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八)-海仁老法师(11) 内容: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碨耕磨。 如谗贼人,逼枉良善;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壬九明枉习枉谓冤枉,宿世喜欢冤枉他人,逼害良善,今枉习种子,引发现行;再由现行,交相加逼,发于诬谤。 无罪说有曰诬,小罪说大名谤。 由如是诬谤之业,故有合山合石,碾碨耕磨等地狱相现。 两山相对,罪人入其中,山自然合,逼榨罪人为合山;罪人卧石,以石相合,压笮罪人曰石合。 大热铁轮轹诸罪人曰辗,以石磨碾磨罪人曰碨。 耕谓犁耕,磨是石磨。 皆压逼罪人器具。 谗贼乃妒贤嫉能之人,千方百计,逼压无辜,枉害良善。 由是枉习种子,发生现行,互相排挤,枉害不止,是故命终,神识感有押捺捶按,蹙漉衡度,诸业果事。 押谓拘捕,捺谓按捺,捶击推按,令其服罪。 设有不服,则蹙其于囊袋,以巨石压之,而漉其血,谓之蹙漉。 或挂身于称,以衡其轻重,或以尺度其长短度,谓之衡度。 由于枉习之惑作业,而感果报如是。 十方如来,色目怨害诬谤,同名谗虎。 以其谗言害人,甚于猛虎,故名谗虎。 霹雳是雷击物声,遭雷殛者,十九丧命。 故菩萨见自心中,有枉谗之事,如遭霹雳,避而远之。 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 如于日中,不能藏影。 二习相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见覆,如载高山,履于巨海。 壬十明讼习以宿世好讼,余习为种,引生现行。 种习业习,交相喧诉,发人隐藏,覆己阴私,遂成其业。 由如是发于藏覆之业,故有鉴见照烛等地狱相现。 如于日中不能藏曲直之影,喻罪人由种习引生业习,现行转增,讼覆交陈,是故命终神识,见有恶友,现前作证,复有业镜,鉴所作业,以及火珠,照露本业,不容隐藏。 由是惑业,二习招感苦果如是之故,十方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 阴贼即阴而不露,家有阴贼,必然自劫家宝;覆藏己过,终必为害。 菩萨见有覆藏己过,如头戴高山,履于巨海,势将沉没,欲出无由,非恒警惕,避而远之不可。 云何六报? 阿难! 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辛二明六报分二。 壬初总征初句总征,一切众生通指三界,识有分别之功,六根六尘和合,识起分别,而作杀盗淫等业。 故六识为能招,恶报为所招,若能若所,俱依六根。 因六根元为贼媒,六识作业,由于六根,若六根不对六尘,何来六识分别? 故作业虽由六识,然追究根源,从六根出,是以受报,亦不出六根。 云何恶报,从六根出? 一者见报,招引恶果。 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明见,则能遍见种种恶物,生无量畏;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 如是见火,烧听,能为镬汤烊铜;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烧味,能为焦丸铁糜;烧触,能为热灰炉炭;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壬二别释分六。 癸初明眼根初二句是总征,次两句是双标因果。 若依经文,则有二失。 一缺于业因,二重于果报。 故报字应改为业,应云:一者,见业招引恶果,以下五科亦然。 见是眼根对色而起分别,作业流转,眼根为主,余根为从。 如眼见娇艳之色,耳必闻柔软之声,鼻臭脂粉之香,舌谈情爱之语,身图细滑之触,意恋爱欲之乐。 故受报时,六根交相受报。 此见业交,谓眼识作业,余识随之;眼为主谋,余为帮凶。 眼识见业,与余识之业相交,遂成地狱之因;故临终时,先见猛火,遍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 入无间狱。 见觉属火,火炷上腾曰飞,由于情多想少,故曰坠。 此是极恶,不受中阴身,即乘烟下堕,入无间狱。 既堕无间,仍依见业,发明二相:一是明见,故能遍见狱中火蛇火狗等种种恶物,心生无量畏惧。 二是暗见,外境一片黑暗,寂然无声,别无所见,故心生无量恐怖。 如是见报之火,烧听,能为镬汤烊铜,此正明交报。 由眼根业报之火,交及耳根;耳根属水,故有镬汤烊铜之声。 业报之火,交及鼻根;则鼻所嗅,纯是黑烟紫焰之气。 业报之火,交及舌根;则舌所尝,纯是焦丸铁糜之味。 业报之火,交及身根;则身所触,皆为热灰炉炭之物。 业报之火,交及意根;则心中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此皆由眼根奔色,而受六交报之苦。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 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开听,听种种闹,精神矜乱;二者闭听,寂无所闻,幽魄沉没。 如是闻波,注闻,则能为责为诘;注见,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气;注息,则能为雨为田,洒诸毒虫;周满身体;注味,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注触,则能为畜为鬼,为粪为尿;注意,则能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癸二明耳根报闻报亦应云闻业,谓耳识所作业因,而招引恶果。 此中以耳识作业偏多,故以耳根为主,余根为从;耳之闻业,与余根业交,遂成地狱之因。 耳根属水,故临命终,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 既入狱中,仍依闻业,发明二相:一者开听,即耳根所对动尘,能听种种闹杂之声,致使精神昏乱;二是闭听,即是静尘,寂然无闻,心生疑虑,幽魄沉没水中。 如是闻波等三句,是本根受罪,注见以下,是明交报。 耳业在本根,则闻阎王责骂诘问,加刑治罪;耳业交及眼根,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之气;耳业交及鼻根,则能为雨为露,洒诸毒虫,周满身体;耳业交及舌根,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之物;耳业交及身根,则能为畜为鬼,如火蛇火狗,吐大猛火,焚烧罪人,可畏之状,为粪为尿,不洁之相;耳业交及意根,则能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此皆耳根,流逸奔声之报。 三者嗅报,招引恶果。 此嗅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通闻,被诸恶气,熏极心扰;二者塞闻,气掩不通,闷绝于地。 如是嗅气,冲息,则能为质为履;冲见,则能为火为炬;冲听,则能为没为溺,为洋为沸;冲味,则能为馁为爽;冲触,则能为绽为烂,为大肉山。 有百千眼,无量咂食;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为飞沙砾,击碎身体。 癸三明鼻根报因中鼻识,造业遍多,招引恶果,从鼻根出,鼻根为主,余根为从。 此鼻之嗅业,与余业交;嗅息属气,具出入息。 则临命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初见毒气,入地避之,奈地下亦充满毒气,故复从地涌出。 以情多故,堕无间狱。 既入狱已,仍依嗅业,发明通塞二相。 一者通闻,由于通尘被恶气所冲,熏极难忍,心神扰乱。 二者塞闻,由于塞尘,气塞不通,闷极气绝,昏卧于地。 如是本根,嗅气恶报,冲息则能为质为履,质谓不通,履为非塞,不通则气绝,不塞则诸虫履践鼻间。 嗅业恶气冲见,则能为火为炬,以见属火,气息是火,而烧成火炬。 嗅业恶气冲听,则能为没为溺,耳属水,气见水而成溷,故能为没为溺,即没溺于烊汤沸屎中。 嗅业恶气冲味,则能为腐肉之馁,臭羹之爽。 嗅业恶气冲触,而成杀,故能成为绽裂烂坏之大肉山,罪人身绽烂百孔千疮,无量蛆虫咂食之。 嗅业恶气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以思属风,气遇风而成扬,故有扬灰泼瘴,飞沙掷呖,转击罪人身体。 此皆鼻奔于香,所受交报。 四者味报,招引恶果。 此味业交,则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一者吸气,结成寒冰,冻冽身肉;二者吐气,飞为猛火,焦烂骨髓。 如是尝味:历尝,则能为承为忍;历见,则为然金石;历听,则能为利兵刃;历息,则能为大铁笼,弥覆国土;历触,则能为弓为箭,为弩为射;历思,则能为飞热铁,从空雨下。 发布时间:2024-05-15 12:03:1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