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六讲 内容: 第六讲各位听众! 十善业道经,在上星期一讲的是:应修善因,以佛身为证的两段。 意思是说:人们如肯各各勤修善因,则未来世得的相貌,一定很好。 释尊并且以自己的相好作证,以取信于天下后世的人。 现在继续讲到缘起分中乙字下第七段、以菩萨作证。 第八段、以天龙八部作证。 经上说:‘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 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 ’‘汝又观此\’的‘汝\’,仍是 释迦世尊招呼娑竭罗龙王。 ‘诸大菩萨\’,就是指当时在会的诸大菩萨,‘妙色严净\’,是说诸菩萨的相貌,颜色妙好,庄严而清净。 前面曾经讲过,佛的光明,能荫蔽一切。 可是诸菩萨的光明,虽然被佛光荫蔽,毕竟不是没有光明。 ‘诸天\’、当然是三界二十八天。 ‘龙\’、以及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楼那、摩候那伽,这在佛经上称为护法八部。 ‘大威势者\’八部中非天即神,都有大威猛的势力,都如移山填海,或使山崩海啸,以手障蔽日月,这些玩意儿,在他们不算稀奇。 我再重说一遍:释迦牟尼佛又招呼龙王说:龙王! 你再看! 我这会场上的诸大菩萨,他们光明虽远不及如来,但他们已经获得色自在,或者心自在,都能成就清净而庄严的妙相。 及使是天龙八部,但能参与我这法会的,都有威猛势力,能降服魔怨,拥护佛法。 他们都是因修学善业的因,所感生的这善的果。 以下讲到缘起分中乙字下第九段、反显水族粗鄙。 经上说:‘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 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当然指水族而言。 水族里的众生,具有种种不同的种类,他们的形像、颜色、更是各各不同。 唯一相同的,就是总逃不出一个粗鄙。 粗者、粗糙。 鄙者,鄙陋。 不要叙说,我们可以知道。 我们看吗? 那水族里的龟(音规ㄍㄨㄟ)鳖(音憋ㄅㄧㄝ)鼋(音元ㄩㄢˊ)鼍(音驼ㄊㄨㄛˊ),他们的形像,还不够粗鄙吗! 水族中最大的,无过于鲸鱼,大的鲸鱼,口能吞没巨舟。 而最小的水族,小到非显微镜不能看见。 这大小的悬殊,也可谓有天渊之别了。 这形像极其粗鄙,而体质又大小不同的水族。 据 释迦世尊,告诉我们说:他们也是由于自心上的种种想念,发动于身、口、而造作了许多不善的业因,各各又随著这许多不同的业因,感受著不同的果报。 各位听众! 他们各随各的业因,感受不同的果报,与佛和我们什么相干? 要知道 释迦世尊,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水族为四生之一,也是众生之一。 水族里众生,沉沦在水际,寿命长者,有数百千岁的,不见天日,吞啖同类,自我相残。 至于鱼虾之类,每天都有亿万数的生命,在充人类的庖厨,而受刀砧烹割的苦恼。 我佛大慈,焉有不生怜愍心的呢! 可是因果定律,法尔如然,善恶业因,既然已经造成,则业果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任何人都没有这股力量,使这已成的业因,归于消灭。 至于业果已经现前,那末! 即使是 释迦世尊,站在你面前,也不能相救。 比如有些宗教徒说:一信就得救,一经祷告,就什么罪都没有了。 这不但不符事实,而且也破坏因果,破坏法律,于社会人心,有很大的恶影响。 因为、假如一个人,犯了杀人放火的罪,他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假如他的罪恶没有发现,可以幸逃法网,因果律还是要制裁他的。 如果一信就得救,一祷告什么罪都可完了,那末! 小人还有什么忌惮! 因为杀人放火,奸盗邪淫的罪恶,一信仰,一祷告就没有事了,那何不多杀几个人,多放几次火,不过多祷告几次罢了,反正一钱不化,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佛教的教人,侧重在动机之邪正,要正、要从因上做起。 所以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梁皇忏上也曾说过,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业果已经成熟而现前,那怕你逃到虚空中,逃到海底,逃入山石的夹缝中去,你都不要妄想,能逃脱了已成熟而现前的恶报。 所以 释迦世尊,将他自己和菩萨八部的好果报,水族众生恶劣的果报,一一以现前的事实,指示我们看,使我们知道戒慎恐惧于日用之间最初的一念,这样的教育,才算有利益于世道人心,而辅助政治,法律之所不及。 以下讲到缘起分中。 乙字下第十段、结示以正见修善培福。 经上说:‘汝今当应如是修学! 亦令众生,了达因果! 修习善业。 汝当于此,正见不动! 勿复堕在断常见中!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 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这一段经文里边,所谓‘勿复堕在断常见中。 \’什么叫做断常二见呢? 这是一个哲学上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断\’者断灭;‘常\’者恒常。 宇宙间森罗万象,尤其是人类的生死。 人类数十年的生存,非死不可。 死了以后,如油尽灯灭,什么都没有。 假如有人对生死问题,是这样的看法,这就叫做断灭见。 六朝时候,有一位大人物,名姓叫范缜。 这一位的见解,就是断灭见。 他说:人身之与灵性,等于刀之与锋芒。 比如切菜的刀,有他锐利的锋芒。 如果刀的本身,锈了、烂了、锋芒当然跟著也没有了。 人身如刀,言语行为,等于锋芒。 刀锈了,锋芒没有了。 人死了,一切的动作当然跟著停止。 这种断灭见,是最危险而遗害于无穷的。 因为灵性的存在,固然是事实。 但没有形象使我们可以看到,又不肯信仰古圣先贤,唯凭自己的偏见,硬生生的说他没有,假如这是个人的理想,他也并未作奸犯科,这倒不生什么关系;如果是一个学者,把这种断灭见的理论,著成学说,更因为作者的声望而风行海内,那就害人不浅了。 共产党的唯物论,就是不承认精神的存在,把人类当为机械,所以才有人海战术的产生。 成千成万的同胞,结合成人海,而充当了炮灰,在共产党视之,是无动于衷的,这就是断灭见的流毒。 什么叫做常见呢? 有一类外道,修学一种禅观,自己认为已经证得涅槃,永远不生不灭。 其实他是生了无想天,或者无色界天。 无想天的寿命五百大劫,无色界天的寿命,二万至八万大劫。 但是、不管你的寿命是若干劫数,劫数尽了,还是堕落下来。 佛陀曾经说过:‘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而佛学上对于这些断见常见,统统名之曰:偏见,再不然就叫他做邪见。 还有、我们对一般人说法,往往说性灵常存,但性灵的本身,既不是断,也不是常,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所以 释迦世尊招呼龙王说:龙王! 你应当如我以上所说的善因善果去修学。 也要叫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 你更应当保持正见,不要再起执断、执常的邪见。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福田’者、培福之田。 \‘田’、具有生长的功用。 三宝是众生的福田,供养恭敬于三宝,就是培植福田。 培植福田,可能获得更大的福慧,所以供养三宝,并不是一定蚀本的事。 因此、 释迦世尊,最后又说:‘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发布时间:2024-05-16 12:54:4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3153.html