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5 下 内容: 梦参老和尚:佛说阿弥陀经(6-5)下我们有一个道友,他今生没造什么业,大家都知道,还称他是善人,又念佛,念得很勤恳。 他死了,那个屋子里放光,屋子里有光明,有人听到鼓乐声音,有人听到鼓来接引他去了,人人都说是往生了。 隔了一段时间,他给他太太托梦,他说:我并没有生到极乐世界,我只生在忉利天。 你生天的时候,临终时候有时候有鼓乐来接引,大家也闻到香气了,但是是生在天上,生的是六欲天中的第二天,这就有很多的不同了。 有些却是无声无息的,什么吉祥的象征都没有,可他却是真正的生极乐世界去了。 这就要你得有慧眼,还有从你学来的智慧来判断。 为什么我们要学大乘经典? 当你学大乘经典后,就说我们学金刚经吧! “业性本空”,业没有体的,空的;“唯心造”,是你自己心造的。 你念佛念的把你自己的妄心都念歇了,这就是禅,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嘛! 就是三昧啦! 当然业障就消失了,决定能生的。 “业性本空唯心造”,心现在造了极乐世界去了,没有罪性可得,这样又参禅、又得三昧、又念佛,所以是决定能生的。 生到极乐世界去了,一生不退,就叫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就是不退,含着有三种不退,你自己能够知道的。 怎么知道的? 位不退,生去了凡夫再不退了。 不退什么? 不会堕地狱,不会下三涂了,不退凡夫。 第二种的不退,行不退,你修道的功力不退,这是说不退凡夫、不退二乘。 三者,念不退,这叫大乘了,念念不退菩提心。 我们经常说发菩提心念念都不退,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极乐世界的凡夫都有通的,报感,“眼、耳、鼻、舌、身、意”六通都有,特别是神足通;没有神足通,早晨清晨起来到十万亿佛国土供佛,那就是神通中具体的表现,怎么到十万亿佛国土供养诸佛? 供养还有听经,还有闻法,完了回来的时候才吃早饭。 不止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六通全具足的,没有时间性,就在一念间供养了十方诸佛,又听经,又闻法,回来极乐世界才再吃饭,不可思议了。 因此说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比,极乐世界没有退的缘,都是增上缘,直至成佛。 咱们在娑婆世界修行可就不同了,障碍那个多呀,退缘非常之多,不是在娑婆世界里一直前进,而是进进退退、退退进进,再一转个面目又退了。 为什么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因为极乐世界不退。 所以这个道理大家要懂得,懂得了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制很多戒律,增加很多新的执着? 是防范的,戒就是防范退堕的。 一样的罪,处理不一样,在家人犯了,不犯;出家人犯了,就犯了。 所以说它不同,这就是佛大慈大悲愍众生的方便善巧。 佛一降生,一成道,光叫你念阿弥陀佛,也不学戒,也不学讲这些经,做什么呢? 为什么不那么样做呢? 假使佛一成道就讲极乐世界让你念佛,人家就会不信他,必须到一定时候才说阿弥陀经,佛要知时、知机会。 念佛要求也是很高的,念佛要念到三昧,念佛要念成三昧,这怎么讲呢? 念即无念,无念而念。 无念而念,还要求不是口念,是要心念。 咱们经常听到一心念佛,大家想想,你一心去念佛去了,还有造罪的时间吗? 一心念佛了,不会再造罪了,二念都没有。 有很多善知识,特别印光老法师,谁请他开示了,就四个字告诉你了,“老实念佛”! 我们有很多出家道友、在家道友都说:唉呀! 老生常谈,谁不知道老实念佛呀! 我说:谁也不知道,你能老实吗? 你自己问问自己,就是你不老实才告诉你要老实念佛。 其实人很多是不相信的,不相信什么呢? 哪个念佛不老实,还会造罪去。 你一边念着佛,一边心里想着别的事情,就看见得很多了。 我们那灶台上有些蟑螂、虫子。 有些老太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边念着佛,叫他小孙子:你把灶台那个虫子扫到火里头去。 好,那边杀生,这边念佛,这事可多了,大家注意吧? 我们有很多念佛的道友,拿着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边念佛,一边做这个事做那个事,哪里一心念佛? 特别我在一个道场里头,咱们不说地点,说地点谤毁人家,合着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百多个人念佛声音没有了。 干什么? 那本事可大了,睡觉了,一边走着一边睡觉,跟着你睡觉。 还有你看抬一个脑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胡思乱想,怎么能够一心念佛呀! 说得很轻松一心念佛,正因为我们不能一心念佛。 假使你一心念佛,还造罪吗? 还造业吗? 那心都在念佛上了,什么业也不造了,什么业也没有了。 说我们过去造的业很多,你要忏悔呀! 造业多少那个数字是不可靠的,都是虚的。 要有人告诉你依着佛教导去老老实实念佛,改悔啊! 改悔不就不造了。 你念念念佛,说这个消灾、那个消灾,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这一念念佛消八十亿劫的罪。 你有好大的罪? 你能够一心念佛念下去,念十声、念八声都够了,不要求数字。 我们很多道友念佛拿念珠记数是不错,那念珠是治你散乱心的。 数珠、数珠,那珠要治你散乱心,你别求数字。 你念十万声,杂杂乱乱妄想纷飞。 你念十声就够了,一个妄念没有。 你念十万声、百万声,都是在杂念当中。 释迦牟尼佛在戒经教我们念佛的时候不造杂乱妄想,不要求数字。 他看见一对夫妇都是老人,老人他念佛记不住,那时候还没数珠,佛看他俩拿那个谷子(稻谷),弄两个筐,念一声佛丢一个去、念一声佛丢一个去。 佛就告诉他们说:你这样记数不行,我教你个方法,念一句把这一箩筐抬过去,念二句把这一箩筐抬回来,来,你句吧! 看抬好多箩筐。 怎么样念呢?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阿弥陀佛,你念这个抬一箩筐,你念这个抬一箩筐。 这个数字多了吧! 换你要拿念珠记,记到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你可记去吧! 念一声念这么多,这是菩萨戒经里头,释迦牟尼佛讲的故事。 你不是求数字? 所以念要真诚的念,要实心实意的念,不要夹杂。 你夹杂的是什么呢? 夹杂的是很多妄想。 像很多人遇到飞灾横祸,飞灾横祸就是开车子出车祸,一撞撞死了,在这一撞之间,他念一声“阿弥陀佛”,这是什么都没夹杂,他就得救了。 或者撞死,没撞着,或者撞了受伤没死,这个时候心道心很诚,这时是一心,没有其他的。 那个时候,平日没有功夫到那时候能念吗? 早不能念了。 为什么? 还没等你反应过来,这是平日用的功。 念佛念到三昧,也是我们一心不乱,但心地要老实。 所以说要老实念佛,万修万人去,一万个人修,一个不漏,都能去得到。 生到那去,就是一生补处。 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本来是念佛法门最殊胜,但是它也有它的难处。 难处是什么呢? 你不能念到一心不乱,而且成了人家说的老生常谈,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但是你念佛的时候还是不能一心。 你们每位想想,你念佛的时候是不是达到一心不乱? 有没有时候达到一心不乱的时候? 这是不能欺骗的,我想每位道友都能知道,自己问问自己吧! 你能以念佛消灾吗? 真正念一声佛,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的灾难,所有宿障都消了,那是什么念法? 而且那时我这一念阿弥陀佛能救度无量众生,做过这个念吗? 不是为自己求往生,我念阿弥陀佛专门救度众生,那是菩提心,所以用心不同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大家一定要明白,当你做一件事,这件事验它的效果,不是你做这件事的过程。 【舍利弗。 众生闻者。 应当发愿。 愿生彼国。 所以者何。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说到这里,佛就又招呼舍利弗,跟舍利弗说;跟舍利弗说也就是跟我们娑婆世界里的众生说了,假使说能够听到极乐世界这么大的功德,你应当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愿得真诚,所谓心诚则灵,愿真则灵,愿要发的真,不是虚假的。 心要真诚,愿要真诚,如果发愿生极乐世界,绝对能生。 “所以者何”,佛又把这话提高了一层意思来说,为什么这样说要求生彼国,在娑婆世界不一样吗? 不一样的。 你生到极乐世界莲华池里头全是圣人,都是善知识、是善友,阿弥陀佛一天都在说法,水里的声音,树刮风的声音,各种鸟类,佛的变化的声音,无一不是说法。 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六根所能缘想到的,都是你的善知识。 那个环境幽美,造业的机会就没有了,听不见,看不到,想也想不到;听见的、看到的都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佛的。 因此跟那些诸上善人能俱会到一起,那就得救了,你自己不修,那些善友把你带的也修了。 但是能生到极乐世界的是没有不修的,问题是能生、不能生,生了就成佛。 你到那地方去一切恶都停止了,一切善都再去做了,没有恶友,没有恶官吏,什么都没有了,一切恶都没有,所见的是善,“杀、盗、淫、妄、酒”自然没有,八关斋戒,那里都是持戒的,不制戒也自然不犯,没有那个环境。 还有你生到极乐世界半点不如意的事情也遇不到,没有引起你贪瞋痴,十恶业的境一个也没有了,那就是殊胜,纯善无恶。 有这么大的摄受力、功德力,但是不容易生。 【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所以佛跟舍利弗说不可以少善根,一般的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办不到的。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福德不够深厚,想生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 这是说它不可能,要求条件高一点。 什么条件呢? 【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 执持名号。 若一日。 若二日。 若三日。 若四日。 若五日。 若六日。 若七日。 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 与诸圣众。 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 心不 颠倒。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个条件就高了。 听了很简单,七天一心不乱。 我试验过,不用说七天,一个小时让你心定下来、住下来。 不说七天,一个小时,你看你那心能不能住下来? 一念都不住了。 咱们讲金刚经的时候,须菩提问佛:众生的心云何让他住下来?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你要能住、能降伏就成道了,跟弥陀经一样。 七天哪! 一个小时你的心不乱,那你就开智慧了! 一定就发慧,心定自然发慧,所以就是心地法门。 说念句阿弥陀佛就生极乐世界去了,说得很简单! 说一心不乱很简单,一心不乱就生了。 怎么才能达到一心不乱,问题就是在这里。 假使一个持戒的道友,读诵大乘的道友,他这些个功德力量,持戒功德,读诵大乘功德,这就是帮助你生极乐世界了。 心里还在想,想的是持戒;还在想,想的是大乘教义;这是随顺的,随顺生极乐世界的。 功德生,你所积聚的功德,再加佛的愿力。 我们这里讲的都是你自己的本事,后头要说到的是佛的愿力,六方佛,六方无量佛加持力,加上你自己愿生的力,众力和合把你就牵引去了。 而这个生不是定力生的,生到边地疑城、莲华九品,生极乐世界还有品级的,这是一种。 另一种,大家读过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的愿力,普贤菩萨的行力,凡是读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到最后的时候普贤菩萨把你送到极乐世界去,上品上生,生到就见佛,见佛就闻法,闻法就得到三昧,就入菩萨位,大菩萨位,那是普贤行愿力。 但是你得读,不是一遍两遍,长期读普贤行愿,发愿生极乐世界。 生极乐世界的方法有很多,念密咒,大家不是喜欢念密咒吗? “嗡阿吽,班杂,咕噜,班玛,悉地吽”,什么这个? 密宗的莲华部金刚法,念这一句咒,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化身、报身,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功德,一切你都成就,金刚不坏,这是菩提萨埵咒,这就是密宗的莲华部的。 金刚萨埵分莲华部、分智慧部,这属于莲华部的。 生极乐世界的法门,除了阿弥陀佛的最方便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要求你在七天,实际上就是你最后一念,当你舍这个报身的时候,你最后一念念在西方极乐世界,念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光就把你摄受去了。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那就看你的功力了,或者文殊、普贤、观音、弥勒都在,在你这个时候离开这个世界,心里不颠倒,还是一心不乱,正念现前,那就能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不要认为听到说不可以少善根得生,那就得多善根了,你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个善根就很深很深了。 能有因缘听见阿弥陀佛,在你临命终时候,很多道友在你跟前念佛来助念,你的耳根一听到阿弥陀佛,你也念阿弥陀佛,这个善根是无量的,有这个善根就够了。 所以经上说的话,哪部经都如是,说深深不可测,说浅简单明了,就看你怎么用,深即是浅,浅即是深,圆融自在。 如果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它就放光,你念一句阿弥陀佛你心里就想,不是想到我自己生极乐世界,我想的是娑婆世界一切众生都跟我一起生极乐世界,念念处处想到一切众生,那你品位也高了,决定能生。 假使阿弥陀佛问你:是你先来,还是让一切众生先来? 你答覆:让一切众生先去吧! 你上品上生就高了。 念念不忘成佛,念念不忘一切众生,这就是咱们学华严的法界观。 发布时间:2024-04-27 11:16:3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