程,想到之前的不顺也是因缘所致,要明信因果,泰然处之,可当时还是被凡情所扰,惴惴不安,失去了平常心。 闭目深思,修行之路,知易行难,生活中的小事也是考验,有没有在修行桥上前进自己掂量。 一不小心,我就陷入了我执魔的包围圈,在凡情二十法里打转,倒退了数步。 望大家引以为戒,真正把修行落实在生活中,付诸实践,也时刻反省自身缺点、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修行之路,任重道远。 若修行不过关,谈何转凡成圣呢? 发布时间:2024-04-27 06:30:0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